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这些新型保暖内衣是智商税吗?
时事
2024-11-27 07:04
上海
天气渐凉,如何选购保暖内衣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传统保暖内衣主要以棉、羊绒、羊毛等面料为主,虽然保暖效果好但较为厚重,层层叠穿不免有笨重感。今年商家们开发出了许多新型保暖内衣,如薄如蝉翼的“面膜衣”、贴合皮肤还不闷汗的“肌底衣”、兼顾轻薄与保暖的“速热衣”,有些保暖内衣还兼具杀菌、吸汗等多种功能。商家们宣称这些保暖内衣中运用了“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等“黑科技”,即美观轻薄又保暖,完美解决了传统保暖内衣的所有弊端,甚至在-40℃穿都不会冷。
那么,“自发热内衣”真的能自己发出热量吗?新型保暖内衣可以代替传统保暖内衣吗?新型保暖内衣到底是科技进步的产物还是噱头呢?
不存在“自发热”纺织品
“自发热”纺织品存在吗?从能量守恒定律来看,热量不可能凭空产生,所以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发热纤维。
事实上,市场上所谓的“自发热内衣”绝大部分是吸湿发热纤维。它的原理是,人体会向外排出汗水,当纤维吸收水分时,纤维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水分子的动能降低,同时转换为热能释放出来。
其实吸湿发热并不是高科技,无论什么样的材质,都可以通过吸湿来发热,只是发热的程度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纤维化学组成中亲水基团的数量越多,纤维的吸湿性就越好,吸湿后发出的热量也就越多。但是在纤维吸饱了湿气之后,其放热反应就会减缓,吸湿的纤维同时还会将湿气排出,这个过程中又会吸收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湿,吸湿后的纤维会给穿着者带来不适感。所以纺织业内一般会采用多种纤维混纺,来达到吸湿放热和排湿干爽的均衡,比如将腈纶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将这一类混纺纤维标榜为“自发热”纺织品,其实是商家的一种营销套路。
远红外、石墨烯
造价极高
远红外纺织品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功能的纺织品,是一种高效的保温材料,发热原理是先吸热再放热。它吸收的能量有两种:一种是环境中的能量,比如阳光中的可见光、红外线、远红外线等;另一种是人体自身发出的能量。
远红外纤维吸收了这些能量之后,会将其转换成远红外线再辐射回人体,从而实现给人体供热。不过,远红外纤维造价较高,所以市场上真正的远红外纺织品并不多。
同样,石墨烯是碳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和优异的热传导性能。目前,石墨烯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超级电容器、半导体器件、新一代显示屏、晶体管等工业制造方面。石墨烯纤维可以制造具有抗菌、除臭、防紫外线等功能的服装。
但石墨烯纺织品造价高、制备工艺要求高,导致其难以量产。每克石墨烯产品价值约1000元,如果完全使用石墨烯制造一条内裤,保守估计成本需要上万元。因此,市场上几十元一条的“石墨烯内裤”中添加的基本都不是真正的石墨烯。
缓解寒冷可以
抵御寒冬很难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黄晨表示,轻薄与保暖本身就是矛盾的,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许多“黑科技”纺织品达不到商家宣称的效果,广告语有夸大宣传之嫌。
黄晨说,合格的吸湿发热内衣虽然不能真的凭空发热,但确实穿起来会比同等厚度的其他内衣更暖和。但由于纺织品始终处在“吸湿——发热——排湿——吸热”的循环往复之中,因此不建议长时间穿着,穿着一段时间后需要换下来排湿,否则吸湿后的纤维会给穿着者带来不适感。对于皮肤娇嫩的婴幼儿,不建议穿着吸湿发热内衣,容易造成婴幼儿皮肤不适。
至于薄如蝉翼、贴合皮肤的保暖内衣,保暖性能肯定不如厚实的传统保暖内衣,而且紧身的保暖内衣还会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阻止自身产热。由于人体热量会源源不断向外传播,服装夹层中的冷空气会和相对暖和的空气不断对流,只要在对流的过程中保证热量不会大量散发,就可以实现保暖效果。
因此在挑选保暖内衣时,不要选择过于紧身的,这样不仅不能防寒保暖还会造成皮肤过敏等一系列问题。
微信编辑:大白
还原事实,洞悉真相。
欢迎关注,留言举报!
除了辟谣,这里还关注网络热点,及时回应网友关切,追踪事件进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MzE5MDU2OQ==&mid=2650059068&idx=1&sn=e40ea516d95fd21e05669eb46a21a391
上海网络辟谣
我们还原事实,让您洞悉真相!除了辟谣,这里还关注网络热点,及时回应网友关切,追踪事件进展。
最新文章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8日)
浙江大学辟谣“浙大研究”!多少“高校研究”有水分?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7日)
“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这些新型保暖内衣是智商税吗?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6日)
“双12”临近,有上海市民收到50元购物卡,能信吗?
京东:相关部门已立案调查
民警“违规抄做”?真相来了→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5日)
填充物、吊牌标签全造假!你买到的“羽绒服”是真羽绒吗?
浙大辟谣“没有相关研究”,但这种比砒霜还毒的致癌物,经常出现,一定要当心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2日)
卖了部手机后,收到的货款却成了“赃款”?网络二手交易出现诈骗洗钱新方式
上海这里“地震”?五月天演唱会,附近超10幢楼有摇晃感,专家解读→
探“真”访谈:“注水”“打胶”“喂抗生素”……关于大闸蟹的传言能信吗?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19日)
35家店只有9家是真的!官方披露:鱿鱼冒充章鱼,下架整改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18日)
疯传!上海颁发首批无人驾驶车牌?官方最新回应:系误读
“喝可乐化胃结石”靠谱吗?
辨谣识谣赢好礼!一场网络清朗守“沪”行活动,如何让市民参与抵制谣言?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15日)
糖尿病会遗传?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这 几大误区,你信了多少个?
上海有消费者3年在200份外卖中吃出头发,能信吗?已经有人为此获刑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14日)
发际线上移就是脱发?这些“科学”流言你中招了吗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13日)
冷冻馒头会长黄曲霉毒素,真的吗?
意外!这种产品已被提醒“穿多了会生病”,今年换个名字换个样子又火了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12日)
神器变凶器!女子睡醒被撕掉一整块皮,又是因为这件事…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11日)
喝苏打水能降尿酸,治疗痛风?真正要喝的是这种饮品
修饰过的证件照不能报考研究生,为什么身份证却能用“美颜照”申请?
宝山龙湖天街发生命案?谣言!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8日)
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7日)
网传上海一化工厂突发火灾,浓烟滚滚?官方发布公告
从30元到3万元,以假乱真的人脸面具公开卖,真能突破人脸识别系统?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6日)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5日)
火爆网络的AI捏脸,竟然藏着这些危险
警惕!上海多区已发现,又有35名受害人,警方:这种情况立刻核实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4日)
石榴是“中华神果”,能美容、抗癌?紧急提醒:这类人真不建议多吃!
热搜第一,上海市郊野猪攻击人?又是未经核查的“想当然”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1日)
更年期不用干预?这是个误会
今日辟谣(2024年10月31日)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