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又和老爹拌了几句嘴。事后挺后悔。不用细想就知道,自己无论在哪儿,无论跟谁,吵架一定能赢的也只有跟老爹。无论道理究竟在哪一方,无论当时场景有多火爆,最终退让的一定是他。似乎也没啥道理可讲,就像我跟俩闺女争辩时,最后注定是我妥协一样。这就是爱的天性使然吧。
你家是不是也屡屡有相似场景呢?
网上看来一些“鸡汤”,我觉得不错,就分享给大家。
人心之不净,让自己不开心,也给别人带去莫名其妙的干扰与困惑。大部分的情绪反应本能而低级。互相碰撞时,解释也是多余的。辩论、说服、解释、批判、争执,各执一词,不如沉默。成人的情绪大多是彼此的投射,暗藏羞耻、匮乏、不安全,甚至带着一种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意。孩子的情绪没有这些投射,虽然也会波动,像水波一掠而过,但质地清澈,没有创伤的累积与压抑。情绪像泥沼,黏稠,不能被自己透视,有污染性,并且不易剔除。改变习气很难,需要反省和调整,需要清洗它们。相比年轻时与情绪、妄念对抗,中年以后,试图解决肉身局限与灵魂挣脱的困惑,显然比残酷的青春更有分量。痛苦是巨大的净化的熔炉,如果曾经在其中被熊熊燃烧的火焰煎熬过。当遇到深处困境的人求助时,通常在说完建议之后我会补充道:“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我也理解很多人处在现状里是没办法说放弃就放弃的。你若暂时不想改变,也很正常。”为什么要加后面这段丧气话呢?因为我知道,“看到”和“做到”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看到却做不到,本来就是一种人生常态。二者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鸿沟,但我们往往无法接受这道鸿沟。因此,当一个人看到正确的事却做不到的时候,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进而攻击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从“做不到”到“试着做”,需要时间酝酿。在此期间知错犯错,再正常不过。“做不到”不代表“想不到”,只是暂时没有足够的力量行动而已。那就再等一等,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攻击没有意义——不仅不能缩短犯错的过程,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使“做到”变得更困难。英语老师曾讲过,不要在孩子读英语时频繁纠正她的发音——首先要让她有信心开口。道理我懂,但她会养成错误的发音习惯,不纠正行吗?老师说:“没关系,跟着我做——微笑着聆听,鼓励她,然后用正确的方式读一遍,重复几次,等她注意到你们发音的差异,就会向正确的发音靠拢。”原来如此!有了这样具体的指导,我就知道该怎么为孩子的“错误”留出空间。所以,想给孩子提建议吗?跟着我学——先说出你的建议,然后加上“这只是我的期待,实际上你要按自己的节奏来。有时你理智上知道应该这样做,但现在还没信心和勇气,这很正常”。对方只要听到一句“很正常”,就会少一些自我怀疑,他改变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所以,如果有人做出一个你并不看好的选择时,你不妨缓一缓,别急着拽对方往正确的方向走,给对方一个缓冲的空间。从“看到”到“做到”,是一个需要自我调适的过程,而你最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对方尊重和信任。词典上的解释有“认真且细致周密,能体察十分细微的地方”,还有“动作、语言礼貌周到,内心有诚意”。查完后,我却似懂非懂。我能理解“动作、语言礼貌周到,内心有诚意”,但词典里并没有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到达到这种状态。现在,我的结论是,对于某件事,如果没有感到“爱”和“不可替代”,就不算用心。比如,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感受自己与读者不可替代的缘分。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懊悔。这些年来,我不认为自己是在用心生活。也就是说,对自己所做的事并没有感到“爱”和“不可替代”。我只是在努力地工作,粗糙地生活。不知道大家都过着怎样的生活,是拼尽全力、认真忘我、得过且过,还是顺其自然?无论如何,请尝试一下用心生活。当我们专注于某事,感受到爱和不可替代时,闷闷不乐或焦躁不安的心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