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洛阳的一次考古发掘震惊了世人。考古人员在洛阳发现了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粮仓——含嘉仓。起初,人们误以为这是一座古墓,但随着挖掘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含嘉仓,又称含嘉仓城,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达43万平方米。它始建于隋朝,是隋文帝杨坚为解决关中粮食短缺问题而设立的多个粮仓之一。唐代建立后,含嘉仓继续沿用,并成为当时“天下第一粮仓”。考古人员在含嘉仓内发现了400多个粮窑,其中一个编号为160号的粮窑内竟然储存了大约50多万斤的粮食。这些粮食从外观看与正常粮食无异,但经过检测发现,其中一部分粮食已经碳化,而另一部分则仍保持着良好的食用标准。更令人惊奇的是,专家将这些粮食种子进行培育后,
那么,为什么这些粮食能够保存如此完好呢?原来,含嘉仓的选址和建造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它位于地质干燥、水位之上的土地,且离京杭大运河较近,便于粮食的运输和储存。在建造过程中,古人先将粮窑四壁的水分烘干、烧硬,达到室内干燥的条件;然后再将炭渣、石灰和桐油混合涂在四周,以进一步防潮。此外,古人还使用木板和草席混合交叠铺在粮仓上,为下面的粮食提供了足够干燥的空间。
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下,使得含嘉仓内的粮食得以保存千年而不变质。这一发现不仅展示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和技艺,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含嘉仓的粮食奇迹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古代人民在艰苦条件下所创造出的伟大成就。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我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历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