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正在从伦敦回国的航班上敲下这篇文章。昨天,我们圆满结束了第五个夏天的英伦亲子游学团。回过头来,组织亲自游学的这段旅程,有太多超过我预期的惊喜和幸福。
*孩子们在伦敦里士满公园、哈利波特制片厂、小马俱乐部~
2017年我们从10组家庭开始张罗,到后来2019年60组家庭的接待,再到后来疫情的大停滞,直到今年小朋友们长大了的回归。我们的项目也随着孩子们的长大而进行着动态发展,从幼儿园baby班插班到寄宿学校夏校,不同的阶段我们看见了孩子们每一寸成长。
参加我们项目的家庭里,有很多家长都是从前的留英毕业生,回国工作成家生子后,很少再有机会回到英国。看到我们的游学项目,便勾起了自己的英伦回忆,趁着陪伴小朋友,回到英国带孩子看看“来时的路”。
今年,我们的家长队伍里就迎来了我14年前留学时候的老同学Z。落地伦敦后的第一天,他就带着妻儿去他们的母校,也是我的母校KCL去打卡了。看到他的票圈说道“来参加9月的语言班”,一下子就把我也拽进了改变我生命轨迹的青春回忆。
*2010年,只身一人前往英国留学的我。
正如标题所述,英国硕士因为学制短,时常被嘲“有点水”。其实不然,想要淌过这道“水”,先要剥掉自己一层皮。2010年第一次出国读书,对我作为个体的冲击是720度的。短短一年时间,我甚至就好像重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叛逆期,我的眼睛看见了很多,我的身体走过了很多,我的心灵攀登过更多。一年的硕士,似乎读的不是书,过的是人生的关卡。
起念。
想要出国留学这件事情,是我13岁就种下的种子。彼时我们江苏生第一年学英语,学校跟澳大利亚的一个中学是姐妹学校,第一年办交换项目,我听了班主任的宣讲后立马超级感兴趣地举手了,不久后就领回家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Alice。作为Homestay家庭,我们家接待了澳大利亚姑娘一周时间,那时候我还没办法说好一句完整的英文,就用着“文曲星”以及连比划带猜,跟Alice开开心心地度过了我第一次“外事体验”。
转头来的暑假,我跟着校长带的游学团,一起去了Alice的学校,住在Alice占据了整个山头的家里。走在异乡的每一个时刻,对于13岁的我来说都是新鲜的。学校里没有固定教室,每个同学自己有一个存包柜,然后就四散在学校里上各种课。他们怎么还有烹饪课?他们怎么还有木工课?她们打耳钉化妆,虽然一样的年龄,但是比我成熟很多。她们周末家庭活动是进山里去野餐和钓鱼。她们上学会穿过一个一个山头,牛羊遍地。澳洲的苹果怎么是一个一个卖的?城市里走着走着就碰到巨型花园…… 地球另一端的风貌对于我来说,就好像打开了另一个窗口,仿佛在说“有另一套生活样本”。然后我的小脑袋就很好奇,世界这么大,长大了我必须得多出去看看。
*在澳洲的12天,留给我太多不一样的体会。
时间很快,我考入了南京大学。听说别人进了大学就开始放松玩了,但我们学校似乎进入了另一种“自律卷”里。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状态很拉满,每晚自习教室的好位置都靠抢的。那时候流行人手一本红宝书,很多学长学姐聊起来都是要出国继续深造,于是我也不例外地坚定加入了行列。想起来一件好玩的事,彼时还因为大学的男朋友太恋游戏不陪我去自习教室,而分了手。
分析了我喜欢的专业和我可以选择的方向,最终指向了英国硕士。第一次在南京考雅思还没考好,离自己喜欢的目标学校还有0.5分的距离。三个月后果断跟同学一起跑去了合肥,相信玄学地考了第二场,拿到了满意的分数。在2010年八九月间,我只身一人飞到了伦敦。
文化与生活的冲击。
首先,到了英国,发现自己的耳朵聋了——为什么我听不懂他们的英文?!学了11年的英语,还是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高材生”,我为什么连对地铁里的播音、超市里工作人员的关心都识别不了一点?到了伦敦,说得最多最管用的单词,竟然是”Pardon”!
从书面英语到真正的语言掌握,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去适应去磨练,被扔在全然陌生的外语环境里,就好像没带救生圈在海里游泳,求生的本能裹挟着挣扎的动作,一点一点在生活和学习里重塑信心。
我得到最重要的冲击,是来自课堂的一个教导和生活里的印证。在英国研究学问,讲究“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当教授在讲解如何用critical thinking的思维去研究课题的时候,我都懵了——从小到大,没见过可以批判书本知识的学习方法啊。好歹也是中华小镇做题家,这题我真的不会!第一学期的论文果然就很惨淡,擦边及格,老师的评语是critical thinking不够到位。这种学习研究方法是基于大量的阅读调查研究后,可以去有理有据地挑战权威观念,形成自己的理论与观点。太抽象了… 我们从小最强的就是“听话”“服从”“教啥学啥”,我们有标准答案,我们有固定模式。突然让人在学术的旷野上奔跑,直接让我跟同班的北大女生,愁得在宿舍楼的楼梯间里对影枯坐。(当时看北大的也困惑,我心里安慰多了…(bushi))
在课堂里接触到了这个新鲜的研究内核,突然你就发现生活里也随处可见的“critical thinking”的印射。大家的社交距离空间都比较大,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风格与节奏,对于个人生活没有社会舆论的“监管”,更没有“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的紧迫感。大家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生活状态。在英国我遇到了LGBT人群,第一次活生生在生活里的有彩虹朋友,来自美国的读战争系的活泼开朗的小哥,他会敲敲我的门跟我分享遇见他新男朋友的喜悦,告诉我去哪里约会很赞。因为被放在了与从小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地方,每一天都好像在输入新的编码,然后用大脑去解码后,就得到一块新的脑容量的突破。
文化这种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根植于生活和人脑,犹如风沙对山岩的塑造,无形却震撼有力。在我看来,很多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甚至有跟东方文化相反的价值观念。我在年轻的时候得以受到这种文化冲击,似乎是蛮酷的一件事情,在融会贯通后,感觉打开了身心,可以坦然接受一切发生,也欣然欣赏与自己不同的事物。
*在英格兰白崖,此番美景,让少女时期的我想着以后一定要带着我的爱人重游。
*趁周末和假期,就去欧洲各国游离。体会欧洲之星2小时双城记,爱上了尼斯天使湾的透蓝,被童话的布拉格迷住...
每个留学生都是“洋插队”。
如果没有留学,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生活是这么落地的事情。在国内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落地伦敦第一天起,就开始要为自己的一日三餐思量。从来不会烧饭的我,也逼不得已打开了菜谱,研究起了瓜果蔬菜。(在留学生群体里,烧饭好吃,是恋爱市场里十分突出的优点!)
“一个中国人可以抵五个英国人的工作效率”。这是我总结出来的真理。去银行开卡,在国内是分分钟的事情,当时在英国你得先预约,等一周之后才会在家里收到卡片。什么事情都要发个邮件去问问,啥时候收到回信看天收。要跟导师约时间,排到一两周后是常有的事情。这里的人总在休假,什么事情都没那么着急。
留学的时候,也懂得了“人最终都是一个人”的具体道理。每个留学生都拿到了“单打独斗”的模式剧本。在这里,没有家人朋友替你扛,孤独寂寞冷是适应留学生活的前提。我到现在还记得,刚去留学的半年,每天都要跟我妈视频,每天到了下午5-6点,国内睡觉时间,我一个人面对生活的钟声就敲响了。特别是冬令时,天黑得很早,真有点忘记当时怎么熬过去的。后来慢慢有了朋友,有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再后来又找到了实习工作,充实与忙碌带着自己成长了起来。
记得我毕业季的时候,我妈第一次飞英国来看我。她后来说,我从她手里拿过超市的手拎袋,带着她走回家,她觉得我真的长大了。在国外,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妈妈,在我眼里变成了小孩。我去实习上班,她在家里等我,怕她无聊,我会中午赶紧从班上跑回家只为看她一眼。
*2011年末,我从KCL文化创业产业专业毕业。
留学不仅仅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让我有机会全面地为自己负责。由于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无可言说的感受,所以,我有了孩子后,也希望她有比我更多的机会去早早发现自我、感知自我,用更自由的方式与世界连接。
*毕业后,特意请擅长摄影的好朋友给我留下了一组伦敦纪念照。
一转眼,今年的我就要准备过37岁生日了。当初23岁的年纪,怎么也不会想象得到,年近四十的自己的生活状态。从前会奔着目标跑,现在更懂得欣赏沿途的际遇。珍惜当下的体悟,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愉悦,结果便是最好的安排。
借着文字记录的机会,我的脑海里又放了一遍14年前的电影。我喜欢年轻时候朝气蓬勃的自己,也喜欢现在坦然自如的自己。
分享这样的留学故事,分享一种成长样本,我的读者大多都是家长,下一代的培养又是新时代的故事,我想,我们做好顺势而为的准备,在能力范围尽可能支持,用真正的爱去守护,这样,我们的孩子应该就会有饱满的、自由的、开阔的土壤吧。
#还有两个小时就要落地中华大地了
#祖国是走越远越深爱的地方
Love from,
Chri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