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全世界75亿多的人口,没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指纹。然而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根据指纹的形态,分成了涡纹和流纹两大类,涡纹又被称为“斗”,流纹则被叫做“簸箕”。在中国民间文化中,认为十指中“斗”和“簸箕”的数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格,比如“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当铺”等民谣。那么问题来了,你有多少个“斗”和“簸箕”呢?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终于破解了人类指纹中“斗”和“簸箕”的基因密码。那么指纹的形态真的和人类生命健康有关吗?
而这些研究被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所、复旦大学金力院士等团队联合国内外10余所科研机构对人类指纹的表型的形成和肢体发育相关的基因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而这项中科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能会颠覆你对传统指纹的认知。我们先来说,指纹是何时出现在人体指尖上的?根据研究发现,人体的指纹是在怀胎的第10周的时候,就开始在胎儿的指尖发育,最开始是以球状鼓包发生的。怀孕到第四个月的时候,胎儿指尖的皮肤上就已经形成了指纹。指纹形成之后,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不会发生改变,除非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原本的指纹给毁坏掉。
指纹的神奇之处是生长在人类指尖的皮肤上。故此,科学家提出了决定和影响指纹发育的主要基因很有可能和影响皮肤发育相关的基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经过研究确实证明了影响和决定指纹发育的基因和影响皮肤发育的基因有很强的关联。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基因专门负责调控肢体发育的,最终对指纹形成了辅助性作用。并且研究者们对23000个志愿者做了相关基因的扫描和分析,发现了43个人类指纹花纹相关的遗传基因组。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指纹与肢体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指纹花纹与手指长度的比例也有密切的关系。比方说指纹斗越多的人,小指往往比较长,手掌的长度就会成反比。
复旦大学金立院士说,研究指纹表型更大的意义是,通过了解指纹相关的基因,从而通过这些基因来预测人体健康和监控疾病方面发挥作用。在2020年8月的时候,《欧洲心脏病》杂志刊登了一篇学者文章。文章指出,通过大数据算法得出,有秃顶、发际线后移、耳垂褶皱、眼袋深等面部特征的人群和冠心病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我们的指纹会不会和疾病有所关联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给出了答案。当时很多的医学论文指出,在众多白血病患者中,指纹“斗”形的人较多,而且科学家还发现患有糖氏综合症的人,指纹和普通人的指纹也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通过研究人类表形组织是可以观测到人体健康状况的。好了,本期就分享到这了,以上内容具有争议性,请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