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意思,有点意思,现在还可以通过录制自己的音色来做为朗读模版了?!我发给TS,飞翔,小玖,高高……个个都在嘲笑,三四十岁的人了,你这也太那什么了……反正,我听着觉得就是我自己的声音。而且,稍微快一点,更像平时和他们沟通的样子。有和我而不是小玖电话或者见面的,可以评论下?像不?哈哈哈!
一直在盯着黑五的数据,除开价格,除开产品,还得说,运营在这个周期,是真的在越来越重要,“舵手”的位置,越来愈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还是会有太多人笃定这句话: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运营。
等到好多人栽了跟头后,又精炼成了四个字:产品为王。
再然后,当之前砸在产品,精品,升级上的资源并没有转化为理想的结果,同时也错过了平台初期的抢先红利,同时,身边当初那波专门说要做产品的人也一个个的不见或者转赛道了。
这个时候,部分人的选择是断臂,部分人的选择是砸钱买流量冲一把。
而砸钱买流量似乎也的确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了销售的问题,同时自己再控制控制产品成本和过程成本,也还能有可观的利润。那就继续砸钱!继续这条路!
可现在,还有多少人,特别是中小卖家,能砸得起呢?
有的人急着换平台,有的人急着找货盘,有的人记着挖牛人,有的人挤着开直播,还有的人急着找百个千个万个达人……
但现实情况是,你越急,越容易继续不理智的踩坑,最后就是出局。按照TS和我们的说法,活得久的能力比跑得快的能力更重要,郭德纲的那句话:“假如有三个说相声的,你只要把那两个说相声的熬死,你就是艺术家,因为没人再和你争了。”太现实!想赚钱?想发财?首先要确保的是你要活得比竞争对手更久。
这里就真的得说,一个靠谱的经营,和一些靠谱的运营,难遇,但凑在一起,的确是能更安心一点。而在我们的认知里,对靠谱的判断,有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熟人知道。但也很难被他们接受。是的,各自按照各自的逻辑去干就好。
有一个点,就是得失败过。经历过失败后,才会明白,少点好高骛远,把基本功做好,把手里能做到的东西做好,把现有的市场和客户一点点的最好。就很不错了。同样是砸钱,把钱花在自己能控制的地方,比花在自己掌握不了的地方,得到的结果,就是不一样。
举个例子,TS在美区,线下面达人是需要成本的,这类成本是比私信群发或者邮件群发又或者黑科技挖人更要成本的。但得说,这样的达人,在合作中得到的结果,就是要比那些没面过的强。而现在太多人之所以在达人这里频频踩坑,除了没法自己去美区本土外,或者找不到方法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到合适的机构外,还有就是太相信所谓的新技术,黑科技。
TS某一天和SL英国的朋友一起聊一些达人交流的细节,包括一些不同区域,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方式的时候,他惊叹为啥TS也是留学生,为啥能那么融入。TS说首先就是篮球和饮食等,让他融入了第一波认识的那些同学,再加上他后续的职业,就是需要和各个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这些沟通的细节,就是因为专注,所以其他的事就影响不到,才更好一点点的打磨出来。而一旦分心,今天有这个黑科技,明天有个新机会,后天又有个聚会。那哪里还有时间去打磨自己的东西。
失败过,才会知道,你的能力,和你能触及到的上限,规定了你的边界,边界内,是你能得到结果的范围,边界外,是可望不可及的海洋。
所以,很多问这个类目,问那个平台的。我都会提前说明,有的,我不懂,我也没去研究过,所以,我没办法直接说要怎么做。不是我不看好或者说我认为不靠谱,而真就是饭要一口一口吃。我连自己手里的这碗饭都不敢说一定是端得稳稳的,可以一直吃下去,又怎么可能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分心做看其他的类目呢?同一个类目,同一个地区,开一个新的渠道,平台容易,可要玩透,玩得转,已经是很要运气和预算了。就更别说再去跨行业,跨平台,跨地区。如果不是有大的变故,我这辈子大概是没这个奢望了。
手里的资源都有限,而且也年底了,还是在黑五了。先把现在能做出结果的事最好,过了这段时间,再去看看后续是不是还有去抓住新机会的精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