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宁德市,经济总量排名全省末位,俗称“闽东老九”。这里曾经交通闭塞,信息短缺,小农经济一统天下,商品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为改变这一现状,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探索宁德如何实现“弱鸟先飞”时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宁德市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山海资源,因地制宜谋发展,既留住绿水青山,更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
近期
同安区融媒体团队来到宁德市
用一场countrywalk
读懂宁德市“弱鸟先飞”的制胜法宝
——“山海经”理念
🏃🏃🏃
香茶双手斟滇滇
遥敬咱的总书记
党的政策来改变
生活过得比泉水甜
褒歌唱出高山情
乡村振兴一年赢一年!
(莲花褒歌《请茶歌》歌词)
在莲花镇军营村的翠绿茶园间
莲花褒歌悠悠地飘荡开来
沉醉在褒歌独特韵味之中
我们一路向北来到宁德市
寻找我国畲族山歌中
唯一幸存的畲族二声部山歌歌种
花在园中亮过来
酒在桌上敬双杯
好酒敬来给郎吃
奴郎同喝笑嗳嗳
(畲族民歌《敬酒歌》歌词)
伴随着一曲敬酒歌,我们来到了宁德市蕉城区猴盾村。猴盾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东北13公里狮子头山南侧,海拔150米,是闽东为数不多的纯畲族聚居村,距今已有430年历史。
步入猴盾村,这里青山环绕、绿水潺潺、山歌悠扬,村民们身着畲装、佩戴畲饰,欢唱畲歌、舞动畲舞,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猴盾村“靠山吃山”,加大对畲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力度,不仅保护好雷氏宗祠、畲家“三宝”(畲族族谱、祖图、龙头杖)、“震昌号”茶行、畲族服饰店、畲族织布机等畲族文化遗产,还努力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畲族民歌)。
在这里
你可以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双音”独特的魅力
在这里
你可以品尝到菅叶粽、乌米饭
糍粑等畲族传统美食
在这里
你可以穿上畲族服饰
戴上畲族银饰
来一次不一样的变装体验
▲点击上方图片进行变装
近年来,猴盾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自身条件,围绕“畲族特色+”文章,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以畲族文化为核心,唱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山歌”。
在悠扬的余韵里
伴随暮色渐浓
我们一路南下来到三都澳官井洋
咕呱、咕呱……
当夜幕降临
一场夜间捕捞作业正式开启
赶鱼、捕捞
装冰、打包、运输……
第二天
新鲜的大黄鱼就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
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的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在中国,每10条大黄鱼中有8条来自宁德,至今流传着“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的歌谣。然而,20世纪70年代,过度捕捞越冬群体,致使大黄鱼资源濒临枯竭。
改变大黄鱼命运的有一位关键人物,他就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他提出“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发展理念,并专门组织专家研究解决大黄鱼人工养殖问题,为此彻底改变了大黄鱼的命运。
如今,宁德三都澳已是世界上最集中的水产养殖中心之一,宁德大黄鱼产量连续9年居全国海水养殖鱼类之首。2023年,宁德大黄鱼产量21.3万吨,占全国养殖大黄鱼总产量的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人民币,让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渔歌飘荡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
宁德市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在“山海经”理念的指导下
演绎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精彩故事
当我们走进四坪村
那一树树火红的柿子
点缀在古村落里
与土墙黛瓦相互映衬
构成了一幅绝美画卷
引来五湖四海游客拍照打卡
当我们来到北墘村
这里以黄酒为产业
家家酿酒、户户有酒窖
将黄酒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结束在宁德的countrywalk
我们感受到每个村落的不一样
大家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条件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念好新时代的“山海经”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山还是那座山,海还是那片海
变的是乡村百姓的生活
不变的是“山海经”理念的指导
从厦门到宁德
从闽南语到畲族语
从山顶到海洋
一部新“山海经”
在宁德这片热土上被重新书写
别关掉
文末有彩蛋!!!
(拍摄花絮)
同安区融媒体中心 出品
创作人员:张小京、叶薇薇、易棠埭、沈文景、杨柳、叶晓飞
编审:叶薇薇、叶冬梅、刘志民、吴佳佳
终审:王英瑞、叶志展、刘驰
同安发布
扫码关注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