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家谱

文摘   2024-09-14 00:02   湖北  

点上面"高氏春秋"加入高氏大家庭!

高氏春秋
ID:GaoShiCQ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高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高氏春秋”关注拥抱中华高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高氏文化,共建繁荣高氏,传播高氏力量!


简介

 高姓    拼音:gāo,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在《百家姓》中排第153位,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十位,人口约一千四百七十六万九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92%左右,多以渔阳、辽东、广陵、河南、辽东为郡望。高氏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高姓来源

 

一、出自姜姓 炎帝之后。源于春秋时的齐国,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姜太公的六世孙齐文公之子被封于高(有称今山东邹平东北部、也有称今河南禹县),人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单人旁的xi)与齐襄公的弟弟小白是好友。齐襄公后来被公孙无知所杀,于是溪联合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齐恒公。桓公继位后,为表彰溪的功劳,便允许他以祖父的字为姓,自此得姓高。此得姓之记载,亦可见《广韵》。

  高姓在齐国得姓后,世世代代相继担任齐国的上卿之职,是齐国著名的官族之一。至东汉时,其裔孙高洪出任渤海郡太守,任满后举家留居渤海郡 (tiao)县(今河北景县),子孙中名贤相继,进一步光大了先祖的基业。以致后人在论及高姓郡望时,无不首推渤海 县。

 

  二、出自姬姓 黄帝之后。高姓来源之一相传出自西周王族周公之后,出自姬姓。史称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数传至鲁惠公,有子名祁字子高,史称公子祁或公子高。其后代遂以公子祁的字高为姓。

 

  三、源于上古 高元后人。《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宫室”,相传高元是为黄帝造高楼的建筑工匠。据某些谱书记载,高姓的来源之一是高元的后人。古代建筑以高为尊贵,高元筑高楼技艺高超,子孙引以为荣,遂以高为姓。  

 

  四、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少数民族姓氏改为高姓。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

  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更多关于高氏资料请搜索关注公众号高氏春秋。

  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满族姓氏中的x佳氏原本都是汉族,汉族被虏为包衣或自愿为奴入旗后,被赐予满族姓氏,其形式就是在自己本来的姓氏后面添加一个佳字。)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五、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得姓始祖

高傒、高力士(冯力士)、高云(慕容云)、高琳、高仙芝。



迁徙分布

  高姓虽然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高氏居多。据史料所载,战国到秦汉时期,高姓已可能迁入河北、辽宁境内。

  秦汉三国时期,随着政局的几度分合,人口迁徙频繁,高姓人氏渐活动于海河流域,黄河上、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上、下游地区。

  两晋南北朝时,战乱频繁,高姓人氏大举南迁,“广陵”郡望便是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

  隋唐时,有书记载,河南有陈氏父子率军开辟漳郡,其中有高氏参加,另河南高姓族人高钢入迁闽地(今福建省)。此时,德州蓨(今河北省景县)仍是继东汉以来高姓主要的聚居地。

  五代时期,有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在江陵府(今湖北省荆州市)建南平国。有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人高彦俦到四川后蜀政权为官。在此期间,江南江北都有高姓人活动。

  两宋时期,高姓人为避战乱由中原向江南迁徙。如开封高琼后裔定居于海宁、临安、温州、山阴,合肥人高彻定居于晋陵。

  元明清时期,高姓人多集聚于东南地区,尤以江苏、浙江地区最为集中。

  如今,高姓主要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一。

各历史时期分布特点

  中国历史上,高姓称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 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布带。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4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1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12.5%)、浙江(12.2%),这三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高姓分布特点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330万,为全国第19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 45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更多关于高氏资料请搜索关注公众号高氏春秋。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高姓分布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2。7万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8.1%,高姓人口大约641万;0.9-2.7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2%,高姓人口大约719万;不足 0.9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9.7%,高姓人口大约92万。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表明:高姓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肃河西走廊、山东中部、陕晋北部、黑龙江东北,在1.8%以上,有的达到3.6%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29.2%;在四川、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东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高姓频率在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0.3。

 

血型分布特征

  高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456万,占31.4%;A型414万,占28.5%;B型 442万,占30.4%;AB型140万,占9.7%。高姓总人口1 452万。

  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是高姓人口集中之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8.1%,高姓641万,约占总高姓人口的44.2%。O型196万,A型179万,B型202万,AB型64万。

  四川、贵州北部、陕甘宁、青海东部、豫鄂晋大部、湘赣浙闽粤、内蒙古等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42.2,高姓719万,约占总高姓人口的49.5%。O型229万,A型208万,B型214万,AB型68万。

  其他地区为高姓分布较少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9.7%,高姓92万,约占高姓总人口的 6.3%。O型31万,A型27万,B型26万,AB型8万。


台湾高姓

  高姓是台湾的第三十个大姓,最早发源于中国山东。近代播迁到台湾的时间,是在康熙二十二年郑克爽归降清廷以后。依照台湾省文献会的调查统计,高姓的台湾省籍人士,大多聚居在台北一带。

  明末高姓先民从万华地区沿淡水河流域,经 台北市公馆、景美、新店、木栅、深坑、石碇开垦而上。因此大部分台湾高姓宗族散居于这些地区。

  台湾原住民因国民党主政初期因名字填写麻烦强迫改姓高。

  学海书院——高姓在台湾的祠堂。

  《草山春晖》——叙述高铭宗兄弟在台湾及西雅图奋斗的故事。


郡望堂号


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州)。此支高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以渔水之阳得名。高隐、高瞻之后。

  广陵郡:汉时置,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此支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瑞之后。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高氏,为鲜卑族高氏之后开基。

  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治所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高瞻之后。


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辞海》:愚,纯朴也。由是,高姓后代以“厚余”作为高姓的堂号。

  渤海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

  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有继堂”、 “供侯堂”、“双玉堂”、“后余堂”、“报本堂”、“守愚堂”等。


高姓字辈

【安徽】

    安徽池州贵池:继居成为本,一心再锦寒。支能求刚面,方详文士班。国正天星盛,家修世德昌。 


    安徽省肥东县高亮乡:兰、继(桂)、绍(玉)、先、业、树、立、良、模

 

    安徽和县:正大绍宗德,宽和啟运昌  

 

    安徽阜阳:西其广玉传,新学友承继。忠义怀良信,同力保国志。

 

    安徽阜阳:登林之学修,卫国保城贤  

 

    安徽宣城县上革镇(音)高岭岗:昌、尚、万、文、学、玉    

 

    安徽省淮北市:宏、福、正、祥  

 

    安徽桐城:洪、祥、柏、孝、忠

 

    安徽肥西清平乡高小柺:、、、向、学、夕、尔、瑞、昌、英、贤、为(卫?)、己、克、定、家、帮

 

    安徽凤台:向(意)道(凤)传(邦)家(远、树、锡等)久(俊、念、昌、荣、寿、延等),知(时)勤

            (华)立业深,山川生俊秀,顺治万年春。(高久东、高时阔)

 

    安徽东至县:光、则、德、启(高启发)

 

    安徽省泗县:原始谱世序:郁 兴 德 霖 冕 珊 邦 □  光 捷 士 阶 永 峰  长

           第一次修谱世序:家修(允)文(建)献   学成名立  守道希贤  传延嗣续 崇义则先

           第二次修谱世序(1933年):福泽善继 庆衍繁荣  祖荫广启

           第三次修谱世序(2003年):征瑞兆祥 志伟功奇 显宗耀庭 弘扬丕基

 

    安徽无为(黄姑闸):世际其德,崇师延士。 (高翔)

 

    安徽芜湖(桐城支派):德泽明青石(时)   (高扬)

 

    安徽芜湖:尚大君有 开国承家 学宗孔盛 道发周文   (高宗旺)


 

    重庆(合川)字辈 :世代光明德,永升啟(启)郁文,祥鄰(邻)傳(传)萬(万)國(国) ,秀鳳(凤)顯(显)三春,秉正朝庭錫 ,安良盛澤(泽)榮                              

                  以下为后加的(进川后):祖宗勳(勋)業(业)大,遵守定長興(兴)(高旺)

 

    福建福州闽候:尊孔宪文,用忠崇正(高用法)

 

    福建福州:国启隆运清时仕学咸宜    (高学冠)

 

    福建泉州祖籍漳州:士克有志登殿陛,臣竭忠贞辅圣朝。(高臣毅)


    福建上杭:德养人应定  兴仁永迪光 宗功思上报  善美锡光良 和顺能招瑞  俊豪正气祥  渊源钦祖烈  立志振纲常

 

    闽中迁龙门前的原谱序良立朝宗 承季有本 叔公子必 汝彦士克 世继以伯  孟甫景仲维哲德  允守孝敬 道在纯诚 体仁居信 尊孔宪文 用中崇正  善则孚之 民皆顺应 天其显恩 锡尔福庆


    新增谱序:国步昌明 家声振起 逢时翼运 俊杰济美 兴学毓才 贻谋恒久 培允定基 存心笃厚 如日东升 同登尚寿 传万年代 育英贤

 

    甘肃永昌县:克沛祖德元,善泽贤吉昌。(高善)

 

    广东丰顺,揭西:念佰千万世  文宣宗启宏 成立廷上策  家国兴永宁 义士怀正志  忠臣报君恩 诗书流芳远  道德宜经权


    揭西重修辈:天文尔世朝  子顺考安宁 诗礼绍孔训  考友振家声 立德维忠信  行己思和平  若克长报寿  亦载永年兴


    民国26年揭阳联宗祭祠所撰辈序文:彝伦畅序正纲常  思考克忠道德扬  作述鸿猷继先志  创垂远大永懋昌   (高瑞丰)

 

    广东佛山南海西樵高字辈:荣、华、富、贵、全。(高城贵)


    广东韶关:越--尚--新--金 (高雄)

 

    2001年广东潮汕地区海内外高氏宗亲统一辈自81世起:基、崇、立、允、升;绍、伦、敦、曲、树;世、德、敬、显、承;宗、大、均、和、淑;文、华、俊、雅、兴;命、名、周、载、继;垂、裕、勖、昆、增。(高泽高)

 

    贵州省遵义地区务川县泥高乡黄岩村民组:玄斌孟雅辉,乃应子大必;启天正山尚,连登运腾方;文思光洪远,兴仁忠庆长;道通广熙位,爵为德泽杨;以安民治国,嘉祥佑达之;修立朝继纪,清任守旗官;名人唯孔学,福禄宇万春;胜得追云凯,宏才少吉俺;诗书言前志,礼义耀祖先。

 

    河北冀州:宙星孟全廷、吉增俊世铭、长泽福德广、子贤敬传承。更多关于高氏资料请搜索关注公众号高氏春秋。

 

    河南夏邑:文武成康济,道传叶红昌。(高京广)

 

    河南夏邑:文武承康级,道传业洪昌(高世华)

 

    河南南阳桐柏:鹏育岐安恒、天庭震九宗、清典宇体治、百世品仙成、聪明睿知临、宽裕温柔容、发强刚毅执、齐庄中敬、忠孝传家宝、内圣基业宏、仁义布德宗、外王至善功。(高义合)

 

    河南虞城:齐   胜   子  渊   敏   运   笃   成  (高峰)

 

    黑龙江:... 大 魁 一 登 文.....有 长 启 世 延 景运....(高世军)

 

    黑龙江宁安:登世文兴翰,永荣庆有余.瑞云显广景,忠孝万吉祥  (高有德)

 

    湖北大三峡:文启运国朝,正大立家邦  (高峰)

 

    湖北随州:儒、为、仕、发、祥、成、有、本  (高猛)

 

    湖北黄冈:立、慈、应、永、为、传、家、宝  (高伟)

 

    湖北鄂州高家楼子:开承有法、作述自光、祖德宏启、家传晋昌、志期中正、书庆安康、克定于一、国朝用章。(高国莹)

 

    湖北洪湖:定 国 安 邦 大 才 显 洋           (高冲)

 

    湖北省十堰:宗 升 修  德  文  明  昌(高峰)

 

    湖北枣阳姜岗:子、遵、文、德,详、宗、孔、道,正、大、光、明,万、世、皑、昭...    (高大成)

 

    湖北钟祥:世代宗支宇,家学永绍光。安仁復尚德,心纯自善良。端本承先泽,继传庆克昌。文明恒进化,保远定祖拜。                               (高翔)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天起文光,武昌兴胜,玉运兰方,家传厚道,过楚连长。(高兰林)

 

    湖南长沙 高氏派语:子伯文彦万,习承贤思明,盛光绍造益,洪昌德泽荣,正本遵先训,襄猷秉国成,诗书开甲第,礼义振家声。

 

    湖南常德:余男述祖  忠厚传家  来用先裕  维善澈崇  体怀载理  达之其弘  则能开基  骏声震起 功建征休  永远继序  (高家利)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原安福县)澧水支流道水河畔佘市桥殷家溪渤海堂高家祠堂:系原州县光,志以文为良。大上汝楚正,启世士洪相。日监云仍敬,缉熙玉树芳。纯和怡一本,克孝发千祥。河洛支分远,天门鼎立长。白沙承继续,笃厚显思皇.

 

    湖南澧州高氏(始自第六世)老  派 :居 清 文 必 一 其 国 士 承 启

                              新  派 :正 大 先 祖 德 永 守 家 道 昌

                                       经 学 明 章 显 华 胄 本 贤 良

                              续  派 :继 述 从 安 吉 开 源 肇 澧 阳

                                           全 修 同 立 定 秀 发 迪 前 光

                              重修续派 :孝 友 昭 雍 绪 仁 慈 锡 福 祥

                                           千 秋 垂 统 序 万 古 振 纲 常   


    江苏连云港:友永学廷成  后续二十辈:积德名方立,齐家国可兴,圣贤传古道,万世作其真。

 

    江西南昌:良士克升先,丕承以纪贤,扬名昭祖德,勤奋乃宗延,业竣邦斯永,功成贵必绵,彝常垂万载,法守定超前  (高岭)

 

    江西南昌县诸士街到沔阳:仁义礼智  道德文章  光观尚国  声振遐方(从16代起)  (高章桂)

 

    江西安远县孔田镇高屋村:文、张、围、国、瑞、中、寿、锦、家、邦(高焱晶)

 

    辽宁抚宁县:志、守、维、国、崇    (高国彬)

 

    辽宁喀左县:瑞-昌-振-龙  (高跃龙)

 

    辽宁:桂、树、传、枝、盛、诗、书、济、世、昌(高枝强)

 

    辽宁鞍山台安:齐、贤、真、良、开、龙、业 (高洪波)

 

    辽宁:庭永升常万,殿志崇云翰,明德承继远,宗树权嘉样(高云升)

 

    辽宁大连:长,振,云,殿,毓,万 (高振茂)

 

    辽宁大连庄河塔岭田屯:爱、义、文、(两字)、成、(两字)、玉、永、德 、本、传、家、广、忠 、政、永、世、昌  (高传杰)

 

    辽宁辽阳、凤凰城:第十世起,制订辈序字16字:凤纪肇元、德广维盛、公安贤昌、孔名延年

 

    辽宁义县小高家沟继武公以下辈分:继、德、从、进(彦)、得(文)、第6代两个字,起、士、永、广、(百)、殿(廷)、凤(福,龄)、成、云、其

 

    山东牟平县大窑镇高家山村:文宏(洪)忠丕均守福善成能继续兴隆长传(高守阳)

 

    四川邛崃市:智勇相耀志,正宗凤君万,用显应楚云,天注进文思,三光祥瑞彩,佑(天)启俊良材,际惠咸真泰,儒林羽翰开。   (高彩云)


    浙江平阳县怀溪乡晓坑村家族支谱系继伦后裔,本支系排行‘朝’字起系高琼第十九世裔孙:朝、大、满、守、圣、子、如、绍、起、远、昌、开、文、道、永、振  (高福信)

 

    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字辈:

        统族字辈:永世克孝,敬明其德,宜尔子孙,以匡王国。(海宁陈氏亦用此字辈)更多关于高氏资料请搜索关注公众号高氏春秋。


各房备代字目:

    西三房:永尚宗彝,敬从先哲,宜尔后人,绳恢祖烈。

    东三房:永世克友,晋锡用九,天保孔固,介福弥厚。

    祖四房:永世克敦,持之则存,居安自得,左右逢原。

    老大房:永世克慎,洵如乾进,鹏翼云翔,金声玉振。

    老二房:永世克英,步武式遵,汝维宝善,绍闻衣言。

    老三房:永世克伟,鸿儒凤起,钟毓栽培,笃生多士。

    老四房:永世克光,文彩聿彰,履仁佩道,元吉征祥。

    河南房:永世克昌,肇基缵康,忠谋作义,君圣臣良。

    河东房:永世克钦,松柏齐春,绵延万载,与日偕新。

    楼下房:永世克承,贵在贤能,大启乃宇,荣益(赉)增。

    海头房:永世克宏,鹤鸣和应,树立素超,庸期三聘。

    塘外房:永世克贻,佳志奇思,越今慕古,谦恭足师。

    杨树房:永世克衍,品崇学富,继序时怀,书升抡秀。

    城西房:永世克庆,是亦为政,行于家邦,庭朝辉映。

    南  房:永世克守,嘉名可久,愿我百斯,才兼位有。

    塘北房:永世克芳,协奉宪章,辅尧赞舜,源远流长。 



送给朋友们! 喜欢的,请点 👇👇👇

高氏春秋
传承弘扬中华高氏优秀传统文化,共建高氏家族新文明,共创高氏美好人生,共建美丽中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