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企巨头发布五大新品种,释放什么重要信号?

科技   2024-11-08 22:48   上海  
进博“全勤生”拜耳作物科学
海外育种资源在中国结实

国内首发首展
迪卡五大玉米新品种
覆盖多个种植区域
抗病防害、提升产量
助力丰产丰收

种业发展环境日益向好
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拜耳将秉持开放态度
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

参与、融入、助力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

01

五大新品重磅首发

全球玉米市场增长的未来,在亚洲,在中国。

玉米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年种植面积为 4300 万公顷,产量为 2.8 亿多吨。按种植面积计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按年产量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我国玉米种业仍大有潜力可挖。

拜耳旗下合资公司中种国际在海外育种资源的基础上,多年本土研发创新结果。拜耳在进博会上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展示五大玉米新品种迪卡2076、V9903、A2058、迪卡2036、迪卡288。

迪卡2076抗锈、穗匀、产量高,是2023年国家黄淮海夏玉米组审定的新品种。
V9903高产、大穗、抗性好,是2023年国家热带亚热带玉米组审定的新品种。
A2058产量高、抗茎腐、抗斑病,是2023年国家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组审定的新品种。
迪卡2036高产、抗倒、抗病,是2023年国家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审定的新品种。
迪卡288高产、抗茎腐、抗穗腐,是2023年国家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组审定的新品种。

滑动图-了解迪卡玉米新品


新品种更新优化,老品种表现依旧亮眼。

中种国际技术开发部杨青松介绍,近年,迪卡在东北市场有很多代表性品种快速上量,比如在进博会展示的C2235这个品种,它具备高产、多抗、脱水快等多个优良性状,符合当地种植户对玉米的综合需求。自2019年推广以来,近几年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

另外,在西北区域,迪卡也是有很多优秀的新产品逐步上市。迪卡159具有高产、多抗、宜粒收等优势,在当地引领了玉米籽粒直收的新趋势。新品种R1831兼具丰产性、适应性、耐旱性、抗倒宜粒收、商品性等优势,今年10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的高产竞赛中创造了1473.27公斤/亩的自治区小面积最高单产记录。

迪卡明星产品

据了解,经过20年的发展,中种国际在中国业务覆盖育种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等板块。迪卡品牌产品线丰富,目前在售品种达70多个,市场布局包含西南、黄淮海、西北、东北等玉米主产区,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域。

02

品种研发精准定位

新品种的选育,要具备高产稳产、熟期适宜、综合抗性好等特征。此外,还要适配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求。

杨青松表示,目前在西北等玉米主产区,耐密、抗倒、高产品种较受欢迎。此外,适宜籽粒直收的品种符合当下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也是品种发展趋势之一。

当下,种业市场竞争激烈,对品种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

过去,大品种一家独大的场面未来或将一去不复返。“中国主产区之间的区域差异,对品种表现提出不同的需求,这需要对品种精准定位。”

杨青松表示,拜耳的优势在于,每一款玉米推向市场前都经历了8-10年的研发及大田测试,把品种更精准地定位至适种区域,从而进行更精准地营销。

每年,拜耳都在迭代更新丰富产品线,寻求新的突破。全球种质资源的支持,为拜耳的育种创新提供储备力量。“我们能够引进一些非常好的种质资源,然后在本土化育种。这相当于在商业化育种体系下,我们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加优秀的品种。”

迪卡现场展示

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简称“中种国际”)作为拜耳与中化的合资公司,在国内设有4个育种研发中心和1个育种基地,育种研发已累计投入超5亿元。

03

依托生物育种开展多维合作

生物育种作物自1996年商业化以来,在过去28年里,全球种植面积增长超过110倍。过去几年,全球每年平均种植面积在1.9亿公顷左右。

拜耳作物科学种子与性状法规总监扈春阳表示,生物育种是拜耳作物科学业务的重要支柱,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当下,随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正稳步加码,生物育种产业正以积极态势扩面提速。创造良好的环境,对生物育种技术研究领域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十分重要。

扈春阳表示,新《种子法》出台后,对拜耳这样的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种子企业,都是特别令人振奋的积极信号。新《种子法》进一步完善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制度,并将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由原来的繁殖材料拓展至生物材料,并加大了惩罚性罚款力度。

“所有的这些主要变化,都体现了中国对种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大加强了,让以后的种子企业维权真正有法可依。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后顾之忧,对育种研发都更有信心了。”扈春阳说。

“我们期待把最好的玉米品种和性状带给广大农户。”扈春阳表示,未来,拜耳始终秉持着开放态度,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在中国开展技术、商业等多维度合作,参与、融入、助力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

   
作者丨陈迎

图源|拜耳作物科学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


农财网种业宝典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种业专业媒体。种业政策新闻、行业报道、万事百态……这里有详实的报道、深度的解读、敏锐的评论,以观点影响行业,以报道改变行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