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刊发《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冰雪领域企业迎来新机遇》。其中报道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相继打造长春冰雪新天地、莲花山滑雪场、天定山滑雪场等一批冰雪主题项目,在新雪季共筹备策划34项赛事活动,从体育赛事入手引流量、聚人气,促进冰雪旅游提质升级。
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
冰雪领域企业迎来新机遇
本报记者 姜天骄 马洪超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4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一系列国产冰雪装备格外吸睛,从VR滑雪护目镜到智能滑雪鞋垫,展现本土冰雪运动品牌创新潜能,也见证着近年来冰雪行业相关企业的发展进步。
《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打造一批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培育冰雪体育组织。这将促进冰雪经济相关企业加速发展,进一步激发冰雪经济活力。
随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普及,以及“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的不断巩固和扩大,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冰雪产业发展,资本关注度不断增加,投资额不断提升,共同推动冰雪企业快速发展。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有冰雪经济相关企业1.25万家。近10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增长态势,2023年全年注册冰雪经济相关企业2430家,同比增长37.37%。
“冰雪装备器材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也是冰雪经济的重要组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郝立顺表示,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普及,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冰雪装备器材的需求日益提升。到2023年,我国已有900多家相关企业从事冰雪装备器材制造,这些企业业务范围基本贯通了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的全产业链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
冰雪装备器材企业不仅数量增多,市场竞争力也日益增强,有的企业走出国门,核心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比如,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抓住冬奥契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制出全球首台首套机器人智能化冰刀生产线,还成功研发了全国首例全碳纤维速滑刀系列,一些产品远销海外。
“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是北京冬奥会后我国冰雪经济的一大亮点。”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说,近年来,以冰雪赛事、冰雪旅游等为代表的冰雪服务业稳健成长,不断满足百姓玩冰乐雪的新需求。
近日,长春莲花山已经拉开冰雪旅游的序幕,两大滑雪场正式开板迎客。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民告诉记者,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度假区相继打造了长春冰雪新天地、莲花山滑雪场、天定山滑雪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冰雪主题项目。莲花山滑雪场和天定山滑雪场是城市近郊滑雪场,交通十分便捷,不仅能满足滑雪爱好者不同程度的需求,更是外地游客体验滑雪的首选。
为进一步打响“冰雪莲花山”品牌,度假区从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入手,引流量、聚人气,促进冰雪旅游提质升级。“今年冰雪季期间,我们共筹备策划了34项赛事活动,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参与度,丰富游客的选择。”张民说。
室外精彩纷呈,室内同样“热火朝天”。广州热雪奇迹娱雪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路鹏告诉记者,为满足南方滑雪爱好者的需求,不受季节限制,畅享冰雪运动乐趣,热雪奇迹提出做客源地市场,让室内滑雪场变成每天、每周高频的运动场景,为冰雪运动四季化提供有力支撑。
冰雪经济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全面发展,得益于我国冰雪消费活力的激发。专家表示,庞大而充满活力的冰雪消费人群是冰雪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关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消费者运动体验和休闲度假两大需求,并不断延伸,为冰雪运动爱好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供给和服务业态。同时,还要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力量、民营企业参与到冰雪经济发展中,为冰雪经济注入新动能。
目前,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仍面临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高端产品有所匮乏、国际影响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提出,一方面,要鼓励冰雪装备产业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如福建的晋江、厦门和山东等地已依托原有产业优势,构建起冰雪装备特色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借力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推动冰雪装备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孙星建议,可将我国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引入冰雪装备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打造一批在国际赛场上的优质乃至高端品牌。
专家表示,我国冰雪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增长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名牌企业。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引领,加快产品更新和产业提档。另一方面,产业链上的企业以及相关研发机构可加强在重大技术领域的联合攻关,促进冰雪经济全链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