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纳米颗粒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学术   2024-10-20 06:02   陕西  

中文摘要

蛋白质纳米颗粒作为抗原展示载体,与天然病原体大小相似,能够有效帮助抗原提高其稳定性和免疫原性。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蛋白质纳米颗粒可被应用于新型疫苗的开发。此文对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的免疫学特性,以及蛋白质颗粒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蛋白质纳米颗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扫码获取原文PDF


正文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常见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等,但部分研发策略还存在问题,如重组亚单位疫苗虽然成分明确、安全性高,但往往因缺乏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而无法高效诱导APC成熟,需要佐剂提高免疫原性,激活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脂质体、微粒、无机和聚合物、蛋白质等均能够被制成纳米颗粒,高效递送药物或诊断试剂到靶点。纳米颗粒大小适宜、表面可修饰,可以增强疫苗抗原在机体内的渗透性和半衰期,提高递送率。目前基于纳米颗粒的靶向治疗与诊断被广泛应用,其中蛋白质纳米颗粒已能获取清晰的原子级晶体结构,且能够在结构和基因上被操纵。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将亚单位疫苗的抗原分子结合在蛋白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与病原体相似的多价分子模式,以实现对免疫系统的有效刺激,这成为新的疫苗研发策略。

1

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的免疫学

1.1

免疫刺激

纳米颗粒疫苗能够增强淋巴运输、增加APC在淋巴结中的捕获以及通过多价受体交联增加抗原特异性B细胞的活化。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中抗原能够自组装成寡聚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对于一些抗原无法自组装成纳米颗粒的亚单位疫苗,可通过将这些抗原附着到寡聚的蛋白纳米颗粒上来完成自组装。


纳米颗粒疫苗主要在次级淋巴器官中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皮下或肌内注射后,通过淋巴引流或免疫细胞来介导疫苗抗原从注射部位到淋巴结(lymph node,LN)的运输。对于直接淋巴引流,疫苗颗粒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尺寸至关重要。直径在10~200 nm范围内的纳米颗粒可通过淋巴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直接扩散进入淋巴管向LN输送,最佳尺寸约为40 nm。小于10 nm的分子会扩散到血液中进行全身循环,较大的颗粒倾向于在注射部位附近积存,需要特化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携带进入淋巴系统,大约24 h才能到达LN。因此,直径10~200 nm的蛋白质纳米颗粒能够快速进入淋巴结,刺激免疫系统。

1.2

免疫加强

在纳米颗粒表面密集展示抗原通常可以有效增加免疫原性,如肽抗原在体内因缺乏重复表位会被快速清除,导致体液应答较差,而在颗粒支架上多聚化时会产生强烈的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蛋白质纳米颗粒还可以增加抗原的稳定性并保持所需的表位构象,如HIV包膜蛋白Env三聚体与自组装蛋白支架的融合已被成功应用于确保抗原折叠成正确的构象。纳米颗粒还可以作为多价抗原展示平台,以高度有序的方式在表面呈现抗原的多个拷贝,可以同时结合多个B细胞抗原受体,增加亲和力,从而诱导更强的B细胞活化。


预防性疫苗的有效性取决于能否产生持久的T细胞依赖的IgG抗体应答。APC对抗原的呈递取决于抗原相关的特异性,包括大小、形状、表面电荷、亲水性以及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抗原的大小是影响APC有效吸收的重要因素,纳米颗粒具有带电荷、疏水或受体相互作用特性的大表面,这导致APC与抗原颗粒的相互作用比与可溶性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更好。通过将抗原附着在纳米颗粒上,使疫苗增加到最佳尺寸范围,提高了APC的有效摄取,更多地呈递抗原以激活Th。

1.3

免疫靶向

蛋白质纳米颗粒还可以被应用于开发免疫逃逸病原体的疫苗,例如HIV、流感和疟疾等疫苗。部分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多为非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某些表面表达FcR的细胞结合从而介导病毒进入这些细胞,从而增强了病毒感染性的过程,其中HIV和登革热病毒特异性抗体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为了避免这一不良反应,研究者从抗原中分离出中和表位并将其构建于蛋白质纳米颗粒表面,可以增加抗原的呈递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中和性体液免疫应答。除了中和表位之外,在蛋白质纳米颗粒上引入T细胞表位还可激活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用CD4+ T细胞表位可以通过募集Th帮助建立针对抗原的体液应答,而CD8+ T细胞表位可以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杀伤性T细胞。

2

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的应用

蛋白质纳米颗粒在人体中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病毒衣壳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天然蛋白颗粒,例如HPV和HBV的VLP。研究表明,接种二价HPV疫苗1次即能提供有效、持久的免疫效果。目前已发现来自不同生物的天然蛋白质,例如铁蛋白、二氧四氢喋啶合酶(lumazine synthase,LS)等能够自组装成纳米颗粒。这些自组装的蛋白质纳米颗粒展示抗原分子的平台技术也逐渐成熟,在临床前研究中,蛋白质纳米颗粒可显著提高抗体对多种抗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融合前F蛋白、HIV-1的包膜蛋白、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的中和效力或广度。目前展示病毒糖蛋白抗原的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NCT03186781、NCT04784767、NCT04645147)评估。此外,通过计算机设计的蛋白质纳米颗粒,具有强大的自组装优势和低免疫原性,也可以作为通用的多价抗原呈递平台。

2.1

VLP

VLP是1种自组装系统,可在1种或多种病毒蛋白表达后自发形成病毒状颗粒,具有对称的二十面体或棒状结构,由于缺乏复制酶和编码病毒蛋白的核酸而无法复制。HPV疫苗如二价Cervarix、四价Gardasil-4和九价Gardasil-9,含有由主要衣壳蛋白L1自组装而成的L1-VLP,具有免疫原性并能够诱导高滴度的保护性中和抗体。中和抗体由VLP上的重复表位触发,这些表位可通过B细胞受体或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交联激活B细胞。此外,L1蛋白也富含Th表位。


从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浆中纯化获得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 可自组装成24~31 nm的纳米颗粒。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通过培养携带HBsAg基因的酵母细胞表达平台获得的HBsAg可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也可以通过形成重组VLP提高免疫效果。由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表达HEV的衣壳蛋白,获得的HEV-VLP能够预防感染。此外研究者发现HE-VLP外表面的环结构域允许外源表位的插入,而不影响VLP的形成,被认为有可能作为抗原载体。


对下一代流感疫苗的需求一直是对新型VLP疫苗进行研究的最大驱动力之一。流感病毒的VLP是由基质蛋白M1支持的脂质双分子层上的HA和神经氨酸酶抗原自组装产生直径100~150 nm的非传染性颗粒,与天然的流感病毒类似。目前多项流感VLP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临床研究(NCT01014806、NCT01072799、NCT00903552等)已完成。

2.2

铁蛋白

铁蛋白是1种铁储存蛋白,普遍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铁蛋白由2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4个螺旋束组成。它们自组装成1个八面体对称的球形结构蛋白质纳米笼,外径约为12 nm,内径约为8 nm,内部空腔提供了封闭环境隔绝铁和外部环境。铁蛋白自组装具有强大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纳米颗粒,能够在85 ℃以下保持稳定,并能在中性pH条件下耐受相当高水平的变性剂,非常适合携带和暴露免疫原。此外,由于铁蛋白由8个单位组成,每个单位均为三轴对称,因此它可以呈现三聚体抗原的支架。许多病毒的主要抗原以三聚体形式发挥作用,例如流感病毒的HA、SARS-CoV-2的S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F蛋白等。将这些抗原分子融合到铁蛋白上能够形成与天然结构相似的三聚体。Kanekiyo等将流感病毒HA与铁蛋白基因融合,获得了HA-铁蛋白纳米颗粒。在抗原性方面,使用这种流感纳米颗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引起的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大约是灭活疫苗的11倍。此外,它引发了2个高度保守结构域的中和抗体应答,提高了流感病毒免疫的效力和广度。


铁蛋白纳米颗粒也被用于SARS-CoV-2疫苗的研究,研究者利用铁蛋白纳米颗粒展示多价SARS-CoV-2 S,与单独的S相比在免疫小鼠后会引发更强烈的中和抗体应答。研究者利用SpyTag/SpyCatcher系统将SARS-CoV-2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和七肽重复单位共价结合在铁蛋白纳米颗粒表面。与单体SARS-CoV-2疫苗相比,纳米颗粒疫苗能引起更强大的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能显著降低攻毒小鼠的病毒载量,在恒河猴中诱导了持续的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


研究团队采用SARS-CoV-2 S RBD与H7N9 HA的保守茎部区域HA2进行融合,并引入人铁蛋白,构建了可以同时抗SARS-CoV-2及流感病毒的疫苗。在小鼠体内验证该疫苗的免疫原性,发现其能够诱导针对多种SARS-CoV-2变异株的中和抗体。针对流感病毒的数据显示,该疫苗能诱导高水平的针对H7的抗体应答及较强的针对H3的抗体应答。在随后的攻毒实验中,发现疫苗对H7N9的致死性攻击有完全的保护,对H3N2的致病性攻击同样保护效果良好。


铁蛋白纳米颗粒引起免疫应答的潜力已被证明是针对多种病原体的,并且可以快速、低成本地生产。目前基于铁蛋白纳米颗粒的疫苗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NCT03186781、NCT04784767、NCT04645147等)。

2.3

LS

LS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植物中,是参与核黄素生物合成的酶。LS因物种而异,由大小和亚基数不同的同源寡聚体组成,包括五聚体、十聚体和二十面体的六十聚体。所有LS单体的N端和C端都暴露在其表面并面向外,允许在2个不同的位置插入外源抗原序列,不会影响二十面体结构的形成。二十面体的LS也显示出强大的构象稳定性。以上特征使二十面体LS成为展示抗原的有吸引力的支架。Berguer等证实LS可在体外刺激小鼠的骨髓树突状细胞,上调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MHC Ⅱ类抗原的水平,同时还证明LS能提高TLR4通路的mRNA、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水平。


Jardine等采用嗜热菌Aquifex aeolicus的六十聚体LS作为抗原展示的纳米颗粒平台,构建了靶向HIV的gp120胞外结构域的免疫原eOD-GT6,能够强效刺激产生VRC01类中和抗体。相比之下,单体并不具有激活B细胞的活性,三聚体激活B细胞的效率和速度远不如形成六十聚体的纳米颗粒。Zhang等使用SpyTag/SpyCatcher系统将SARS-CoV-2的S三聚体在LS纳米颗粒上展示。他们对LS纳米颗粒进行了N-糖基化修饰,从而提高了蛋白质溶解度和表达。SARS-CoV-2 S的LS比单独的S能够引发更高的中和抗体应答,用0.08 µg的SARS-CoV-2 S-LS纳米颗粒进行小鼠疫苗接种可诱导与2.0 µg单独的S相似的中和抗体水平。

2.4

I53-50蛋白

研究者们基于天然蛋白质纳米颗粒的自组装能力,设计出许多具有自组装功能的蛋白质复合物。Bale等精确设计的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I53-50由2种寡聚蛋白组成,包括三聚体I53-50 A和五聚体I53-50 B。分别表达和纯化这2个组分,并将其混合后可高效地组装成高度有序、均匀的二十面体颗粒,直径在24~40 nm。组装发生速度与病毒衣壳的组装速度相近,并且能够通过电荷互补性控制分子货物的包装。I53-50A能够保持抗原分子天然稳定的构象,这一特点使它在HIV、RSV、SARS-CoV-2的疫苗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利用I53-50成功展示了20个不同毒株稳定的SOSIP三聚体,SOSIP位点是通过引入连接gp120和gp41亚基的人工二硫键(SOS),以及gp41胞外域(IP)的异亮氨酸-脯氨酸突变(I559P)形成。免疫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单组分纳米颗粒系统相比,该三聚体可以提高抗体应答的质量,并且在具有顶点-近端中和表位的SOSIP三聚体时最有效。此外有研究在I53-50纳米颗粒外部呈现了RSV-F糖蛋白三聚体重复结构的免疫原DS-Cav1(融合前稳定的F抗原),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20个DS-Cav1三聚体的全价纳米颗粒免疫原诱导的中和抗体应答是三聚体DS-Cav1的10倍。


Walls等在I53-50纳米颗粒中展示了60个SARS-CoV-2 S的RBD,在低剂量的情况下诱导的中和抗体滴度约是预融合稳定S的10倍。SARS-CoV-2 RBD纳米颗粒诱导的抗体靶向多个不同的表位,这表明它们可能不容易逃避突变,并表现出比人恢复期血清更低的结合中和率,这可能会降低发生疫苗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的风险。目前研究者已启动了GMP生产工作,以推进SARS-CoV-2-RBD纳米颗粒疫苗进入临床。这些结果推动了I53-50纳米颗粒作为疫苗载体的持续开发。

3

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的构建策略

蛋白质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其组成蛋白的异体以重组形式获得,这种能力有助于通过合理的设计,赋予蛋白质纳米颗粒有用的、非天然的功能。基于分子组装机制允许纳米颗粒蛋白和抗原分别在各自最佳的表达系统中产生,以保持其天然的构象。为了有效地呈递和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抗原保持其结构稳定性和构象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抗原可能会干扰纳米颗粒亚基间相互作用,阻碍其组装成纳米颗粒。目前有3种方法可以用来整合病毒抗原与纳米颗粒蛋白:基因融合、化学偶联以及SpyTag/SpyCatcher系统。


基因融合可以使抗原与纳米颗粒蛋白整合,表达后纳米颗粒蛋白的自组装导致抗原多价展示。但基因融合可能造成纳米颗粒蛋白亚基和/或抗原的不当折叠,导致支架组装抑制或抗原活性丧失。需要合适的设计以维持抗原与纳米颗粒的构象稳定,例如在抗原与纳米颗粒分子之间插入柔性的Linker,以保证2个组分的正确折叠。


SpyCatcher/SpyTag系统是一种快速稳定的不可逆肽-蛋白质连接方法,由化脓性链球菌纤连蛋白结合蛋白的胶原蛋白黏附素结构域改造而来,含有13个氨基酸的SpyTag和含有138个氨基酸的SpyCatcher。SpyTag中的天冬氨酸能和SpyCatcher上的赖氨酸在相邻的谷氨酸催化下自发反应生成异肽共价键。将SpyTag和SpyCatcher分别偶联纳米颗粒蛋白和抗原分子,表达纯化后,在体外混合得到展示多价抗原的纳米颗粒。


化学偶联使用交联剂与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的侧链相互作用,实现抗原分子与纳米颗粒蛋白亚基的连接。最常见的反应是通过交联剂的 N-羟基琥珀酰亚胺臂对蛋白质纳米颗粒上的赖氨酸或N末端的氨基进行酰化,然后通过交联剂的马来酰亚胺臂烷基化抗原上的半胱氨酸。由于半胱氨酸在蛋白质表面很少见,因此通常可以通过点诱变引入单个暴露的半胱氨酸。化学偶联的VLP包括噬菌体Qβ和烟草花叶病毒,已进入多项临床试验,包括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IL-1β疫苗和用于戒烟的尼古丁疫苗。蛋白质纳米颗粒表面存在多个赖氨酸,导致偶联产物的异质性。同时引入反应性半胱氨酸可能干扰抗原中预先存在的二硫键的形成。

4

总结与展望

在过去10年中,蛋白质纳米颗粒作为抗原展示的载体被广泛应用于疫苗的研发,特别是对SARS-CoV-2疫苗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对蛋白质纳米颗粒平台的极大兴趣。蛋白质纳米颗粒作为抗原的展示平台在疫苗研发中拥有巨大的潜力,它们可应用于多种病原体,能够显著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引发持久的保护作用。同时拥有重组蛋白的优势,能够快速、低成本生产。


使用蛋白质纳米颗粒作为抗原的载体,也存在潜在的针对载体的抗体应答风险,同时引入的SpyCatcher/SpyTag蛋白也是外源性蛋白,在体内可能产生免疫原性。已知的自组装蛋白质纳米颗粒的数量是有限的,可通过计算设计具有原子级精度和可控组装的蛋白质纳米颗粒。此外,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的临床研究数据不足,限制了其在人体的应用。总之,开发基于蛋白质纳米颗粒的疫苗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也必将面临相关的挑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进一步证明蛋白质纳米颗粒在新型疫苗开发中的实用意义。

作者

张欣明综述  李媛媛审校

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疫苗研发课题组(一), 北京  101111

通信作者:李媛媛,

Email:lily13102@163.com


引用本文:张欣明, 李媛媛蛋白质纳米颗粒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J].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238-244.  

DOI: 10.3760/cma.j.cn311962-20230705-00058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创刊于1978年10月,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现任主编李秀玲,编委团队共75人,审稿专家116人。


本刊重点介绍国内外生物制品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态、新技术和新成就,设有述评、综述、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学习交流、国际会议介绍等栏目。


投稿流程

方法一:登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期刊出版服务平台 https://medpress.yiigle.com,选择《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进行投稿。

方法二:登录《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官网:http://www.ijbiol.com,点击投稿系统入口进行投稿。

投稿详情请致电编辑部郭老师18616609021或021-62834337。

邮件订阅

点击官网右下角Email Alert订阅本刊,可免费获取当期目录及文章电子版!

分享、在看、点赞,请至少给我们一个哦


中国兽用生物制品
此平台愿成为行业同仁的知识园地,技术交流的桥梁,佐剂研发的沃土,新产品的摇篮。在这里,我们不谈功利,只论学问;不计得失,只求进步。让每一次的交流都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一份知识都成为共同成长的养分。非官方来非盈利,只为知识传心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