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大家支持,豹乡田认养的人数已经破千了!
豹乡田的三件新小事:为小动物保护灌丛作为“过街通道”,搭建本杰士堆作为动物的过冬旅馆,为来年的鸟准备30个“好朝向”巢箱,已于今天开放认养,欢迎大家扫下面的二维码参与认养:
编辑的话
八月下旬的时候我来了趟豹乡田,在鸳鸯池塘遇到一条蛇。
一条红脖子的大绿蛇,嘴里叼着一只棕色的小蛙,连我对爬行类动物两眼一抹黑,都认得这是俗称“野鸡脖子”的虎斑颈槽蛇。我怕惊动了它,远远地拍下糊成一坨的视频后,立即跑到同事那里报信。不幸的是,等猫盟成员浩浩荡荡赶到,蛇已经不见踪影。
这条蛇引出了一个问题:这两年猫盟一直在念叨“农田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豹乡田为和顺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好的栖息地吗?下面大猫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到猫盟在豹乡田的许多观察和记录,以及对保护性耕作未来的展望。
因为距离太远/拍摄者水平太差,糊得厉害的虎斑颈槽蛇 ©红后
保护性耕作起作用了吗?
猫盟在豹乡田通过生态友好的方式来耕作,保护生物多样性,那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样的耕作方式是生态友好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保护性耕作的定义:
(保护性耕作)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缓坡地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残茬覆盖耕作、秸秆覆盖等农田土壤表面耕作技术及其配套的专用机具等,配套技术包括绿色覆盖种植、作物轮作、带状种植、多作种植、合理密植、沙化草地恢复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保护性耕作追求的是少耕地或者干脆不耕地。以期最大程度减少土壤里面生物群落的破坏。但我们现在确实还做不到。除了传统的旋耕土地,我们暂时还没掌握别的让土壤更加适合播种的方式,明年猫盟会做一些新的尝试。
除此之外,我们试验了各种保护性耕作的手段:多种农作物套种,以增加生境异质性,吸引更多种类的动物逗留;给鸟类和昆虫种植一些食源蜜源植物,留一部份土地给当地的动物;种植固氮和固碳植物,如大豆、火麻等,增强土地自身的营养储备和加强其生态调节功能;收割完的土地用秸秆铺盖或堆积,一方面给土地保湿保温,同时也给动物提供躲避空间。
交错种植多种农作物,不仅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也能减少病虫害蔓延
我们不用地膜、化肥、农药,当然,也付出了一些代价,比如难以抵御干旱、低温、虫害等等。
当我们做了这些之后,豹乡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多少?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因为豹乡田本身地处生态质量比较好的山里面,总会有山里的动物跑到田里来,不能说就是因为我们进行了保护性耕作,它们才来的,它们可能就是习惯性路过一下。
任专科叔在村口发现了一条虎斑颈槽蛇 ©大猫
因此要量化地评价豹乡田的保护作用,就需要非常精细地观察和记录,并且不断去做纵向和横向的对比。
先说一些粗略的发现:豹乡田里的虫子比其他地里多,兽类会更多地光顾豹乡田,鸟类中部分种类和迁徙个体会偏爱豹乡田,两栖爬行类在豹乡田的恢复保护区域遇见率有所保证,原生植物在豹乡田更加丰富。
沙参的花 ©大猫
先说虫
豹乡田不打杀虫剂和除草剂,至少土壤里面的虫子获得了生活的机会——今年鳃金龟的蛴螬吃了我们三分之一的土豆就是证明。同时这些鳃金龟也成为了繁殖期红角鸮的食物。
田里面蜘蛛的数量很多,是保护性耕作的受益者,这一点肉眼可见。但是土壤里面的蚯蚓我们还没有做过具体的调查,尚不能确定保护性耕作的效益。
由于豹乡田附近的植被比较原生态,甚至地里也有不少杂草,因此到了秋季豹乡田周边就能看到很多直翅目昆虫,通俗点说就是蚂蚱和蛐蛐。这些虫子会成为鸟类的重要食物。
蚂蚱可能造成严重的虫害,但也是鸟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大猫
蝴蝶比较好看,也适合作为环境指示物种,所以我把蝴蝶单独统计了一下。在豹乡田,从4月到9月,大约能看到30多种蝴蝶,其中有些出现的时间很短(偶见,再想去找就找不到了)、有些数量太少(如几种凤蝶,也没拍到)、有些则是因为我当时可能在看鸟或者别的,就忽略了……
其中我拍下并识别了27种蝴蝶。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积累,识别大多数是问人或者靠文浩识蝶小程序。总体来说,豹乡田我记录到的蝴蝶种类不算多,相比起山西省总记录302种(2019年)来说,只占到了约十分之一;比起山西中部地区记录的134种来说,大约也只占到22%。这个结果肯定偏低,我估计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蝴蝶种类数量应该是在50~60种。考虑到豹乡田所处位置的地理因素(海拔高气候寒冷、生境单一),这里的蝴蝶种类可能并不多。不过这不是重点,我们关注的点在于,这近30种蝴蝶对我们农田的接受度如何。
豹乡田蝴蝶观察记录表
这里就能看出多种作物套种的优势。我们在选择作物时考虑到了植物的开花情况,包括花期、花朵数量都是选择理由。油菜花、苜蓿、向日葵、莜麦等作物都会开花,特别是油菜花,花期特别长,这就给很多蝴蝶蜜蜂之类提供了一个大食堂。直到9月底,豹乡田猛禽湾的油菜花地还在尽情绽放,我感觉别的地方已经看不到什么蝴蝶了,但在这里还是有一些豆粉蝶在飞舞,偶尔还会出现个把的老豹蛱蝶。
东亚豆粉蝶 ©大猫
落在牛蒡上的老豹蛱蝶 ©大猫
总体而言,除了4月早春就出现的蝴蝶,如朴喙蝶、深山珠弄蝶等以及一些主要活动在山林里的蝴蝶(这些我也没有刻意去记录)不怎么会光临豹乡田,上述的蝴蝶都能在豹乡田看到。
朴喙蝶 ©大猫
深山珠弄蝶 ©大猫
一些喜花的种类数量众多,如几种粉蝶和绢粉蝶,以及大多数灰蝶和蛱蝶。像孔雀蛱蝶这样当地数量稀少的蝴蝶,守着豹乡田也迟早能看到。
绢粉蝶 ©大猫
除了农作物本身,我们的豹乡田植被修复工作中种了许多黄刺玫和其他果树,加上明年计划种植的植物中,我们会特别考虑到一些蝴蝶的寄主植物,这样想必会进一步提升豹乡田的蝴蝶多样性。鉴于这件事情非常有趣,明年我们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蝴蝶观察。
洒灰蝶 ©大猫
鸟有上百种!
在豹乡田一带(含周边3公里以内,主要是田边地头),我大概记录了100种鸟。可能还要多一些,但有些确实不记得了。由于豹乡田不在太行山的主要迁徙通道上,因此迁徙鸟种类记录不多。而且这片山谷没有大面积湿地,因此也没有很多水鸟。鸟类的构成以林鸟为主,其他类群都不多。山区比较缺乏专性依赖农田、荒地的鸟种,因此要去评估保护性耕作对于鸟类的影响,还需要从多个精细的尺度着眼。
来看看这些鸟名吧!制图:hannah
唯一我所看到对农田利用率较高的鸟,是冬季的铁爪鹀。以往我只在大片荒地见过它们,但是去年冬季在豹乡田我也看到了成群的铁爪鹀在地里觅食。其他的鸟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利用豹乡田。
成群结队的铁爪鹀 ©大猫
由于鸟类活动范围比较大,因此我很难判断豹乡田的保护性耕作对它们的影响。只有几种爱吃粮食的鸟出现比较稳定,比如山斑鸠和珠颈斑鸠。它们很喜欢吃我们种的一些作物,因此从6月开始到10月,它们从荞麦吃到向日葵再到高粱。有一次我路过荞麦地,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至少有30只斑鸠从荞麦地里飞出来,这让我顿时产生了一种要一炮把它们全部轰死的想法。但转念一想,似乎这本来也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只是我已经把自己带入了一个合格农民的角色,因为产生愤怒是很自然的。
山斑鸠在高粱地里大吃特吃 ©大猫
当我离开后,这些厚颜无耻的鸟立刻就回到了荞麦地里。
相比之下,雉鸡要更加含蓄一些。它们主要在春播时和秋收后在地里活动,刨食那些埋在土里的粮食种子。
雉鸡一家 ©大猫
保护性耕作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草多虫子多。我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秋季迁徙的鸟会在豹乡田的玉米地附近停留。它们都站在玉米秆上,伺机捉虫子吃。但是它们的捕猎取向各有差异:北红尾鸲会倾向捕捉地面的蚂蚱,这时候真的是太多了,红喉姬鹟也一样;但是东亚石䳭就相反,它主要飞起捕捉飞行的虫子,也就是说它不是在抓蚂蚱吃。但那些飞来飞去的虫子我就不认识了,这说明我的观察和关于豹乡田的知识积累还很不够。
雄性北红尾鸲为雏鸟捕猎虫虫 ©大猫
红喉姬鹟落在玉米田里 ©大猫
东亚石䳭落在大豆上 ©大猫
我猜测,生长季的时候由于山里食物众多,因此鸟类对农田的需求度并不高。而等到田里庄稼收完,而越冬鸟来到的时候,保护性耕作的价值可能才会体现得更加明显。比如我们会刻意留一些作物种子在地里,那么冬季到来的鸟以及山里缺乏食物的鸟,可能就会发现这块地的好处。
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夜看到11只狍子
兽类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它们很难被看见。
我知道狍子是比较喜欢来我们地里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7月的一个夜晚,我们看到了11只狍子,其中10只都在我们地里。
“你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大猫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由于连续干旱,山上的草长得不好,而我们地里的庄稼种类较多,有荞麦、莜麦、大豆、土豆等,还有一些蔬菜。
7月份玉米已经长高,特别是别人家用地膜的。根据观察,狍子不爱吃玉米叶子,豆子地里会进去但不多,在荞麦和莜麦地里狍子比较常见,荞麦和莜麦也确实有被啃食的痕迹。
但由于这个观察并没有持续并做好科学采样的设计,因此结论可能也不全面。只有一点能肯定:当8月份雨水多起来之后,在地里看到很多狍子的事情就再没发生过。
其实今年野猪也下来得不多。除去去年野猪由于猪瘟而大范围死亡这个因素外,我观察到今年山上是栎树大年,9月份满地都是橡子儿,野猪根本就不愁吃,所以也不用来冒险吃庄稼。
容易破坏庄稼引发人兽冲突的野猪,今年却来的不多 ©凤子
赤狐主要是在播种的时候来地里翻玉米种子吃,入夏后我们就很少看到狐狸了。
赤狐在地里找玉米粒 ©大猫
豹猫虽然肯定在地里活动(会留下粪便和足迹),但它们可能只是巡视领地时偏爱走人类道路或者草不茂密的农田,地里的老鼠未必就比林子里更多。
夜晚豹乡田里到处都是黑线姬鼠的踪迹 ©大猫
因为我晚上用热成像仪观察,鼠类、鼩鼱都在地里见过,但林子里也有,很难说哪里更多。
体型很小的山东小麝鼩,这些小动物的生命很脆弱,可能一场大雨就冻死了 ©大猫
狗獾会在8月出现在玉米地里,它们在玉米结穗后就开始惦记。它们在田里挖出一些临时洞,并经常出没。它们会吃掉一些玉米,其他的作物没有发现被狗獾啃食。
所以我现在所能描述的是:1.兽类确实会来吃庄稼;2.相比天然食物,我并不能确定兽类更偏爱吃庄稼;3.豹乡田的套种方式,确实从4月到9月都给一些动物提供了食物。
我想除了狍子吃庄稼这种显而易见的情况,兽类对于保护性耕作最明显的反应,应该出现在鼠类和鼩鼱身上,进而再反映到捕食鼠类的中小型食肉动物身上。但由于区系限制,这边的鼠类注定不会很多。我们也无法乐观地预测豹乡田会让小型食肉动物多么“兴旺”。毕竟地边的豹猫可能就那么2只,就算老鼠多了它们也就是多来几次而已。
南豹沟的这只豹猫有时候会来到地边活动,地里的老鼠是它的目标 ©大猫
但无论如何,从今年秋季开始,豹乡田里处在这个食物链上的兽类,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豹乡田里有多少蛇?
华北山地的两栖爬行类本身不多。受限于地理环境,豹乡田所在的地方两爬资源就更加匮乏。
我们在豹乡田观察的两栖爬行动物如下:
种类 | 观察时间地点 | 数量 | 其他信息 |
丽斑麻蜥 | 7月豹乡田地标边灌草丛 | 1 | 今年就见到2次,都在这里 |
白条锦蛇 | 8月小院门口 | 1 | 一条小苗子,说明附近还有 |
7月牛圈附近 | 1 | 成体,村民看到的 | |
华北蝮 | 6月小院门口 | 1 | 一条小苗子,说明附近还有 |
7月牛圈附近 | 1 | 成体,村民看到的 | |
8月南豹沟 | 1 | 成体一条,多次走仅见一次 | |
虎斑颈槽蛇 | 6月乐毅村村口 | 1 | 巨大的一条成体 |
7月小院里 | 1 | 一条被鸟类啄死的小苗子 | |
8月鸳鸯池塘 | 1 | 红后看到一条在吃林蛙 | |
太行林蛙 | 4月-11月均可见 | 众多 | 鸳鸯池塘、田那溪、山上湿润的沟里 |
中华大蟾蜍 | 4月-10月均可见 | 众多 | 除了山上基本上哪都有,村口地边,近水就行 |
豹乡田两栖爬行类观察记录表
从这个记录表可见,豹乡田这边的两爬多样性并不丰富。由于气候较冷,且缺水,蛇类和蜥蜴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相比之下两栖动物种类虽少,但数量上却很多。
华北蝮 ©大猫
丽斑麻蜥 ©大猫
我们今年在豹乡田的鸳鸯池塘和周边草地做了一些针对两栖爬行类的生境优化工作。如今看来,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这块草地的位置在鸳鸯池塘到山之间,山脚下就是田那溪,大约有五六十米宽。之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这块地是村里人去山上放牛必经之地,被牛啃得光秃秃的。
鸳鸯池塘里是林蛙和蟾蜍繁殖的理想场所,偶尔一些鸟类也会在这里活动,比如迁徙时的鸳鸯、斑嘴鸭,以及苍鹭偶尔来觅食。而林蛙出来繁殖后会上山,但是这块裸露的开阔地林蛙经过时非常危险,或者由于过于开阔,林蛙不愿从草地上过去。另外林蛙本身也是蓝翡翠、苍鹭、虎斑颈槽蛇等动物的重要食物。
中华大蟾蜍 ©大猫
鸳鸯池塘林蛙数量丰富,理论上讲这里应该是虎斑颈槽蛇的乐园才对。但是以往我们在这里没有见过虎斑颈槽蛇,原因应该是一样的:过于暴露的环境使得蛇身处险境,很容易被鸟类或其他兽类捕捉。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1.用石头和树枝搭建本杰士堆供林蛙和蛇类躲避;
2.搭建防牛围栏让草长高;
3.在鸳鸯池塘周边堆满树枝,避免牛靠近鸳鸯池塘。
这三个招数都是有用的。本杰士堆里经过验证,林蛙是喜欢在里面躲藏的。甚至在防牛围栏里面扔在地下的竹竿下面都有不少林蛙。
林蛙躲在搭围栏的竹竿下面 ©大猫
文章开头处提及的事件,红后在鸳鸯池塘里看到了一条虎斑颈槽蛇吞食林蛙,可谓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即便写了这么多,实际上也只是对豹乡田生物多样性一个非常笼统的描述。还有很多奇妙的自然故事没有时间讲出来,比如豹乡田的4种龙胆和3种铁线莲,山麻雀与村口大树林,4种杜鹃、夜鹰和红角鸮的夏季小夜曲,田那溪里高原鳅的四季,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知道的仅仅是豹乡田自然世界中的冰山一角,我们不知道的远远比我们知道的更多。
地头的达乌里秦艽 ©红后
如果你愿意支持我们在豹乡田的保护实践,可以扫码成为豹乡田守望者,一起支持“新鲜食堂”“过街通道”“过冬旅馆”“巢箱卧室”的建设:
扫码来认养一块“豹子的田”吧!
-End-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守中国荒野
.........关于农田栖息地 ,你还可以读.........
更多:
云猫 | 云豹 | 老虎 | 华南虎 | 华北豹 | 豹猫 | 宠物豹猫 | 荒漠猫 | 猞猁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四川金钱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 新龙 | 猫盟 | 长耳鸮 | 黄鼠狼 | 野猪 | 豹吃牛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 猫盟周边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记得给我们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