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声诵读】新生鄂伦春族乡志——服饰

政务   文化   2024-10-11 14:48   黑龙江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时间的沙漏沉淀着历史的厚重,每一个点滴都蕴含着浓郁的故事。自1953年实现下山定居以来,鄂伦春族跨越性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8年建乡--《新生鄂伦春族乡志》展现了鄂伦春族昂首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和明天,记录了鄂伦春族历史前进的脚步……

      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在新征程上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巍巍兴安沃野葱茏,绘制了鄂伦春族同胞的家园底色;茫茫林海绵延富足,展开了鄂乡儿女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聆听鄂伦春族乡的发展历程→                                                              






建   置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繁衍在黑龙江沿岸。解放前,鄂伦春族虽然有“左”、“路”总管衙门、协领公署等机构管理,但都是压迫、盘剥鄂伦春族的统治工具。1953 年实现定居前后,在鄂伦春族居住的地方先后建立了民族乡筹备委员会、乡(社)人民政府,先后隶属爱辉县、黑河市 (县级)和爱辉区的直接领导。这些领导机构,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积极为鄂伦春族服务,使鄂伦春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贡献。

境   域

地理位置

新生鄂伦春族乡(简称新生乡,后同)坐落在爱辉区西北部,在距爱辉区90公里的刺尔滨河与索尔奇干(吉汗)河的汇合处。东邻张地营子和西峰山乡,南部、西部与上马厂乡和罕达汽镇接壤,北部和西北部分别同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县和嫩江县交界。

乡界勘定

1978 年以后,乡政府,与周边乡 (镇) 划定了有关土地使用界线。1984 年8月和2000年5月又进行了两次勘测、核实和认定,从而,确定了新生鄂伦春族乡行政区域范围及边界走向。2001 年 10月,再次划定界线,境内面积增至1 700平方公里。

一、新生乡与上马厂乡土地使用界线 (即边界) 走向

以乌里亚大桥起为戊点起,向南顺乌里亚河而下,人法别拉河,顺河而上 300 米交一小河岔(南岔) 236.5 高程点止为己点。此段以东土地为上马厂乡使用,以此为界。界线长12.5公里(2000年测,下同)。

二、新生乡与罕达汽乡土地使用界线走向

东与上马厂乡交界点起为已点(236.5高程点),沿法别拉河向上交阿龙沟口,又沿阿龙沟西岔直至沟顶,沿山脊到古兰山 540.2 三角点,再向东古兰废金矿西的古兰河支岔人吉兰河。沿河而上,再奔西古兰河上至三岔口,顺西小岔交东西走向草道,顺道过山脊西去,入皮尔各里河而下,人卧都河,交嫩江县界内。界线长 98公里。

三、新生乡与张地营子乡土地使用界线走向

由十三记录起,经过滨南,顺呼玛界线止。此段与张地营子乡为界。2000年5月25日,张地营子乡与新生乡联合勘定对界线走向描述:“由张地营子、西峰山、新生乡交汇点十三记录点地起,沿黑呼公路北行,经513.9、493.7、513.9、490.1、539.0、413.4高程点至云梦山 (450.8高程点)两侧与呼玛交接止。界线以东归张地营子管辖,以西为新生鄂伦春族乡管辖。全长约33公里。”

四、新生乡与西峰山乡土地使用界线走向

以乌里亚桥为丁点,沿去滨南公路北行,经桦皮窑林场,到十三记录止,此界线以东的土地为西峰山乡使用,此界线以西的土地由新生乡使用。界线长 39.5公里。

五、新生乡与桦皮窑林场土地使用界线走向

以西古兰河和古兰河交叉点起为庚点,沿古兰河北上至 524.8 高程点山脚下向东北叉而上,到沟顺小路北上,经过乌尔苦溪河再顺路北上至十字路止上正北一小沟叉顺沟而下,入刺尔滨河后沿河而上至386.9高程点东1000米--东南河叉而上到沟顶直奔503.7高程点,经513.5高程点和539.3三角点后向东南一小沟叉下榆边河。过河向东经494.4高程点和454.6高程点直奔向东到卡马卡其河。再顺河南下,到开拓团西北1000米左右有一小河岔,顺河东北而上经388.8、454.0、406.5高程点,再向东北越过旧铁路,再向滨南公路交456.8 高程点以南 600 米处止为辛点。以此线为界。



建   置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繁衍在黑龙江沿岸。解放前,鄂伦春族虽然有“左”、“路”总管衙门、协领公署等机构管理,但都是压迫、盘剥鄂伦春族的统治工具。1953 年实现定居前后,在鄂伦春族居住的地方先后建立了民族乡筹备委员会、乡(社)人民政府,先后隶属爱辉县、黑河市 (县级)和爱辉区的直接领导。这些领导机构,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积极为鄂伦春族服务,使鄂伦春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贡献。

境   域

地理位置

新生鄂伦春族乡(简称新生乡,后同)坐落在爱辉区西北部,在距爱辉区90公里的刺尔滨河与索尔奇干(吉汗)河的汇合处。东邻张地营子和西峰山乡,南部、西部与上马厂乡和罕达汽镇接壤,北部和西北部分别同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县和嫩江县交界。

乡界勘定

1978 年以后,乡政府,与周边乡 (镇) 划定了有关土地使用界线。1984 年8月和2000年5月又进行了两次勘测、核实和认定,从而,确定了新生鄂伦春族乡行政区域范围及边界走向。2001 年 10月,再次划定界线,境内面积增至1 700平方公里。

一、新生乡与上马厂乡土地使用界线 (即边界) 走向

以乌里亚大桥起为戊点起,向南顺乌里亚河而下,人法别拉河,顺河而上 300 米交一小河岔(南岔) 236.5 高程点止为己点。此段以东土地为上马厂乡使用,以此为界。界线长12.5公里(2000年测,下同)。

二、新生乡与罕达汽乡土地使用界线走向

东与上马厂乡交界点起为已点(236.5高程点),沿法别拉河向上交阿龙沟口,又沿阿龙沟西岔直至沟顶,沿山脊到古兰山 540.2 三角点,再向东古兰废金矿西的古兰河支岔人吉兰河。沿河而上,再奔西古兰河上至三岔口,顺西小岔交东西走向草道,顺道过山脊西去,入皮尔各里河而下,人卧都河,交嫩江县界内。界线长 98公里。

三、新生乡与张地营子乡土地使用界线走向

由十三记录起,经过滨南,顺呼玛界线止。此段与张地营子乡为界。2000年5月25日,张地营子乡与新生乡联合勘定对界线走向描述:“由张地营子、西峰山、新生乡交汇点十三记录点地起,沿黑呼公路北行,经513.9、493.7、513.9、490.1、539.0、413.4高程点至云梦山 (450.8高程点)两侧与呼玛交接止。界线以东归张地营子管辖,以西为新生鄂伦春族乡管辖。全长约33公里。”

四、新生乡与西峰山乡土地使用界线走向

以乌里亚桥为丁点,沿去滨南公路北行,经桦皮窑林场,到十三记录止,此界线以东的土地为西峰山乡使用,此界线以西的土地由新生乡使用。界线长 39.5公里。

五、新生乡与桦皮窑林场土地使用界线走向

以西古兰河和古兰河交叉点起为庚点,沿古兰河北上至 524.8 高程点山脚下向东北叉而上,到沟顺小路北上,经过乌尔苦溪河再顺路北上至十字路止上正北一小沟叉顺沟而下,入刺尔滨河后沿河而上至386.9高程点东1000米--东南河叉而上到沟顶直奔503.7高程点,经513.5高程点和539.3三角点后向东南一小沟叉下榆边河。过河向东经494.4高程点和454.6高程点直奔向东到卡马卡其河。再顺河南下,到开拓团西北1000米左右有一小河岔,顺河东北而上经388.8、454.0、406.5高程点,再向东北越过旧铁路,再向滨南公路交456.8 高程点以南 600 米处止为辛点。以此线为界。



                                                              
     朗诵者:刘梓涵 

第二节

由于受兴安岭自然环境的影响、狩猎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生活习俗的限制,鄂伦春族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狍皮文化上:头戴狍头皮帽,身穿狍皮衣裤,脚穿狍腿皮靴等。这种穿着反映了鄂伦春族狩猎经济的特点。

鄂伦春族男人的皮裤是用狍皮制做的,裤长到膝盖,然后套皮套裤。套裤上下有皮绳,上系腰带上,下系靴靿上。冬天皮裤带毛,夏天的皮裤将毛刮掉;妇女的皮裤腰上有兜肚,上系挂在脖子上,下系(兜肚底有两个带子)在肚子前面。到民国年间,同外界接触多了,男女裤子都发生了变化:男人裤腿变长,直达脚面。妇女的裤子去掉了兜肚。

鄂伦春族衣服也是狍皮制做的。冬天用皮厚毛长的狍皮,夏天用皮薄毛短的“红杠子”。男人的狍皮袍分两种:一是长袍,接近脚面,是出猎在途中穿的。二是短皮袄,只到膝盖,是为了狩猎方便而做的。不管是长、短皮袍,都带大襟,除左右开衩外,前后也开衩,目的是方便骑马。青年人穿的长袍一般还上着黄颜色,染料是用腐朽的柞木熬水抹在皮板上。夏天穿用“红杠子”做的短皮袄,也有用皮板做的,但前后襟短无开衩;女皮袍都是长袍,且长,后襟不开衩。袖口、脖领和左右两侧开衩处均绣有花纹。纽扣由骨制成,中间有口,钉在袍子上。制作精美的皮袍子出自姑娘或年轻媳妇之手。老妇和幼女的长袍,只镶边不绣花,也不着颜色(年轻妇女长袍多染黄色)。不论男女,穿长袍必须扎腰带,早期是鹿皮或皮制作,后期多用布做的。


编辑:王   迪
一审:刘梓涵   
二审:车平平
三审:张   辉   孟立焕

北方游猎第一乡
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古老的狩猎民族,神秘的鄂伦春,北方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生态景观,造就了美丽的新生鄂伦春族乡,这里可以让你真正体验骑马扛枪驰骋森林的豪迈和多彩的鄂伦春风情!本公众号向您展示北方游猎第一乡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