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发
这是一篇旧文,是现瓯江书院院长叶大爷当年布置的一个作业。曾经发在当年的博客上。有修改。
发它的原因,是昨晚在一个群里看到有群友贴出一张图片,不胜感慨。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是初二?下面有答案。
【二】正文
(一)
阿木发短信说,我们几个平时看上去好像似乎爱看书的人分别写一段自己的读书故事,然后做一个专题?我答应了。以下是我完成的作业。
关于读书,我相信好多人其实是“叶公好龙式”的。
所谓“叶公好龙式读书法”就是:知道古今中外很多作品的名字,至少他人提到时有所印象,多半都还能评述几句,但基本没有看过原著,所知主要来自教材或是各类资料甚至辞典的速成介绍。
这样的判断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号称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来说,确实有些悲凉,但我确实认为这就是实际情况。而我,也是其中一员。仅仅翻开那个其实很偏颇的“大中学生必读书目一百部”,我看过原著的不足一半,而我想我应该已经能够很无愧地自认为比我身边绝大多数人更喜欢看书。——真相总是让人难受,但只有正视现实,我们才有改变这种可耻局面的一丝可能性。
其实,真正的问题在这儿:人,难道非要阅读吗?
这样的疑惑是正常的:既然大多数人并不阅读也就这样活得好好的(他们甚至往往比热爱阅读的人活得更好),那是不是就正好能证明阅读的非必要性?
很多时候,价值观的不同,会造成截然不同的评判和态度。比如一些人情愿呆在书的世界里,而对现实的一切有着一层厚厚的膜,被他所生活的这个现实拒绝,或拒绝这个他所生活的现实;而另一些人并不愿意读书,并摒弃或鄙夷书籍和读书的人,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四处逢源、八面玲珑。
我无法解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无法证实阅读的好处,反而是:人们更容易注意到阅读的坏处,比如那个通俗易懂的词——“书呆子”。
幸好有另一些人存在,他们的话,显然比我的话更容易让人相信:
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会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林语堂
(问题是:什么叫新世界?何必一定要进入所谓新世界?)
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们,但不必害怕它们,更不要被它们捆住手脚。
——严文井
(“不得不尊敬它”……这话说得……)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问题是:什么才能算“巨大享受”?读书,还是数钞票玩?)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鲁巴金
(问题是:什么是思想?)
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
——蒙田
(问题是:相通处在哪儿?)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
——高尔基
(问题是:什么是白纸上的灵魂?)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雨果
(问题是:什么样的事叫蠢事?读书本身算不算蠢事?)
这些话,无论人们相信不相信,我是相信的。
“相信”,是一个好词。很多东西,相信它,它就“有”,不相信它,它就“无”。——很多时候,事物本就仅因为人类的相信而存在。比如神。
(二)
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我很清楚地记得,直到成年我才开始正视自己的叶公好龙。从小,从教科书上知道了很多中外名著的名字,还在各类考试中头头是道分析那些作品的“深刻主题”和“写作特色”:然而,我真的没有看过它们。
那时候看的书,主要是武侠小说。金庸和古龙,一遍又一遍。也看过小黄书,中国的性教育,大多数就是在鬼鬼祟祟的的小黄书和大人们肆无忌惮的带色玩笑中进行,尤其在那个年代。
直到工作之后两三年我才开始想,不能再这样回避“叶公好龙”四字了。那时,我差不多20岁。
这是过去写的一段文字:“这一两年时间里,大概看掉了诸子散文、二十四史小半、《唐诗宋词鉴赏大辞典》;以及鲁迅、尼采、叔本华、李敖们一群人;以及二战、文革;直至林清玄、张晓风、海子、海明威、杰克·伦敦、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甚至《废都》……无人指导,无辅助资料,那时也无网可查,傻看而已。”
这些集装箱式阅读法其实不一定有什么真正收获,最大的作用很可能只是安慰了自己的惶惑:那些摆在书上的作品,我已经尽可能地、确实地读了一些了,而不再仅仅只是一个书名。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读书的一些事情。
比如尽量延长上厕所的时间,在厕所里腿蹲得因为麻木而无法动弹;
比如在黄瓜架下一边看书一边啃黄瓜然后发现不知不觉啃完了十多条回家挨一顿打;
比如一边看书一边啃红薯,嫌削皮浪费时间直接用嘴啃下吐掉;
比如坐在院子里的李树上看着看着从树上掉了下来;
比如放牛时骑在牛背上看,牛突然爬一个陡坡牛背一拱把我从牛屁股后面颠了下来(我还记得当时看的是小人书《西游记》);
比如坐在门口看书,看着看着突然感觉自己无法翻动书页,因为眼睛都已经凑到书页上了,抬头一看,天差不多完全黑了。
为了看古龙的《浣花洗剑录》,连续三天,上午在田里割半天稻谷,中午顶着八月的毒日跑到八里之外的镇上租其中的两册,然后再顶着毒日跑八里路回家,下田劳动——父母一直以为我是在屋里乖乖睡午觉……
大多数时候,上学路上和放学路上我都是拿着书边看边走,这让我练成了这样一个技能:直到现在我都能一边看书一边走路而不会绊倒。
印象最深刻的是夜里看书。
小时候,乡村里还没有电灯,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为了节约煤油,很多的时候是在没黑之前就吃完饭上床睡觉。我家穷,所以晚上点上煤油灯看小说基本是不太可能的,大人要骂。但我能想到办法,黑夜并没有完全阻挡我看金庸小说的进程。
以下的文字需要想象力去还原:等到父母都差不多睡着了,我就把煤油灯放到被子里点亮,以免灯光透出去。为了避免火焰烧到被子,我把一根矮木凳放进被子,把油灯放在凳子下面:这样,火焰的热量和油烟都被木凳隔开了,我就能安安心心蜷缩在被子里看书。当空气已经很混浊的时候,就把灯吹灭,把被子揭开透个气,然后继续。无数次这样之后,那根凳子的下面中心部分已不再是木头,而是一层木炭。——一个人干他爱干的事,可以克服很多困难。
(三)
就在这被子里,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我读《神雕侠侣》的情景。那时大约十一二岁。当读到杨过小朋友初上桃花岛,黄蓉居然只教他学文(此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射雕》中那个可爱的黄蓉在我的心里就死了,直到我懂得并宽容更多的人性阴暗),被二武兄弟痛打。看到郭靖在夜里沿着沙滩寻找杨过,而杨过躲在石头后面咬紧了牙不肯答应,读到这里,我在被子里无声无息地流泪,觉得天下没有比这更让人伤心的事情了,茫茫天地,仿佛唯独就没有杨过的容身之处,可他还是一个孩子啊。我把灯吹灭,慢慢哭,哭得差不多了,又点亮看,然后又哭,再吹灭,反反复复……看到杨过被送上终南山去学艺却被全真教的道士欺负,又重复前面这个过程。恨不得把赵志敬从书里拉出来打一顿。
我知道现在我的心肠已经硬化到基本不会为任何事情流泪了,但我还是怀念那些能够因为文字而流泪的岁月,和那个三十多年前的自己。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感谢书籍,是它让我、让我们、让所有喜欢阅读的人,能拥有真实的、深刻的情感体验。它让我们在这个日渐坚硬的现实中仍能确认,人类内心深处其实永远保有一个柔软的角落,善意与慈悲有存在的可能。
(四)
第二点是毫无疑问的:阅读能拓宽我们的知识。
在我的阅读经历中,我常常意识到一个现象:一开始,我们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但只要我们开始了阅读,我们其实很容易发现,我们正在读的这一本书,甚至一篇文章,就会给我们打开另一个窗口,窗外是另一本书,或者另一个名字,而它们背后又是一串一串的书名、人名。
我还能清楚地想得起当我第一次读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时的那种“突然发现一个新世界”的强烈感受。
而在此之前,我从不知道有一个作家叫做王小波。(在我脑袋里,只有一个宋朝的农民起义领袖叫王小波,那个起义叫“王小波李顺起义”——我这个知识从哪里来的,只要稍稍思考过中国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我们的历史教材上,有非常多的农民起义,而且无一例外都被赋予正义性质——哪怕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我从来不知道汉字可以这样写作。有人评价说,“王小波的文字调侃中有一种内在的严肃,鄙俗中有一种纯正的教养。”我觉得这样的评价简直精准之极。
更重要的是,从此我开始寻找这个叫做王小波的人的作品,差不多把他的书读得一干二净,并心悦诚服。
事情并没有完:在不断地看到的他的作品中,他反反复复提到一句话:“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他说这是罗素的话。又一个名字在我眼前出现,罗素。
事情还没有完:从有意识寻找并阅读有关罗素的资料,我又进一步发现了更多的人名更多的书名——这些人名、这些书名我一辈子都看不完理解不了。——然而我毫不愧疚,反而非常庆幸:
这些我从来不曾知道的东西,我在学校经历的十来年读书生活里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没有任何一本教材告诉过我的这些东西,就在阅读中进入我的生活了。
如果不是这样的过程,我可能永远也不会去看萨特、加缪、维特根斯坦、柏拉图、孟德斯鸠……。以及另一条线的顾准、高尔泰、高华……
至于卢梭……我十多岁的时候看他的《忏悔录》,直接判断他写的内容不尽不实,根本没真正忏悔。
是阅读带给我这一切。
(五)
第三点,又和第一点中提到的那间床有关了。我在那床上读到了一本书,甚至还想得起它放在我枕头上的样子。那是一本硬封面的书,在那时我阅读的书里,这种包装的书极少。
我记不清那时我几岁,但能肯定还没有上初三。因为在我初二时中国发生过一件春夏之交的大事,我看到黑白电视机上的新闻时就想到过这本书,所以看这本书的时间肯定在此之前。
我是成长在浓烈的革命教育时代的人,小学三公里外有一个烈士墓,剿匪牺牲。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去扫墓,唱着少先队队歌向烈士献小白花或是松枝。我从小都沉浸在做革命战士的英雄梦里,不止一次梦中都在和日本鬼子或蒋匪军作战,最爱看的小人书也是《红日》《平原游击队》这一类。
我知道我已经铺垫得太多了,但这些铺垫是必要的。因为我看的这本书,书名是《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是一个外国人,名字当时就没有记住,外国人的名字总是一长串,很难记。该书介绍了红军长征的悲壮与不屈,对红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书快要结束的某个地方,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具体原文自然已经记不清了,大意是:“红军总司令朱德将军承认,长征途中确实发生过抢劫当地百姓和强*奸*女战士的行为。”如果现在的我读到这样的文字,自然能够接受并理解,在那种极度艰难朝不保夕的战争环境里,任何人都可能失去理性做出疯狂的行为。
但是,那时,我整个脑袋里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概念,从小受到的完美教育让我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红军、红军战士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然而,这本书是公开出版的,解放军出版社。这本书上赫然摆着这句话。而且是朱德说的。朱德,是我心目中一个伟大的名字,我家里有另一本书,书名《我们的红司令》。他亲口承认这样的事情发生过。还有一个小细节,我从小读到的是“军长”“团长”“政委”“指导员”这样的用词,所以对“朱德将军”这个词语,直到今天也印象深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用“将军”称呼我方将领。
看完这本书后几天之内,我都惶惑不安,疑神疑鬼,我第一次隐隐约约意识到,我所知道的一切,很可能不是事情的全部。尤其让我心中恐惧的是,我不知道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此后日子,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我读到的东西,确实是不完整的,它们不是事情的全部。还有另一部分内容,需要自己进一步去阅读、去寻找、去思考。这部分内容,它们一直存在,只是不在教材上。
中师三年,在师范小小的图书馆里我寻找并阅读它们;工作以后,在那些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我也能寻找到并阅读它们;现在网络方便,我仍然寻找并阅读它们。
现在,比如讲《灯下漫笔》《狂人日记》说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就是两个字“吃人”时,我列举了一些从古以今包括文革死亡数据,学生问,“老师,真会这样?”——我知道,他们正在经历我曾经经历过的心理历程。我告诉他们,多阅读,多思考,你们当然也能读到那些更全面一些的真相。
所以,阅读还能让我们有意识地去做第三点:寻找真相。
是的,阅读带给我的第三个收获就是:它让我知道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寻找真相,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家国。
【六】
我爱这个国家。这是一个大口号,但它确实是真的。亚里斯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爱,需要理智、需要公正,不仅爱它的优点,还应该知道它的缺点;知道它的全部,包括它的荣耀与灾难,并且不离不弃——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不易被摧毁的爱。——爱一个人,爱一个国家,都是这样。
我将这些话,告诉给和曾经的我一样睁着困惑眼睛的学生,以前的,现在的,今后的。
【七】
我的读书故事,先就说这些。
我知道读书还有什么陶冶情操建立人生观啊之类的,但在这儿已经不是重点;甚至坏书也未尝不可以看,它至少能提高阅读者的辨别力,这显然也是能力之一,然而在这儿,这仍然不是重点。
读各种各样的书,也许并不会读坏脑袋,而是让眼睛有更多的角度、让脑袋有更多的内容。
理性由此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