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
《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
能力指数报告(2024年)》,
嘉兴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20,
入围全国综合引领型“领跑级”城市行列。
据悉,报告从政策措施支持度、财富储备充足度、服务体系完善度、社会环境友好度、银发经济成长度等五个维度,综合测算了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32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301个地级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指数综合排名前60的城市,被称为“引领型城市”,具体又分为“领跑级”(20个)、“优秀级”(20个)和“良好级”(20个)。
最近,在嘉兴市区新嘉街道清华社区,一家专门为老年人提供餐食服务的“社区食堂”火了起来。自今年4月份开业以来,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早上9点多就有老年人在此等候,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门口的人行道上。走进店里,干净的就餐环境和丰富的菜品令人眼前一亮,相比“金小悦”这样的大牌连锁店也毫不逊色。
“我们采用‘企业运营+政府补助’的经营模式,每天都有三四十个菜品,60岁以上老年人吃一荤一素只要9块钱,70岁以上老年人只要4块钱。”这家社区食堂的经理赵婷提到,每天平均有七八百名老年人来食堂吃饭,最开始都是附近社区的居民,时间久了“名声在外”,连其他街道的老年人也陆续慕名而来。“他们都是坐公交车来的,店门口就有一个公交站台,下了车就能吃饭,对老年人来说太方便了。”
今年,嘉兴把新增社区食堂和老年助餐点列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食堂89家、老年助餐点数量1057个,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家住市区王安里的高永年、吴金莲夫妇已是耄耋之年,在老年食堂吃饭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常态。“这里不仅价格实惠,而且菜也烧得好吃,省去了买菜做饭的麻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
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以上时,该地区被认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如果这一比例超过14%,则被认为是深度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底,嘉兴市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就达到了14.05%,已达到了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为满足老人日常生活需求,嘉兴打造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中心1198家,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24.68人、数量居全省首位。随着养老服务机构的日益普及,数字技术也逐步融入到养老服务中。
在嘉善县罗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每一位自理老人都配发一块“智能胸牌”,这块胸牌带有定位和一键求助功能,需要求助时只需按下胸牌,工作人员就可以迅速定位并赶到老人的身边,既方便又安全。“我是第一个签约入住的老人,感觉这里吃得放心、住的舒心、服务贴心,家里人都非常满意。”入住老人董峰说。
在罗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数字化的应用场景无处不在:每一张床位都配备了智能屏幕,当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要服务时,按下屏幕上的红色按钮,就可以呼叫护理员佩戴的智能手环;护理员在测完体温、血压之后,可以用“手持式智能照护系统”完成数据的采集和记录;房间里安装的智能床垫、防跌倒监测设备也都接通到了护理站,卧床老人的呼吸、心率等指标在护理站大屏上一览无余……
“整个养老院全面覆盖5G网络,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控、24小时不间断报警,老人的一举一动都尽在掌握,让家属们都非常放心地把老人交给我们。”罗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闫倩表示。
近年来,嘉善县紧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精神,以“三项改革”为先导,以“四项创新”求突破,通过推动老年人“医、康、养、护”和“文、旅、体、食、购、娱”全面协调发展。
“三项改革”中,数字化改革是为老服务的重要抓手。嘉善建立县域“智慧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囊括全县12家大型养老院、173家乡镇社区照料中心、13.1万户籍老年人的数据信息,为养老政策的科学制定、养老设施的统一规划、养老项目的按需供给提供了科学指引,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
“去年底以来,我们根据全县养老服务‘智慧大脑’的决策,制定了‘全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中长期专项规划’,还调整了老年助餐政策,将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特惠对象从85周岁以上老年人扩大到80周岁以上,全县新增特惠对象用餐近1万名。”嘉善县智慧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主任肖瑶表示。
在优化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的同时,嘉兴还加强社会保障能力,为老年人的生活“兜底”。目前,嘉兴已实施城乡一体、全民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近,6万名重度失能老人享受长护险待遇,人均年享受待遇近1.6万元。2024年,全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均待遇634元/月、领跑全省。
读嘉新闻记者:全昺闳
编辑:张艳
责编:羊丰伟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嘉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