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7日,神舟十八号乘组的在轨驻留时间已满四个月,航天员身心状态持续良好,这不仅是一次科技上的壮举,更是对航天员心理健康保障的深度考验。在浩瀚宇宙中,保持航天员的心理健康,是确保航天任务顺利进行的关键一环。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航天在保障航天员心理健康方面所采取的创新举措与实践。
太空是一个极端的环境,不仅有高辐射、微重力等物理挑战,还有与地球隔离、社交限制等心理挑战。长时间的太空生活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航天员的健康和任务表现。因此,航天员的心理健康保障,成为航天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心理支持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心理测评、专业咨询、情绪管理培训等。在地面阶段,航天员接受心理健康筛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轨期间,地面心理支持团队通过视频会议、即时通讯等方式,提供定期的心理咨询与情感支持,帮助航天员排解孤独感,增强心理韧性。
针对每位航天员的个性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计划。例如,为航天员提供个性化的娱乐和放松活动,如阅读、听音乐、观看电影等,帮助他们调整情绪。此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地球环境,让航天员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家的温暖,减少对地球的思乡之情。
航天员在地面训练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和自我调节技巧。他们学习如何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法,在面对太空环境的压力时保持冷静。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航天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定,也对长期的太空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对于维持航天员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中国航天建立了专门的通信系统,确保航天员能够与地球上的亲友保持定期联系,分享太空生活点滴,感受来自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同时,通过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航天员与社会公众互动,分享太空生活的美好,增强公众对航天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神舟十八号乘组的在轨驻留时间创下了新纪录,航天员身心状态持续良好,这得益于中国航天在航天员心理健康保障方面的不懈努力。从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到个性化心理干预的实施,再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纽带的维系,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对航天员全方位的关怀。未来,随着深空探索的进一步深入,对航天员心理健康保障的要求将更高,中国航天将继续探索和创新,确保航天员在宇宙的征途中,不仅身体健康,心理也充满阳光。
本期推送
执行主编:于馨然
文字编辑:由海溟
视图编辑:由海溟
出品
“冰姐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