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错过“债文新说”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
大伙儿周末愉快,周五,央妈公布了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之前,我们帮大家解读过一季度、二季度的报告,分别如下:
一季度,《央妈:我有好多话想和你们说》
二季度,《央妈打哭债市的两个底层原因》
今天,咱们继续,用大白话,聊聊三季报里的十条亮点,每条都简明扼要一点,顺便谈谈对后续股市、债市的影响,欢迎大家分享、收藏(有点长,5000字了),报告的原文我放在文末。
直奔主题。
......
一、从“专栏”中,洞悉央妈近期关注的重心。
咱们前两次分析的时候,有提到,基金产品的季报中,大家最关注的,永远是基金经理对市场的主观分析部分,那么,央妈的货政报告也是一样的,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制式的,每次都是数据的更新、表述的调整,大差不差。而每次报告中的4篇专栏,才是央妈希望“借题发挥”,表达自身近期最关切议题的地方,所以很值得大家多读读。
我按倒序,把24年三季度的专栏,到23年一季度的专栏,一共7次,都列一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两年,市场热点、央妈关注点的变化。
从24年以来的三期专栏来看,由于货政报告是5、8、11月发布,所以关注的,是涵盖前四个月的要事,可以看到。
1-4月,央妈关注的,包括国常会明确今年重点工作是吸引外资后,大力推进了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的课题;开始对年内信贷增速下降打预防针;并首次提出了长期国债收益率过快下行的问题。
4-7月,央妈难得发布五篇专栏,可以看出,彼时是央妈货币政策改革的关键期,提到了存贷利率形成机制,对利率调控机制进一步改革的描述;关心了一下随后一个月(9月)美联储的降息动向;以及严重关切了,利率过快下行,资管产品净值上涨后,导致散户资金追涨的羊群效应,以及可能造成的客户亏损,这在9月下旬,完全应验了。
而本次(7-10月),央妈关注的焦点,核心是两块,一是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从“量”的时代,转变到“价”的时代,淡化对M1和M2的关注,而希望大家重点看政策利率的价格;二是对同业内卷,导致的存贷利率和政策利率一定程度“脱钩”现象的对策。我们后面都会具体展开。
二、对风险防范的表述,较大幅度调整。
本来想做个图的,抄一下爱知君的微博,直接看下图,是从二季度到三季度的货政报告,对防范风险部分的表述变化。
很显然,以7月的重磅会议为起点,9月24日的金融三巨头会议为代表,整体金融工作的重心,从“聚焦风险本身”,转向了,“在发展的过程中化解风险”,支持性的工具会越来越多。
如果没有这种转变,互换便利、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政策,便没有出台的背景。
但不得不说,风险防范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包括但不限于,地方政府化债的大踏步启动(昨天提到的)、保险定价机制的根本性调整、地产相关的一系列措施、越发加快的省级农商机构合并,等等。
三、前所未有的,关注股市的发展。
过往的货政报告中,对股市的描述,主要集中在两处,都是制式化的,其一,是对股市融资规模的统计,其二,是对该季度股市交易量和股指表现的描述。信贷资金不能入市,央妈和股市之间,原来一直保持着距离。
而众所周知的是,9月24日开始,央妈宣布了回购增持再贷款、互换便利,两项针对股市的大杀招,无论怎么装饰,实际的资金路径,就是央妈的钱,通过企业、大股东、以及金融机构自营资金的手,进入股市,支撑资本市场。
在本次的货政报告中,央妈也重点提及截止10月末的进度。
10月21日,互换便利首次操作已完成,合计500亿,为首期5000亿总规模的1/10。
回购增持再贷款,则没有提供具体数据,但因为上市公司都需要披露,且各家银行都在随时更新自家的进度,所以实际也都是明牌。
同时,央妈披露了前九个月,股市的融资总规模,为1705亿,比去年同期少了整整5039亿,对股市而言,今年的政策,基本处于,加速进、不许出的阶段。
四、债市最大的利好,持续整治存款的“过度内卷”。
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提到,今年债市的核心主线之一,便是存款利率为代表的的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带动债券中枢的下行。
而央妈关注的,是政策利率下调,到存款利率下调的不同步问题。
其提到,19年至今,央行的回购利率下调了0.85%,而存单和10年期国债下行0.9%,差不多,属于跟随下行,但同期银行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仅仅下调0.5%。
央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定性——“银行内卷严重”。
而内卷的本质,其实从新能源的光伏,到银行的存款,都是一样的——产能过剩,而且产生的土壤也一样,光伏有各个地方政府的投资,而银行业等金融行业也一样,地方都有各自的金融资源,长期的过剩是必然的。
对于存款利率的下调,央妈已经出了很多手段:
1、打击贴息存款,限制异地存款等;
2、近期打击高息的同业存款;
3、在本次报告中,还提到,“鼓励和引导辖内地方发人家机构跟随国股行,调整存款利率”,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国股行下调利率后,地方的城商行、农商行,反而可能利用时间差,用高利率去国股行地方抢客户,从而使得国股行资金流失,不得不去拿高息的同业存款,造成整体银行负债成本的抬升。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非银存款的增幅,达到了惊人的25%,远超其他存款的增幅,其底层逻辑,就是有人愿意出高价,买这部分非银存款。
某种程度,央妈也有点无奈,因为其只能管得了政策利率,事实上,银行存款等,都是利率市场化的,明面上银行自己说了算,所以,除了央妈的努力,还需要行业自律(其实就是统一监管)、银行自己完善FTP加强对分支行的管理,等等。
但总体上,央妈对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打击同业过度竞争,是心中有数的,趋势之下,有利于债券收益率中枢的下行,这也是下半周存单收益率快速下行的主要原因。
五、房贷利率下调——本就箭在弦上。
央妈提到了房贷利率的集中下调,也提到了,11月1日才开始推进的,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从之前最短的一年,缩短到一个季度的事。
这是结果。
而我们从报告中,去寻找原因的话,是有很多蛛丝马迹的。
1、前三季度,个人贷款同比增速3.1%,相对于二季度,增速进一步下降,和人民币贷款整体8.1%的贷款增速,相差甚远,这其中,提前还贷,也造成了很大的持续性影响。
2、央妈提到,房贷的相关动作,包括缩窄新老房贷利差,是为了“促进房贷市场合理竞争”,这其实暗示了,之前,银行业内部,也有银行,挖空了心思,去挖那些高房贷利率客户的墙角,比如通过用其他贷款置换的形式,对存量房贷银行造成了很大压力。
3、央妈对于房贷利率下调,使用的字眼是,“渐进有序缓释矛盾,维护合同严肃性”,从合同严肃性的角度,银行有理由不下调利率,但从社会矛盾的角度看,下调房贷利率,又不得不推进,否则矛盾容易激化,特别是社会舆论也不可控。所以如何掌握好度,平衡好个人和银行的利益,其实也是不容易的。
六、企业经营的压力仍在,从选股的角度——关注高股息、高现金流企业。
三季报中,有两个数据。
1、企业存款,进一步下降,9月末,同比增速-3.2%,是所有主体中,唯一负增长的,企业今年合计减少了超过2万亿的存款,资金流是更紧张的。
2、银行加大了核销力度,前三季度核销9255亿元,同比多增了1804亿元,为什么多核销?不良冒出来的更多了,要想控制不良率,就得加大存量不良的核销力度。
这两个,是很直观的数据了。
对我们的启发就是,企业之间的经营状况,仍然是在分化的,有茅台这样一把分红300亿现金的奶牛,但也有更多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可能是不理想的,对于大家投资股票而言,要优先选择现金流好的企业,账上流动性充足的,包括选择高股息的企业的逻辑,说到底也很简单——有钱分红,说明他资金流不紧张,愿意拿出利润来分给投资者。
另外,说个事。
央妈在报告中,提到,很多大型企业,在贷款的过程中,拿到的贷款利率,可以低于同期的国债收益率,这就是在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银行过度内卷,在贷款端的体现——拼命给大企业塞贷款,利率低的吓人。
央妈对此的对策是,要求银行给企业放贷款,含税价格,不能低于国债收益率,也就是说,比如现在5年期国债1.8%左右,因为你放贷款还得交25%的所得税,而投资国债不需要,所以,你放五年期贷款的利率,不能低于1.8%/(1-25%),也就是2.4%,否则就是用过度低价,恶意竞争,对整体银行业的息差是不利的。
但从投资的角度看,这恰恰说明,这部分企业,在信贷成本上,有巨大的成本,显而易见的,就包括央国企,这同样是投资央国企的,重要逻辑。
七、央妈的牛鼻子——新的利率传导机制。
央妈自己把图画好了,下图。
这里,央妈,在全文中,反反复复,多次表达了两个意思。
1、以后的政策利率,就是7天的回购利率,也就是OMO,理想的路径来看,我用什么价格放给一级交易商(大银行),银行给银行借钱(DR007)、银行买国债的收益率、银行给企业贷款的成本(LPR)都会相应的变化。并且,最后,传导到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存单价格)、债券市场利率(信用债一级发行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上去,这样,就可以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了。而因为OMO是每天都做,所以,在这样的传导路径下,如果央妈愿意的话,可以随时开启调整市场的利率水平,而不像MLF,一个月一次,会比较滞后。
2、让大家忽略“量”的东西,关注“价”的变化,也就是重视它用什么价格给市场出钱,而不要去太关注M1、M2的变化,央妈尤其花了很大的篇幅,解释目前的M1和M2,因为统计科目的问题,有点失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剪刀差,后续会进行改革(把个人活期、活期化理财、货币基金等纳入M1的可能性加大),可能快了,大家可以去看原文的专栏一,咱们不展开。
对了,央妈尤其多次提到,美国人,美联储,也是照着上面的模式做的。
八、对债市的呵护,一是及时踩刹车,二是丰富了工具。
重点提及了,国债买卖的事情,虽然方向是有买有卖,但8-9月主要是净买入了1000亿、2000亿的国债,对市场,是注入了流动性的。
但要注意的是,央妈的主要做法,是买短卖长,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整体利率下行的过程中,曲线是越来越陡峭的,而3年以内的部分国债个券,更是被买到了相当低的利率。
总体来看,央妈对债市的态度,相对于二季度,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加关注的是利率超调的风险,而非利率过快下行的风险。
而其背景,可能还是与财政要加大发债力度,要控制整体发债成本,息息相关。
同时,在专栏四中,央妈也用一项数据,解释了7-8月,集中打压债市的原因——提到,8月末,理财等资管产品的余额增速,从去年末的3.7%,提高到了8.8%,资金大量从银行体系,向资管产品转移,这会导致银行的缩表,影响存款的派生,同时进一步压降M2的增速,不利于经济的复苏。
如果不是7-8月踩刹车,很难想象,9月底,会发生多大的踩踏——即使踩了刹车,整个三季度,全市场的短债基金规模,都环比下降了20%,而如果不踩刹车,那么,9月中下旬,债基短期的赎回量(叠加7-8月临时冲进来,又准备止损的),可能会是天量级别的。
所以,不得不感叹央妈的上帝视角,以及用心良苦。
九、汇率压力,明显减轻。
从结果来看。
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0.2%;
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0.6%,压力进一步提升;
而截止三季度末,人民币已经较美元,升值了1.1%,压力大幅缓解。
考虑到年底前,季节性的人民币走强,事实上,目前客观上来说,汇率的压力,相较于上半年,有了本质性的变化。
而从主观意愿来说,央妈对汇率提及的篇幅,也比较有限,整体来看,还是着力于通过有效的货币政策,提振经济,保持低利率环境,并且支持股市。
十、最后一条,银行和保险的经营压力,各有不同。
对银行而言。
比如,大行在信贷业务上的挤出效应,我做了个图,下面这个,可以看到,在信贷市场,六大行的新增贷款占比越来越高,而农商机构的比例越来越低,这体现了信贷市场价格战的残酷,也是农商等中小机构,今年只能把大量资金,投入债券市场的主要原因。需求不足的时候,资源就会向头部集中,只有需求溢出了,中小机构才能跟着吃肉。
对保险而言,今年的日子比较好过。
前三季度,保费同比增速12.7%,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8.3%,这也是为何,我们今年,始终强调,投资上,要关注险资的重要原因——谁拥有边际的增量资金,谁就会对资产价格的边际变化,产生更大的作用。
具体,就不展开论述啦,之前讲过很多次了。
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