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会影响驾驶人的反应速度、注意力和判断能力,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疲劳驾驶直接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占全国交通事故总量的21%,疲劳驾驶事故死亡率高达83%。可见,疲劳驾驶是造成群死群伤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眼睛一闭,祸事将近
来看看下面事故案例
↓↓↓
✘ 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
✘ 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
✘ 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
✘ 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勿熬夜。
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夜间驾驶连续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尽量避免夜间开车,尤其是凌晨时段,白天则要注意避免午后时段。
长途驾车出行,尽量找一名搭档,轮流驾驶。
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
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或饮用咖啡等提神饮料。最稳妥的方法是在服务区停车,下车活动腰腿、颈肩等肌肉,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
长途出行应合理安排行车计划,尽量减少在午间、后半夜等易犯困时段驾车出行。途中应根据自己精力、体力状态,参考“逢三进一”原则,驾驶车辆经过2个服务区未停车,遇到第3个服务区时,最好进服务区停车休息一下,在疲劳感产生之前到服务区休息调整,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带着困意强行开车!
来源:甘肃公安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