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懂“饿鼠效应”,儿子不再厌学躺平,返回校园,重新开启人生

文摘   情感   2024-11-27 17:26   山东  


咨询人:孩子妈妈



孩子年龄/性别:15岁/男孩


指导老师:杨璐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孩子小学初中成绩不错,考入重点高中,高中开学一个月就回家躺平沉迷游戏不出门脾气暴躁,跟父母关系不好,推倒过妈妈,害妈妈住院检查。


经过指导,孩子明白了生活的不易,珍惜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且自愿返校,考试成绩优异。



“我和你爸不欠你的!”

 

儿子休学回家的第三个月,我彻底爆发了。

 

我指着他的鼻子咆哮:“我把你养到这么大,没指望你能有什么大出息!就希望你能按部就班上完高中考个普通大学,可你现在在干什么?你对得起我?对得起你爸爸吗!”

 

“你有完没完了!”

 

儿子朝我怒吼,鼠标摔得震天响。

 

我还想开口再说他两句,他就猛地站起来,一把将我推出了他的房间。

 

我没站稳,重重摔在了地上,疼得浑身直哆嗦。

 

八岁的女儿吓坏了,哭着给她爸打了电话。

 

看着儿子紧闭的房门,我实在是想不通。

 

我从小到大都品学兼优的儿子,为什么会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

 

懒惰、暴力、自私、自甘堕落。

 

我不相信,游戏的能耐就那么大,可以把我优秀的儿子变得那么不堪。

 

谁能告诉我,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01



儿子从小到大没吃过苦


我老公硕士学历,是企业高管,我本科学历,在一家私企担任财务。

 

在北京打拼多年,我们俩买房买车,也算是跻身中产行列,于是我们在最相爱,物质条件充足的时候,生下了我们的儿子

 

作为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和老公对儿子十分疼爱。


在儿子的童年时光,他每逛一次超市,都能把半个玩具区搬回家,家里光是未拆封的玩具,都能堆成山。

 

双方老人更是把儿子当宝,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印象深刻的一次,就因为儿子怕狗,我公公直接把养了十几年的金毛送朋友了

 

儿子年纪小不懂事,用拳头打我婆婆,我婆婆还笑着夸他:


“我大孙子真有劲儿!来,再打奶奶一下!”

 

等儿子上小学,我和他爸也从来没学过其它家长“鸡娃”,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作业写完,考试倒数都不要紧,反正我和他爸完全可以养他一辈子,随便他怎么落后别人

 

可没想到,儿子居然还挺擅长学习,整个小学时期都是班上前三名。

 

上了初中,虽然不再是前三,但基本也是中上游。

 

初三时,儿子嫌班上老师讲得不好,到了课堂上就睡觉。

 

我和他爸干脆给孩子办了休学,专门找了名师辅导,初三整年的课程,基本都是让儿子在外面上的。

 

等到中考,儿子超常发挥,上了重点高中。

 

我和他爸高兴得不得了,天天拿儿子给女儿当榜样,让她以后要像哥哥学习。

 

可没想到,高一开学半个月,儿子就闹起了休学。

 

“那破学校什么事情都管,不让拿手机,不准办走读,还天天跑操,都上高中了,跑个屁的操,我不想上了!”

 

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没当回事,觉得儿子只是在闹脾气,过了这阵子就好了。


直到他装病对老师请假,正儿八经开始在家里“躺平”,我和他爸才意识到——这小子来真的。

 

我们俩轮番上阵,对儿子连哄带劝,告诉他,如果他不喜欢学校的氛围,我们可以给他办休学,但是课程不能落下,补习班照样得上,高考得参加。

 

“你们是听不懂人话吗!我说不上就不上!”

 

儿子第一次朝我们咆哮,表情像要吃人。

 

我和他爸惊呆了,没再敢继续往下说。

 

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儿子在家躺平之后,迷上了打游戏,可以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连小便都在房间用矿泉水瓶解决,垃圾成山也不往外拎。

 

这些我都还能忍受,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再邋遢也是亲生的。

 

最触及到我底线的,是他自己堕落就算了,连妹妹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妈妈,为什么哥哥可以不去上学,我就要去?”

 

送女儿上学的路上,女儿突然这样问我。

 

在我思考怎么回答的时候,女儿接着说:“妈妈,我也不想上学,我想像哥哥那样,每天在家里玩。”

 

那一刻,我知道,不管不行了。


孩子妈妈向咨询师诉说情况


回到家以后,我人生第一次对儿子发火,觉得就算是逼,也要把儿子逼去学校。

 

儿子开始还能和我争辩几个回合,后面就耳机一戴,随我咋地。

 

我被他的态度气得不轻,给他爸告了状。

 

我老公下班以后,又去找儿子谈了一遍,父子俩不知道说到什么,儿子连吼带骂把他爸赶出房间,满嘴脏话


我寒了心,之后的日子里,尽量无视儿子的存在,心思只在女儿身上。

 

直到他躺平的第三个月,我到他房间打扫卫生,看到他的头发都快成茅草了,就提议他关掉游戏下去走走,顺便把头发剪了。

 

可儿子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瞪着两只血红的眼睛朝我大吼:


“滚蛋!死一边去!”

 

我彻底爆发了。

 

我把儿子骂了个狗血淋头,把这三个月的怨气全部发泄了出来。

 

本以为儿子会和以前一样,耳机一戴不理我。

 

可这一次,他野蛮地将我推出了他的房间,听到我摔倒的惨叫都不看我一眼。

 

那一刻,身体上的疼痛,不抵心痛的十万分之一。

 

他哪里是我的儿子,分明就是我的仇人!

 

02



我们把儿子喂得太“饱”了

 

出院以后,我的心情特别压抑。

 

我想不通啊,为什么儿子会变成这样。

 

我如果虐待他,不好好养他,他这样对我,我认了。

 

可我和他爸哪里对不起他了?

 

我老公怕我心理出问题,天天给我找心灵鸡汤。

 

大道理听了一箩筐,一句没到我心坎里。

 

直到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接触到家庭教育,和咨询师进行了一次长谈。

 

在了解过儿子的情况后,咨询师没有急着让我“接纳”孩子,或者干脆把孩子送去戒网机构,而是给我讲了一个心理学小故事。





饿鼠效应:

在一个实验室里,有一只饿得骨瘦如柴的老鼠,面对着一个诱人的按钮。

 

老鼠每按一次按钮,就会得到一点食物。

 

时间久了,老鼠知道只要按动按钮,就有食物出现。

 

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老鼠开始不停地按下按钮,即便身边堆满了食物,它已经吃饱吃撑,也一直在按。

 

最后,老鼠精疲力竭,倒在食物堆里死去。

这就是“饿鼠效应”的核心:欲望失控,走向毁灭

 

这样的道理用在教育上也很适用。

 

现在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长大了不知道心疼父母,依赖性严重,自主能力很差,什么事都要父母为他兜底,稍微说两句内心又脆弱不堪……

 

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是被父母“喂得太饱”。

 

我听完了咨询师的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急着问“喂得太饱”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咨询师继续说了下去。

 

父母的哪些行为是在对孩子“喂得太饱”?

 

1

过度的物质给予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都是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过来的,所以更心疼我们的孩子。

 

自己可以穿廉价衣服,却可以让孩子穿名牌、读贵族学校,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

可是,父母的过度给予,只会养出满大街的“白眼狼”。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新闻:

 

因父亲买不起名牌手机,孩子逼他下跪;


孩子拿着父母的手机随意打赏女主播,出手就是好几万;


三四十岁的成年人,整天在家啃老,要父母养着,十块钱都拿不出来。

 

一味地纵容孩子,只会让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大,失去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甚至因“欲望”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过度保护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以“过度保护”的方式“爱孩子”。

 

他们为了避免孩子受伤,害怕孩子受苦,就什么都不让孩子去做,事事替孩子安排仔细,不让孩子面对冲突,更不教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

 

其实这种过度保护,正在一点一点剪掉孩子的翅膀,让他无法独立飞翔。

 

因为孩子不可能永远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他们需要上学,需要工作,会有压力,也会遇到各种问题。

 

当她因为父母保护太好,而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那她唯一的办法,就是“退缩”。

 

我照着咨询师说的标准,对比儿子的成长经历,发现这两条“雷点”,我们家居然全中。


咨询师指导孩子妈妈


那些我们对儿子的“好”,居然是摧毁他的“刀”。


03



我用“饥饿法则”,让儿子走出家门,重返校园





饥饿法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对自己的目标保持一种“饥饿感”。


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给他营造一个略显“饥饿”的环境,让他自己主动去努力、去获取、去进步。适当的“饥饿”,会铸造更强大的孩子。

 

在听过咨询师介绍以后,我对“饥饿法则”很感兴趣,迫不及待想要试验。


01

 物质上“饿一点”

 

爱需要双向流动,付出也需要。

 

我们要杜绝孩子将来“啃老”,就一定不要什么都满足,让孩子学会去“取”,而不是伸手要。


因此:我们要帮孩子分清需要想要

 

需要的东西:学习用具、换季的衣服、生活的吃食这些必需品,父母可以无条件地给予。

 

想要的东西:一双想要已久的名牌鞋子、一部想看的电影、一个昂贵的玩具,这些可有可无的需求,父母要学会“饿一饿”孩子。


物质的“饥饿感”,会让孩子因为想要一个东西而去努力,得到了之后也会更加珍惜。

 

方案实施的第一天,我把给儿子用的副卡停了。

 

三个月没出卧室的儿子破天荒跑了出来,怒气冲冲问我:“我游戏怎么充不进去钱了?”

 

“因为我把卡停了。”我说。

“为什么停?”

“我自己的卡,我想停就停。”

儿子明显懵了,因为过去都是他用这种强势的样子对我和他爸,这是我第一次反客为主。

“给我转八百,我要买皮肤。”儿子不耐烦地说。

“给你转钱可以,你去把头发剪了。”

儿子急了,“你到底给不给!”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妥协转钱。


但现在,我用比他还大的声音,对他咆哮:


“钱是我的!你想要就得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我对你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想获得什么,就用自己的付出来换!”

 

我本以为儿子会暴跳如雷,可他就只是呆站在原地。

 

过了半天,他嘟囔一句“屁事真多”,不情不愿地开门下了楼。

 

等他回到家,头发就已经修剪整齐。

 

从那开始,无论儿子想要什么,我都让他用劳动来换,比如打扫房间二百,刷牙洗脸一百。

 

逐渐的,儿子养成了习惯,即便没钱拿,也会自觉收拾房间垃圾,起床就刷牙洗脸。

 

这要在以前,可比登天还难!


02

.给孩子的庇护“少一点”


有位作家说过:


“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就是从父母牵手父母放手的过程。

 

毕竟父母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任其生长”也许他会走得更远。

 

我不再管儿子打多久游戏,也不再催促他什么时候去上学,把儿子当成了透明人对待。

 

直到有一天,儿子问我:


“你们最近怎么都不催我去上学了?”

 

我说:


“因为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为你自己学的,不是为我们学的,你以后没有出息,出去要饭我和你爸也不会管。好好玩吧,反正在你眼里,开心最重要。”

 

说完这段话,我身心舒畅,感觉那口气儿终于顺了。


儿子倒是一脸失落,蔫儿了的茄子一样。


孩子妈妈向咨询师表达感谢


03

让孩子的成长“苦”一点


适当的劳动能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父母要“狠心”让孩子去吃点苦,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拥有独立生活,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

 

趁女儿放寒假,我和老公带着她出去旅游,给儿子留了两千块钱的生活费,作为他一个月的开销。

 

和我的预期一样,没过半天,儿子就把两千块挥霍空,打电话找我要钱。

 

我把手机一关,爱咋咋地。

 

等玩够半个月回到家,家里却没了儿子的踪影。

 

我以为这小子出去要饭了,打电话一问,才知道他穷得连饭吃不上,借了邻居的电动车,跑出去送外卖了。

 

我哭笑不得,做了一桌好菜,等着儿子回家。

 

半夜十一点,儿子总算回来。

 

看到我和他爸的那一刻,他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我要上学!你们现在就送我去上学!”

 

我看着他晒得黢黑的脸,明知故问:“怎么突然要上学了?”

 

“这日子太苦了,我一天也过不下去,还是在学校舒服!”

 

我和老公交换过眼神,默默在心里对咨询师竖起大拇指。

 

一开学,我就把儿子送回了学校。

 

本来觉得这小子肯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都做好了跟他打持久战的准备。

 

谁知道,他居然越学越起劲,不仅上课好好听讲,下课还跟同学交流学习经验,连老师都觉得他换了个人。

 

短短一个月,儿子不仅把落下的功课补上了,月考成绩出来,他还跻身班级前十!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儿子居然学会了感恩

 

有一次,在我接他晚自习回家的路上,他突然说:


“妈,谢谢你。”

 

我问:“谢我什么?

 

“我最近突然发现,你和爸爸这些年对我的付出,真的太多太多了,但我从没有回报过你们什么,还跟你们吵架。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小孩连爸妈都没有,而我有你们这么好的父母,我应该感到幸运才对,以前居然还不珍惜。”

 

“妈,这些日子里,辛苦你和爸爸了。”

 

我说不出话,眼泪一颗颗往下掉,突然感觉这些年所有的辛苦付出,全部都得到了回报。

 

古人云: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饿鼠效应”,就是在警示家长们:教育孩子,物质适当,过满则溢

 

放纵带来的乐趣,只能维持一时。而长久的满足,靠的一定是合理的“自我节制”。

 

我们既要宠爱孩子,让孩子尝到甜头,也要让孩子适当吃点苦头,让孩子保持“微饿”。

 

只有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苦,他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学会在逆风中立足。

 

才能在“微饿”中,修得人生的圆满。

 纽 扣 家 庭 教 育 

解决数万名家长的各种心理咨询需求

让千万家庭教育困惑者走出阴霾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更多完整案例:



纽扣教育
汇聚全国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真实的家庭案例,传授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方法。和千万父母,一起做智慧家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