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沟通壁垒,共筑教育美好

文摘   2024-09-03 20:00   湖北  


打破沟通壁垒

共筑教育美好



    为深入学习班主任工作,让班主任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校班主任开展“打破沟通壁垒,共筑教育美好”活动。

    打破沟通壁垒,共筑教育美好,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使命,对于促进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帮助各方打破沟通壁垒,共同构建美好的教育环境。



1

明确沟通目标

     首先,教育界的各个参与方应认识到沟通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寻求沟通,积极解决沟通障碍。

     1、建立共识:各方应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追求学术成绩。

     2、设定具体目标: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特点,设定具体的沟通目标,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家校合作等。

2

优化沟通渠道

1、多元化沟通方式: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家长会、座谈会、微信群等,方便各方随时随地进行沟通。

2、定期沟通机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如每月一次的家长会、每季度一次的教师座谈会等,确保信息畅通。

3、面对面沟通:定期组织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让家长、教师、学生等各方有机会面对面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关切。

4、线上沟通:利用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线上平台,方便快捷地进行沟通。线上沟通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能更好地满足各方的需求。

5、书面沟通:通过家校联系本、电子邮件等方式,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了解家长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3

提高沟通效率

1、倾听:在沟通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对方的观点。通过倾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关切。

2、表达: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同时,要注意语气和语调,保持友善和尊重。

3、反馈:在沟通结束后,要及时给予反馈,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

4

加强沟通技能培训

1、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和学生沟通。

2、家长培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能力。

5

促进家校合作

1、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真诚的沟通,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信任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共享教育资源

学校应主动向家长介绍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1)、教师之间: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

(2)、家校合作: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学校也要关注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3)、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捐赠等方式,为教育事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6

关注学生需求

1、倾听学生声音: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1

营造良好氛围

1、建立平等、尊重的沟通氛围:各方在沟通时应保持平等、尊重的态度,避免产生矛盾和冲突。

2、倡导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鼓励各方积极参与教育讨论和实践,共同为教育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教师个人观点笔记经验


程瑾哲在沟通时,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问题,避免冗余和模糊的表达;对于收到的信息,应及时给予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向传菊: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

陈柳含:无家校沟通,本质其实不是沟通的技巧,而是一个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技巧只能取得一时的成功,而专业素养的展示,才是赢得家长认同的最有效的方式。有效沟通,才能实现家校共育,家校共育使家校双方更加充分了解了学生在不同教育环境下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进一步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了家校教育的效果。而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

王文胜:首先,建立信任关系是关键。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老师应该通过真诚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负责任的行为来赢得家长的信任。在与家长交流时,要保持耐心和尊重,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家长的关切和疑虑。

    其次,明确沟通目的和内容。在与家长沟通之前,老师应该明确沟通的目的和内容,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交流。例如,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施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的启迪者。

卢鑫: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时间也很重要。老师可以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电话、短信、微信、面谈等多种沟通方式。同时,要尊重家长的时间安排,避免在家长忙碌或不方便的时候打扰他们。在沟通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表达方式和语气。要使用清晰、准确、具体的语言来描述学生的情况,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表达方式。

吴诗颖: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家长会、家长教师协会、社区活动等,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共同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

2. 提高教师沟通能力: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应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包括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3.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共同制定教育计划,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王灿荣:建立有效家校沟通渠道,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阮丁亚: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沟通技巧:

1、开门见山面对积极配合型家长

2、先长后短面对溺爱型家长

3、责任分明面对放任自流型家长

4、传递爱心面对学困生家长

沈青:有效的家校沟通需要建立在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和家庭背景等信息,才能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合作。因此,我会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分享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赵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要成为配合默契的搭档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相互沟通相互勉励,促进孩子进步!

朱园园:沟通是双方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尊重学生的权益和个人差异。尊重学生并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沟通特点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询问学生和倾听学生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他们,从而提高有效沟通的机会。

喻潇:班主任工作要做好家校沟通,关注班上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要知道家长在意的是什么。家校沟通的本质并不是展示沟通的技巧,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做好家校沟通,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了解亲子关系,家长也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以及交友情况。有效的家校沟通可以促进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多方面的了解,更好地沟通,实现家校共育。

周雯婕: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结合、共同育人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起培育学生的责任,共同关心、培养、教育和关爱学生。家校沟通障碍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家长与教师缺乏积极的沟通;

第二,家长和教师沟通内容单一;

第三,家长和教师之间互相不理解。

所以在与家长沟通中要掌握基本技巧。

1、积极倾听,不打断家长。

2、使用正面、鼓励性的语言。

3、避免使用教育术语,用家长容易理解的方式交流。

4、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5、处理问题和冲突时保持冷静和客观。

徐春蕾:感悟到师生沟通有限技巧
1.学会共情
    共情是师生沟通的基础,如果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能够做到共情,学生会更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表达中听出潜在的信息和主要问题,获得关键信息,进而提高沟通效果。
2.注重语言艺术
    教师要多使用接纳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少使用批评、责备,或者学生难以接受的语言。如采用开放式的沟通语言,即"什么""怎么""你的意思是……"等,少用"为什么"来询问,慎提敏感问题。谈的过程中,注意还要以"好""是""原来如此"等语言,以鼓励学生继续表达。

3. 发挥无声语言的魅力
    在交谈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无声语言在情感教育中的特殊魅力。如声音要热情、平稳而坚定,音量大小要适中;要面带微笑,表情开朗,下巴放松;要发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作用,善于以目传神,以目传情,以目传意等。此外可以用点头、身体前倾、皱眉等肢体动作来回应学生的表达。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有望打破沟通壁垒,共筑教育美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







END


编辑 |陈柳含

审核 | 黄琼



黄琼班主任工作室
立足学校,扎根我区,逐梦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