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问卷调查显示:北京的家庭教育样态呈现几大新变化——

教育   2024-11-10 14:53   北京  

近日,《2024年北京市家庭教育需求及发展趋势白皮书》发布,一万多份的调查问卷调研显示,今年家庭教育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父母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以祖辈为主的比例显著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工具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在线学习平台、AI平台等;家长除了关注学习之外,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此外,在孩子生活照料上,多以母亲为主,父母共同及祖辈照顾分别占20%;孩子成长教育上,也多为母亲负责或者父母共同负责。家庭中,母亲仍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军。


白皮书的发布,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参考依据,更为推动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当下家庭教育现状如何,呈现哪些新样态?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


家庭教育中母亲主导下的

新挑战与探索


特邀观察员:

张峰(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家教工委理事长)


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孩子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环节,更是连接家庭情感、促进亲子关系的纽带。然而,当我们深入观察家庭教育的现状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远高于父亲。以母亲为主导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母亲通常更能敏锐地察觉孩子的情感变化和需求,细腻的情感和耐心的陪伴,使孩子能够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同时,母亲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将家庭传统、信仰和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有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为孩子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


以母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有时可能导致过度保护,使孩子缺乏独立面对挑战的机会,还可能使孩子变得依赖性强,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母亲为主导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可能缺乏与男性榜样的互动,影响孩子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也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勇敢、果断等男性特质的培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内心世界也愈发复杂。同时,信息化时代各种教育信息、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家长们往往难以判断哪些方法适合自己的孩子,更不知道如何在众多选择中找到一条既符合孩子个性特点又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之路,这种迷茫和不确定性,无疑增加了家长们尤其是母亲的焦虑感。


面对这些挑战和焦虑,家长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面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在家庭内部以及学校、社会层面获得学习和成长支持,促进双亲共育,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层面,一是增强父亲参与意识,让父亲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鼓励父亲多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如共同阅读、户外活动等,增进情感联系。二是家庭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兴趣培养、时间管理等,确保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学校层面,一是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定期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二是针对父亲角色缺失的问题,学校可以组织邀请父亲参加讲座或工作坊,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参与策略;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态和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同时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愿意寻求专业帮助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家校社协同层面,一是建立家校社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交流孩子的教育信息、成长情况和需求。通过平台发布家庭教育指导资源、活动通知等,方便家长、学校和社区了解并参与相关活动。二是建立家校社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如联席会议、座谈会等,共同讨论和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鼓励家长、教师、社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三是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如图书馆、文化中心、体育场馆等,为家庭提供丰富的教育活动和资源。


总之,家庭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新时代家庭教育要在发展中

建设儿童成长生态


特邀观察员:

殷飞(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2024年北京市家庭教育白皮书中反映出了一些令人乐见的现象:父母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以祖辈为主的比例显著下降;数字化工具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家长除了关注学习以外,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在教育上越来越平和冷静,矛盾冲突更少。


(父母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祖辈为主的负责孩子生活照料和家庭教育比例有所下降。)



(新一代家长在科技素养上有所提升,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科技产品,培养信息时代的竞争力。)


这些积极变化的取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主动领导,家长主动学习担责,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努力的喜人结果。但是,在这些变化趋势中我们也要保持理性,科学系统地看待家庭教育的发展


首先,构建多元教育角色生态。曾几何时我们把儿童发展的问题会进行简单归因,如祖辈参与的隔代教育。其实不然,儿童在家庭成长中需要多元的角色影响才能发挥其认知主体性,只要父母的教育者角色不缺位,一家人保持沟通平衡,不抱怨、不指责、不推诿,就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次,构建多元教养方式生态。孩子的成长需要多元平衡的教养方式,亲子互动中该坚持的原则不能放松,该给予孩子平和温暖的情感也不能少,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爱与规则的平衡。亲子分歧、矛盾与冲突对孩子的成长不都是消极的。根据冲突理论,家长在保持对孩子爱与尊重的基础上,只有敢于对孩子提要求,敢于管教,才能有效促进孩子成长。


再次,构建多元学习内容生态。在调查结果中发现,数字化工具在家庭教育中使用广泛,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学科指导的“在线教育平台”。在线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创造了更多差异化学习的机会,弥补了集体教育个性化指导的不足,也提升了学生们利用在线学习资源的能力。但是,基础教育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家庭教育中要避免家校合作窄化在知识获取的范围内,应重视孩子实践经验的获得,为学校的知识学习打开“源头活水”,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专家支招


多层面多形式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特邀观察员:

杨雪(北京小学长阳分校德育副校长)


近期,《2024年北京市家庭教育需求及发展趋势白皮书》的发布,为我们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和实际需求提供了数据和参考。个人认为这份白皮书从“人”“人与人”“人与环境”三个维度,对家庭教育服务需求进行了全面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从“人”的角度出发,白皮书对参与调研的14485份问卷数据进行了细致分析,涵盖了家庭养育者、孩子情况等多个维度。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也揭示了不同家庭教养模式的特点。例如,通过对家长与孩子冲突频率及解决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家庭在沟通方式上的差异,进而为家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白皮书还对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例如孩子的学业、心理健康、习惯养成等,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父母更加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与孩子建立更加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长们更倾向于采用科学的方法育儿,获取最新的育儿知识和技巧。


从“人与人”的角度来看,白皮书深入分析了家长与孩子、家长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通过对家长对家庭教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学习频次等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家长对自身学习需求的认知和参与程度,进而为提供更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依据。此外,白皮书还强调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等问题,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从“人与环境”的角度,白皮书探讨了科技时代线上教育平台、AI工具等数字化工具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趋势,这为我们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资源。同时,AI工具还可以应用于家庭教育,例如智能语音助手可以帮助家长进行亲子互动,提升家庭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策划:王小艾

数据来源:家长教育服务微信公号

编辑:苏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现代教育报
北京市教委机关报《北京教育报》是《现代教育报》的前身。目前的发行全面覆盖了北京中小学、幼儿园、高校及所有教育机构。每周两刊,周二《首都教师》,周五《家长周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