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遗嘱写给许广平,对比鲁迅和许广平的遗嘱,朱安的遗嘱让许广平心情复杂
许广平保存着一页日历,上面她写着“晨,朱女士逝世”几个字
许广平保存着一页日历,她用铅笔在上面写着“晨 朱女士逝世”几个字,这是1947年6月29日。此时,鲁迅去世11年,朱安照顾半生的婆婆去世4年。
开门见山吧。
先看一下鲁迅、朱安、许广平的遗嘱。
鲁迅遗像(1881~1936)
鲁迅临死也没有留下什么遗言。但他在去世前一个月写的一篇散文《死》,其中有些内容可以看作他的遗嘱: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的原配朱安(1879~1947),69岁去世
1947年3月,许广平收到朱安让人代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可视为朱安的遗书。
许先生:
我病已有三个月,病势与日俱进。西医看过终未见好,改由中医诊治,云系心脏衰弱,年老病深不易医治。自想若不能好,亦不欲住医院,身后所用寿材须好,亦无须在北平长留,至上海须与大先生合葬。衣服着白小衫裤一套、蓝棉袄裤一套,须小脚短夹袄一件、小常青夹袄裤一套、裤袍一件、淡蓝绸衫一件、红青外套一件、蓝裙一条、大红被一幅、开领黄被一幅、粉被一幅、长青圆帽一顶、榇一个、招魂袋一个。须供至七期。海婴不在身边,两位侄男亦不拟找他们。此事请您与三先生酌量办理。我若病重,此地应托何人照料,并去电报通知。老太太及老太爷的事,亦须按时以金钱接济之。
周朱氏字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三月一日
八宝山公墓存放的许广平遗像(1898~1968)
1964年3月24日,许广平留下了遗书,比鲁迅“埋掉、拉倒”还干脆,直接火化当肥料入土,也没有要求和鲁迅葬在一起。
如果我有一时的急变,致血液循环不通,竟然逝去的时候,我的尸体,最好供医学的解剖,化验,甚至尸解化为灰烬,作肥料入土,以利农业,绝无异言。但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的身体,最后也应听党决定。我的亲属,也望他们好好地、忠诚地听党的话,一切遵循党的指示,听毛主席的方向办事。
许广平64,3,24
作为一个新思潮下成长起来的女性,许广平和旧思想做了半生的斗争。所以,当她收到朱安交待后事的来信,心情很复杂。
1946年10月下旬,许广平最后一次到北平朱安居住的西三条胡同,一是看望生病的朱安,二是清点和整理鲁迅的藏书。
1946年10月22日,许广平在朱安居住的西三条胡同留影,她此行整理出23箱鲁迅书籍、遗物
没想到见面还不到半年,朱安就开始交待后事。许广平立即寄了一百万元给朱安,并写信安慰她。
需要说明的是,自从鲁迅去世后,抗日战争爆发,许广平母子的生活陷入困境。但她一直尽力负责周母和朱安在北平的生活费用。周母去世后,许对朱安的生活费也一直负责到底。
遗物不算少,关心朱安的人也不少,给担心朱安生活寂寞又困难的人些许安慰
左起:朱安、周母
乔丽华博士曾为朱安写了传记,乔博士在《朱安传》中列举了朱安的遗物。
朱安遗物清单
据给《朱安传》写序、研究鲁迅的专家陈漱渝记载,朱安去世后,家中剩米有130多斤,存煤约5000斤。
我看了这个清单,第一反应是真不算少。要知道,经历了八年抗战,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有吃有喝有住,还有保姆王妈照顾20多年。难怪有网友说:朱安赢了同时代90%的女人!
这话不无道理。
63岁朱安
朱安心很细,她还列了一个清单,把衣物哪一件送给谁,一件一件都列了出来,比如:
元青绸大袄雪青短绸衫一件(送宋太太)
藏青麻料一件(送宋先生)
短皮袄一件麻绸衫一件白洋布床单一条(送朱吉人)
夹衬绒斗篷一件(还二太太)
热水铜暖壶一个(二先生、二太太)
水烟袋一个(送大少爷)
衬绒绸长夹袍一件(送大小姐)
……
朱安送的人主要有:许先生、宋先生、宋太太、朱吉人、二先生、二太太、大少爷、大小姐、三小姐、孙女、大少奶奶、阮太太、阮少奶奶、阮筠先、二少爷、三少爷、傅太太、傅文彦、西院张妈、二太太家李妈、二太太家当差老李、还有她的保姆王妈。
西三条胡同,朱安在这里住了23年,直到去世。这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最重要的是房产。
第一套房产是八道湾大四合院,这是鲁迅兄弟仨卖掉绍兴老宅购下的,房产证上是周母和兄弟仨人的名字。鲁迅死后,周作人在许广平母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鲁迅的名字改为朱安。
第二套是朱安住了23年的西三条胡同,那是鲁迅和周作人失和后,借钱在北京买下的小四合院,经法院转入了周海婴名下(解放后无偿捐出,现鲁迅博物馆)。
1950年文化部发给许广平的捐赠褒奖状,她把鲁迅西三条胡同和全部藏书、遗物捐赠给国家
这两份清单,包罗了朱安一生的财物,包罗了她临终前所惦记的人,也是她生活圈子里重要的人。
其中,许先生指许广平,宋先生指宋紫佩,是鲁迅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时的学生,当时在北京图书馆任职,对朱安多有照顾。阮太太是阮和孙之妻。阮和孙是鲁迅大姨妈的儿子,跟朱安是邻居。二先生指周作人,鲁迅的弟弟,二太太指周作人的日本妻子,朱吉人是朱安的侄子,姑侄来往密切。
朱积厚,朱安的小侄子
还有许广平经常委托同学去看望、送钱给朱安,有这么多人关心她,朱安的生活应该是中上水平,物资上没有可怜之处。
后事不太顺,周作人的日本妻子出来闹事,名人也有家务事
1912年摄于绍兴。左起:周建人、羽太芳子、周鸣山(周家族叔)、鲁瑞、周作人、羽太信子、婴儿周丰一
许广平信奉鲁迅“丧事从简”的原则,这也并非苛待朱安。当时,许广平的经济状况也十分拮据。据陈漱渝记载:许广平因为朱安的病故,至少先后从上海汇寄了三百五十万法币。
许广平没有到北京亲自操办,她委托几个人合力操办,看到后面发生的事,许广平这么安排是合理的。
一位是常瑞麟,许广平的闺蜜,丈夫叫谢敦南,人称“谢太太”,她出力最多,任劳任怨。
天津女师,许广平和同学常瑞麟,她们比邓颖超晚一届
天津女师时,许广平和常瑞麒
第二位是宋紫佩,是鲁迅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时的学生,又跟鲁迅一起组织过“越社”,创办《越铎日报》,当时在北京图书馆任职。
第三位是阮太太,即阮和孙之妻。阮和孙是鲁迅大姨妈的儿子,跟朱安是邻居。
还有刘清扬、徐盈和吴昱恒。刘清扬是许广平在天津女师读书时的校友,时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华北总支的负责人。
赴法勤工俭学合影,左起: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
徐盈是《大公报》的著名记者。吴昱恒是法律界著名人士,时任北平地方法院院长。
让人没想到的是,周作人的日本妻子在朱安死后竟多次到西三条来闹事。阮太太说自己办事都是受合法继承人委托,如有争议可请法院裁决。
又过了几天,她带着亲属到西三条来搬东西,阮太太招架不住,一面给刘清扬打电话,一面派人去找常瑞麟,最终被闻讯赶来的警察制止。
最后由常瑞麟出面,请北平地方法院贴了封条和布告,宣布这里的财物由法院代管,其他人无权干涉。
1937年,左起:周海婴、许广平、常瑞麟儿子
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俩失和多年,名人同样有扯不清的家务事,好在有这么多好友出面,也有地下党的保护,鲁迅的遗物得到完整保护。
当时,周作人被国民党以汉奸罪逮捕入狱,朱安的死他没有参与,结果,他妻子闹了一场风波。
羽太信子不是一个善茬,鲁迅兄弟失和,周作人沦为汉奸,兄弟间的后人不来往,与她关系巨大,最可恶的是,她在据为己有的八道湾挂上日本国旗。
留下遗憾
1946年,许广平和周海婴
朱安遗嘱中“至上海与大先生合葬”,自然是得不到满足。至死,她还是幻想着能在鲁迅的身边,她始终没有觉悟到自己是封建婚姻的牺牲者,或者她始终认为自己是原配、正室,令人叹息。
很多人认为朱安照顾周母半生,与婆婆葬在一起很令人欣慰,许广平也有这样的打算,可惜未能如愿。
为朱安选择坟茔也费了一番周折。记者徐盈曾派人四处购买墓地,都不合适。
最后由常瑞麟、宋紫佩和阮太太出面,跟周作人之子周丰一协商,决定暂时葬在西直门外保福寺的一块墓地。朱安的墓地是由许广平按时价购得,花了160万法币。
南京《新民报》1947年7月29日刊载了朱安去世的消息。
在北平的亲友们料理了朱安的丧事。乱世中,葬礼仪式只能一切从俭,但亲友们还是依照朱安的遗愿,在她去世次日请来了和尚念经做法事,朱安惦记的亲友们以她希望的方式,默默送她最后一程。
遗憾的是,在乱轰轰的特殊年代,朱安的墓地也被破坏,如今的保福寺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至今也不知她魂归何处?令人遗憾!
最后想说,朱安一生虽藉藉无名,她的两个贡献不可忽视,一是替鲁迅三兄弟照顾母亲一辈子,二是和许广平合力保护鲁迅的遗物,小人物也有大贡献,这一点必须承认。
1964年,许广平和儿孙们合影,左起:周令一、媳马新云、周令飞、周亦斐、周海婴
每一个热爱鲁迅的人,研究鲁迅的人,都应该感谢这两个女人。尤其是许广平,她为保全鲁迅的遗物,出版鲁迅的书籍,费尽一生精力,她做为鲁迅的学生和伴侣,一生都活在鲁迅的事业当中。
最后也是因为得知鲁迅1054件手迹和信件被人拿走,她急火攻心,在追查上报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去世。
(文字素材来自今日头条2024-12-30 12:12·珠遗沧海,如有侵权,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