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伦理学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伦理学学科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成功举办

学术   2024-11-20 23:00   甘肃  



中国民族伦理学

2024年学术年会暨

“中国式现代化

与民族伦理学学科

创新发展”

学术研讨会

在兰州大学成功举办





 深度对话交流 


2024年11月16日,中国民族伦理学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伦理学学科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顺利举办。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民族伦理学研究所主办,兰州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评价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中的价值认同研究”课题组承办。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宁夏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燕山大学、大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实现民族伦理学学科创新与发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下深度诠释民族伦理价值与思想内涵。

·

开幕式:群策群力,继往开来

·


会议开幕式由民族伦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兰州大学陈文江教授主持,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清香教授、民族伦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陈声柏教授对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近年来在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伦理学研究视角、立场和问题意识方面,陈声柏教授强调民族伦理学的地方性、在地化,统合整体性与普遍性、统一性与多样性。

郭清香教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及伦理学学科发展情况,接着紧扣此次大会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伦理学学科创新发展”,从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创新性、学术性等方面阐释了对民族伦理学研究的理解,同时希望与会者能够把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

李伟教授对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同时梳理回顾了民族伦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各位学界同仁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一直以来对民族伦理学发展的支持表示真挚感谢,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民族伦理学的学术性,推动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深化发展。

·

主旨发言:同心共筑,守正创新

·


11月16日上午的四场主旨发言聚焦当前热点,重点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民族伦理话语体系,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由民族伦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潘忠宇教授主持。

宁夏大学李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伦理的价值关联》,研究从社会行动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特征和民族伦理的价值诉求。研究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人口规模、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及和平发展等方面所体现的伦理特征。在探讨民族伦理方面,李伟教授分析了超越突破视角下的民族伦理特点,进一步阐释了民族伦理在现代化语境中既是传统的继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伦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民族伦理的超越性和实践性,以及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角色。

西南民族大学段吉福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国民族伦理的观念和话语体系的更新》,探讨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高度和伟大实践下,民族未来发展要准确理解共同性与差异性,把握民族伦理未来发展的支点。要增强民族间的共同性研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智慧,也要重视和加强民族伦理典籍的翻译和整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充分的学理支撑和研究依托。

中央民族大学王文东教授作了题为《“共同富裕”视域下伦理认同基础及其机制建设》的报告,探讨了共同富裕的伦理认同功能及其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性。王文东教授指出,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目标,更是实现社会公正与福祉的政治任务,涵盖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完善收入分配体系以及强化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此外,讨论了共同富裕在形成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伦理功能,以及通过改善区域经济和社会分配制度,推进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云南民族大学蒋颖荣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道德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讨论道德叙事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德面向出发,分析集体道德意识的建构与强化机制。通过历史事件的道德重构、文化传统的道德重申以及集体记忆的道德重塑三个维度,系统阐述道德叙事在增强民族认同和促进社会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道德叙事是实现深层次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渠道和重要方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

主题发言:家国情怀,敦睦相助

·


会议期间,共有20位与会学者作发言,总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位学者的报告分别关注民族伦理学下的不同主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讨论。第一阶段的主持人为中央民族大学王文东教授。

1

第一阶段:和谐共生,承前启后

广西民族大学唐贤秋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新时代民族伦理学的发展方向》,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目前新时代民族伦理学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阐述需要重视的议题,研究对象应该聚焦作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研究内容需要着眼于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道德关系。研究成果要注重对民族道德的本质抽象和逻辑归纳的一般性原理探讨。最后指出新时代民族伦理学的使命应当围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上。

贵阳学院余文武教授、龚戈萌的发言题目为《藉以侗族款约规训证成描述伦理学研究内涵》,探讨了描述伦理学的实际应用和学科边界,特别是在民族伦理学领域。研究以侗族的款约制度为核心研究对象,揭示了其在侗族社会中作为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功能。通过分析款约的制定、执行及其在侗族文化中的道德教育角色,论证了描述伦理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具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社会应用。通过款约的研究,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描述伦理学的研究内涵和方法的有效性,强调了其在现代伦理学和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朴婷姬教授和广州理工学院吕秀一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民族互嵌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以广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社区为例》,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在现代社区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广西民族互嵌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案例,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融入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研究提出了四个实践路径:首先,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伦理文化;其次,坚持循序渐进地吸收和实践传统文化;再次,建立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精神家园;最后,重视社区创新,以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策略旨在通过强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应用,促进民族共生共融,以及通过文化引领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云南大学木永跃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云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工作的结合,分享了云南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本质,提供了提高民族工作质量的一些对策。

兰州大学张言亮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道德难题》,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挑战。研究指出,尽管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伴随着这些成就的是一系列道德难题。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分歧、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冷漠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研究强调,现代社会的特点导致了传统道德规范的瓦解和道德观念的碎片化,呈现出显著的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冷漠现象。此外,科技进步尤其是在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领域,也带来了新的道德挑战,需要重新审视和构建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阿不力米提·乌买尔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共性特征及其价值探析》,探讨了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强调了中华传统美德如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并讨论了这些美德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被重新理解和应用,以及它们在推动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中的作用。通过挖掘和弘扬这些传统美德,可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1

第二阶段:文化交融,薪火相传

主题发言的第二阶段由甘肃社会主义学院教研部副主任王雄刚副教授主持,这一阶段的报告涵盖了文旅融合、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播与交流等热点话题。

云南大学周俊华教授、安平侠博士、徐勇博士的发言题目为《知情意行:文旅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维度》,探讨了民族文化旅游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研究指出,民族文旅通过将中华民族文化作为灵魂、旅游作为载体,构建了一个社会空间和关系结构,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互动。文旅不仅增进了民族间的认知和情感,也强化了集体的行动意志,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详细分析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这四个维度,深入解释了民族文旅如何在各级社会心理层面影响并推动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强化。

广西民族学院覃青必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论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探讨了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应用和价值。研究详述了壮族文化中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等方面,并指出这些文化元素能够丰富和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实效性。研究认为,将壮族的传统伦理文化融入教育过程不仅有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还能促进学生对壮族文化的认同和价值的传承。通过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田野调查中融入壮族文化,可以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和吸引力,同时提高教育成果的实际应用性。

兰州财经大学李晓蓓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道德生活中的价值认同》,探讨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通过教育、仪式、社会治理等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五个共同”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研究指出,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与其历史发展紧密相关,民族的道德价值认同在不断发展中继承并超越,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支撑作用。研究展示了价值认同如何作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提出了价值认同的现代化转化路径,包括教育的多维角色和公共传播策略的重要性。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陈新专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乡约制度及古代基层社会精神家园建设》,详细探讨了中国历代乡约制度的发展及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回顾了乡约从北宋到清朝的历史演变,指出乡约起源于宋代,并在明清时期得到广泛推广与系统化。通过分析历代乡约的内容和功能,强调了乡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新疆师范大学吐尔逊娜依·赛买提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福乐智慧》伦理思想向现代性转化》,探讨了《福乐智慧》中的伦理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转化。该研究提出了《福乐智慧》中伦理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原则:方向性、客观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强调将传统伦理融入现代社会道德规范。特别关注如何将“仁爱”“孝顺”“忠诚”等传统美德转化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以此促进社会和谐与多元文化间的对话。

燕山大学黄萍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生命哲学”视域下“Amae”理论的伦理学价值研究》,从土居健郎的“Amae”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其伦理学价值,并与和辻哲郎对尼采“生命哲学”的解释相结合。研究认为“Amae”理论揭示了依赖心理与生命本能之间的关系,此依赖不仅是个体与母亲之间的依存,而是对生命根源的深刻洞察和自然依附。和辻通过尼采的视角强调,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意识的本能——“直觉”,这种直觉是理解“生命”和“实在”的关键。研究提出,通过结合“Amae”理论和“生命哲学”,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的内在生命力和伦理行为,指向了一种新的解释人类行为和道德感的可能性。

大理大学韩学谋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汉藏走廊宝卷中的德育文化传播与交融研究》,探讨了汉藏走廊作为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特别关注了在此区域传播的宝卷文化及其在德育方面的作用。指出汉藏走廊地区自古以来是多民族交往的核心地带,通过宝卷如《目连救母》和《丁兰刻木》等民俗故事展现了孝道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民族间的文化交融。这些宝卷故事不仅在汉族文化中广泛流传,同样在藏族、彝族等其他民族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版本和解释,从而形成了跨民族的文化现象。

3

第三阶段:民族交融,崇德向善

主题发言的第三阶段由大理大学韩学谋副教授主持。学者们就地域认同、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伦理思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王雄刚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地域认同:族际交融的中观理论视角——基于张家川西部的考察》,深入探讨了张家川县多民族的社会交往与地域认同的形成。分析了地域认同在促进不同民族间融合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地域认同不仅增强了社区内的凝聚力,也为理解和解决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发现,尽管该地区汉族和回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存在明显差异,但长期的共处和交融已形成独特的地域社会特性。

新疆师范大学严学勤副教授、兰州大学李芳铭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家国伦理与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讨了家国伦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的核心作用。研究指出,家国伦理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法制度,通过家的模式构建国家治理,强调个体、家庭与国家的密切关联。研究通过历史与现代视角分析了家国伦理如何塑造民族身份和增强民族团结,尤其在边疆地区如何通过文化交流、政治联姻(和亲政策)和行政制度扩展(如改土归流)强化这一意识。现代中国面对全球化和社会变迁,仍需借助家国伦理来增强文化自信和推动民族团结,强调家国伦理在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中的不可替代性。

新疆师范大学依力亚·艾尔肯讲师的发言题目为《先秦儒家“礼教”的“德性”化育及“理性”养成——以《礼记》为中心的考察》,深入探讨了《礼记》中的礼教如何通过教化过程内化为道德德性,以及如何通过这一过程促进理性的发展。研究阐述了儒家伦理的核心在于通过礼的教育来涵养恭俭、庄重和敬重等德行,这些德行不仅仅是个体的外在表现,也是其内在品质的反映。通过“礼”的规范和教育,个体不仅学会如何在社会中恰当地行事,更在过程中培养了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使得“理性”的养成与“德性”的培养相辅相成。

新疆师范大学秦碧霞讲师的发言题目为《《福乐智慧》中的智德观》,探讨了《福乐智慧》这一维吾尔族文学作品中的智慧与德性观念,并与儒家的智德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智慧在道德实践中扮演关键角色,反映和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体系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景翔讲师的发言题目为《吐鲁番墓葬所体现的多元伦理思想研究》,详细介绍讨论吐鲁番墓葬佛教伦理思想(自性清净的佛教人生观)、道教伦理思想(重人贵生)、儒家伦理思想(长幼有序),以及他们思想的融合发展,探讨民族交融发展。

广西民族大学梁鑫讲师的发言题目为《广西仡佬族拜树习俗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域下“敬天法祖”观念的民间实践》,分析了广西仡佬族的拜树习俗。研究发现,拜树习俗不仅展现了仡佬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反映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包容性与责任感。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元素,主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文化遗产,以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构建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

西南民族大学周舟博士的发言题目为《藏族山水文化的生态伦理意蕴》,探讨了藏族山水文化中蕴含的深厚生态伦理思想,并指出这一文化与藏地的宗教信仰紧密相关。研究揭示藏族传统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智慧的形成。强调了自然崇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其在实践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闭幕式:同心协力,砥砺前行

·

会议闭幕式由民族伦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大学蒋颖荣教授主持,民族伦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兰州大学陈文江教授与民族伦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潘忠宇教授先后致辞。

陈文江教授对于到场的学界同仁与专家学者再次表示感谢。他认为这次中国民族伦理学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增进了学术交流也为学科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展望未来,相信民族伦理学通过引入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能够不断挖掘民族伦理学的内在价值,为学科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潘忠宇教授认为本次民族伦理学年会参会代表覆盖范围广、报告议题多元、跨学科交流互动频繁,这将进一步推动民族伦理学的创新发展。


本次会议汇聚众多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伦理学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学者不仅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也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彰显了民族伦理学在新时代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本次民族伦理学年会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知行合一|宁静致远

文字 | 周昊龙

图片 | 漆淑英、林登星

排版 | 王嘉敏

编辑 | 满吉苑

审核 | 李晓阳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哲学社会学院创建于1975年,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现有中国哲学、社会学等二级学科专业方向7个,挂靠有宗教文化研究等六个研究中心,主办《科学·经济·社会》杂志。 此平台面向广大师生,提供学院资讯及招考信息,分享院系历史和校友动态,展现哲社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