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投资俱乐部年会给我最大的启发,来自于关于AI时代投资的讨论。
这个panel discussion的讨论本意是讨论一下在AI甚至AGI时代,到底哪些资产价格会上涨,哪些资产价格会下跌。这样可以提前布局投资。
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就是AGI时代快要到来的时候,人类社会会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现有的社会框架法律系统甚至都会出现大的调整。甚至说不用等到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而是人们意识到通用人工智能真的要实现的时候,那么提前资产价格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比如人力成本会发生大幅的下跌,城市会消亡,地产会重新洗牌,人矿会消亡,游戏将把所有的娱乐和教育挤的没有影子,资本和技术的力量将跨越国境,科技寡头实现全球财富前所未有的高度聚集。
但是讨论过程中给我最大的启发,反而是让我意识到了。就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投资最重要的是活得长久。
1. 只要你活得足够长久,因为复利效应。你的财富将会被空间的积累。巴菲特就是这样的,巴菲特其实作为股神,他的投资回报并不比市场大盘指数高多少。但是他是所有投资者中活得最长的,到94岁了还在一线工作。这样导致在复利效应下他拥有空前的财富。
2.活得久了才能够真的等到通用人工智能的到来。等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到来你才能够活得更久,如果你再能活50岁,那么随着生物医疗技术的进步,你就有可能再活50岁。反之如果你只能再活二三十年,那么可能你就就这样死了。
3. 活得久才能够真正享受投资带来的收益。对于我们大部分在美国的华人而言,现实的问题是我们都over invest。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生活习惯消费模式已经固化。就是我们属于挣得多花的少。如果我们按照预期寿命活到70-80岁的话,那么大部分我们一生中积累的财富根本用不掉。也就是说所有的投资活动无外乎是给别人做嫁衣裳,瞎忙一场。
活的长,大部分人听到这句话可能只是停留在口号,并没有去采取行动。甚至只是报之一笑。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亚马逊的畅销书outlive. 这本书里系统介绍你在年轻的时候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努力让自己能够活得更长?
这本书除了普及了大量的运动和营养的常识,让我觉得最喜欢的一点它就是把如何活得长理解为和投资一样。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40岁以后,人体的各种机能都会持续的走下坡路,就相当于老年的时候我们挣钱能力下降,需要存一笔退休金一样。比如我们的肌肉力量会每10年减少15%,骨骼密度,最大摄氧量,平衡能力,稳定性,也都是按照每十年10%到20%的速度进行下降。大部分人的衰老的过程并不是渐进的。而是随着自己的力量和体能的下降,出现了一次事故,一次跌倒,一次骨折,然后人就不能运动了,之后就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这和年纪大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没有投资,当你把钱用完了之后,出现断崖式贫困一样。作者一方面是根据统计数据推算,另外一方面是看到他周围熟悉人的例子,就是一个本来平均正常的人。如何一下子就变得不能生活自理了。那么根据这个他总结了个人10项全能。就是说如果你希望自己在70/80岁的时候还能够完成10项生活自理的任务。比如能够自己出去步行爬山,能够出门旅行举起行李箱,能够搬得动小家具。那么你在40岁和50岁的时候身体机能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够应付未来的体能衰减。关于运动和健康的书很多。我在这里并不是为了推销这本书,而是我想强调让大家意识到在投资的过程中,其实活得最长是最重要的,但是似乎这又是最被人们最轻视的一件事情。当人们健康的时候,会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会永远这样健康下去。当人们在壮年的时候,不会意识到自己要储备额外的体能指标去应付未来的衰老。多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老年人,或者多看一些统计数据。了解一下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活得那么长,为什么很多老年人生活凄惨,以及自己如何活得长。哪怕就算财富积累效益本身,获得更高的收益,其实远没有比活得长更加重要。与其花时间精力主动投资去追求高收益,不如被动投资,花时间精力研究如何让自己命更长。以S&P为例,多活一年就是多12%的收益。及时你有巴菲特一样的股神能力,每年也只能跑赢大盘多1-2个百分点。对于一个30岁的人来说。哪条路径更好呢?主动投资15%回报,需要每天付出2小时。还是12%被动投资,每天付出零小时。对于50岁的人呢。再选前者可能是错的?理智告诉我们,那两个小时应该改为运动和健康管理。拿出行动来让自己活的长,可能对中年投资者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