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会用这“十二经井穴”你就是高手
美体
2024-11-20 15:13
河南
“十二经井穴”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有着“一穴胜十穴”的说法,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是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载:“以上下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我们都知道,人体主要有十二条正经,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因此每一条经脉都非常的重要。这些经络各有一个井穴,合起来就是“十二井穴”。《灵枢》载:“以上下所出为井。”井穴分布在人体手指、脚趾的末端,是体表经脉内的气血流注到体内经脉中的必经之路。由此,井穴成了十二经脉的“根穴”,主管着十二经脉中的支脉。十二经脉与其井穴是一一对应的。通过刺激井穴,可以起到清“热”的作用。一般来说,每一个井穴都有所属经脉、脏腑的热证。比如少商可以清肺热,调理肺热引起的咳喘。对于风热邪气侵犯肺经引起的咽喉肿痛,在少商穴针刺放血,可以起到不错的调理作用。井穴不但可以清泻所属脏腑经络的火热,还可调理以全身发热为主的症状。由于十二经脉中所属脏腑、经络有阴阳表里对应的关系,井穴的清热作用也会表现出阴阳表里的对应特点。例如商阳是大肠经的井穴,却可以清肺热,调理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等症。除了清热,井穴还有醒脑开窍和安神镇静的作用。井穴位于四肢末端,分布有丰富而敏感的神经末梢。俗话说“十指连心”,刺激手部的井穴有醒脑、苏厥、开窍、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各种病症的急救。脚部的井穴在急救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肾经井穴——涌泉在此方面的作用更显著,常用于调理中风、癔病、发热导致的昏迷和休克。此外,涌泉还有开肾窍的作用,肾气亏虚的人可以通过按摩涌泉来鼓舞肾气。少商、少冲等其他井穴也可以刺激相应脏腑,例如鼻塞时可以刺激开肺窍的少商、商阳;耳鸣、耳聋的人可以刺激开眼耳窍的关冲、足窍阴。在临床应用中,井穴还可以用来调理癫狂、失眠、小儿惊风、忧郁症等多种神经疾患;发挥其安神镇静的作用。比如少冲为心经井穴,心主神志,悲喜无常、烦躁不安时就可以按摩或针刺少冲,达到缓解病症的作用。十二经井穴的总称,源于五输穴中“井、荥、输、经、合”之一,意指各经脉之气由井穴而起,如泉水初涌。十二经井穴包括:肺经少商,心包经中冲,心经少冲,大肠经商阳,三焦经关冲,小肠经少泽。以上六井穴在手指末端,两侧共十二穴,又称手十二井。脾经隐白、肝经大敦,肾经涌泉,胃经厉兑,胆经窍阴,膀胱经至阴。以上六井穴在足趾末端,两侧共十二穴,又称足十二井。1、少商(肺经井穴):位于拇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具有清热利咽、醒脑开窍的作用。常用来调理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心下胀满,中风昏迷,指腕挛急。2、商阳(大肠经井穴):位于食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具有宣肺解表、泻热开窍的作用。常用来调理牙痛、咽喉痛、耳鸣、昏迷、手指麻木。3、中冲(心包经井穴):位于中指尖端中央,具有回阳救逆,醒神通络的作用。常用来调理中风昏迷、中暑、心痛、心烦、小儿夜啼、舌强肿痛、掌心发热。4、关冲(三焦经井穴):位于无名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具有清热解表、宣达三焦的作用。常用来调理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心烦。5、少冲(心经井穴):位于小指内侧,距指甲角0.1寸,具有宁神醒脑、清热熄风的作用。常用来调理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昏迷。6、少泽(小肠经井穴):位于小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具有清热通乳、散瘀利窍的作用。常用来调理头痛、目赤、视物昏花、咽痛、耳鸣、热病昏厥、急性乳腺炎、肩臂外侧痛。7、大敦(肝经井穴):位于足大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具有回阳救逆、调经止淋的作用。常用来调理疝气、遗尿、女性崩漏、癫痫。8、隐白(脾经井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距趾甲角0.1寸,具有调经统血、健脾和胃的作用。常用来调理腹胀、暴泻、善呕、胸痛、心痛、便血、尿血、月经多、崩漏、多梦。9、厉兑(胃经井穴):位于足第2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具有苏厥醒神、和胃理气的作用。常用来调理鼻衄、牙痛、咽喉肿痛、胸腹胀满、热病癫狂、腿脚寒冷。10、足窍阴(胆经井穴):位于足第4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具有清热解郁、通经活络的作用。常用来调理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多梦。11、至阴(膀胱经井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具有清头明目、矫正胎位的作用。常用来调理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足心热。12、涌泉(肾经井穴):位于足趾弯曲时前脚掌中部凹陷处,具有滋肾益阴、潜阳熄风的作用。常用来调理头痛、头昏目眩、二便不利,足心热,中风昏迷、舌干咽痛、失音。
经络图解
穴位大全,穴位养生,这里有最适合你的养生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