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关注陈氏在线订阅下期
姓之于陈,与有荣焉!关注陈氏在线,全方位感受陈氏文化的独特魅力,期待您认识陈氏,爱上陈氏。
文化熏陶提升品位 · 书香浸润丰富内涵
◆ ◆ ◆ ◆
阜山村名的由来,宋时(或更前),因居于周山背后的山坡之上,故名后山;又因当海浪直拍龟、蛇二山山胶,故亦称潮山;三是因为原来村址是卜筑于陵阜之上,所以也叫阜山。
最早迁入阜山村陈姓是福建双江陈,“唐始祖上柱国魏国公讳顕谥文忠公。”之孙陈仁卫公、陈仁熙公后人。后来有南宋丞相陈俊卿公之子陈有源公,官承奉郎。淳熙年间(1178~1188年),因劝乃父恬退弗仕,不听,遂从朱文公游历郡邑。讲学於后山明教堂,与长邑黄勉斋等为友。因慕长邑后山山川之胜,卜隐于兹,遂为后山开基始祖。公自莆阳迁来长邑后山之后。将村北一座滨海之山命名为“莆盛山,藉纪源流”。
有源公生子彬,彬出自书香世家,但无意仕途。秉父、祖之学,以治举子之业,执教於后山明教堂。彬公生子士伟。士伟公年近半百,膝下犹虚。一夜梦中堂青龙缠柱,翌晨应梦兆见一童子青衣、青裤、青帽倚柱而立,诘之,乃莆田同族兄弟楶公(注:临高榔茶陈氏谱记陈学长与士伟分别为俊卿公之曾孙),携其长子九岁文龙来长。渡琼任职前,将文龙寄养於同族堂兄弟长乐士伟公,并就读於后山明教堂,后而嗣续宗祧。
注:文龙,生父陈学长,又名陈楶,渡琼前携子文龙到福州长乐阜山,寄养於同族兄弟士伟公,於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就读于姚坑“明教堂”,其父陈命奎,又名:陈圭、陈兖,因授宋朝廷调遣平乱,携谱带三个儿子,陈学范、陈学道、陈学长(陈楶),自福建莆田玉湖渡琼任职落籍居临。尊称为海南临高县黎安陈氏家族南宋渡琼始祖。而学长公妻子范婆和文虎(文龙胞弟,陈瓒之父留守居福建莆田玉湖。当时,陈瓒,尚未出世。因此,明国子监司业吴源,把陈瓒与文龙公是同年同庚生,是很谎唐!陈瓒应该是与文龙公长女陈淑祯,同年同庚生於1252年才符合历史事实。)
文龙公,生在福建莆田玉湖,长在福州长乐阜山,出贵于长乐阜山,扶宋抗元于福州,殉国于浙江杭州,墓葬于杭州西湖。这些都是历史所界定,不是某些人为个人私利目的能否定!
文龙公,就读于后山明教堂,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殿试状元。宋咸淳八年(1272年)告假还乡(后山),受乡中父老重托,于后山飞来石旁立:“元台碑”以示留念,并作“元台碑文与“元台碑铭”、“明教堂赞”,并在该堂又书“读书处”三大字匾额悬于其间。并用激扬文字描写早年读书的明教堂,其文曰:“雁山一派,浪入阜阳,鹳石崔巍,龟蛇俯优,玉狗长明,金鸡卓立,砂贯儒冠,石浑武弁,瑞石飞来,石门关住,明教堂前,双岩壁立,东西两潮,合流陈塘,古谶相传:”“陈塘沙港合,吴航举子胜莆田,士生其间,览山川之胜,揽披古人之图籍,亦可以猛然省,耀然奋矣”。承父老命,书而镌之
宋咸淳八年壬申岁桃月谷旦里人状元陈文龙书。
近获相关史料、谱牒记载,文龙公,元配夫人乃里人宋兵部尚书林采之曾孙女,次配、续配,妻妾五人:林、冯、杨、梁、李氏,生有十男三女。男:陈琯,配何氏,生子一俞,知宋祚将改,于宋末祥兴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十五年(1278年),自长乐后山历经仙游,转徙于湖头后溪,悉知会元诏捕,举家(3人)搬入南斗场,潜踪于东山头,至今平均繁衍廿七、廿八代,三万七千余人。陈梦云,授承奉郎,随张世杰领宋军保端宗,从海路经莆田居广东茂名杨梅村;陈梦雷,元徙居广东湛江雷州仙梦村,今大陈村;陈梦祥,随父抗元殉国,生一子,陈进,徙居广西乾礼村;陈梦麟,随父抗元殉国,后人散居广东吴川乾塘米稔村、廉江乾案村、吴川乾塘村、海南等地;陈梦昌,生三子:彝伦、彝性、彝光,据传迁琼州,待考;陈绪、陈继、陈述,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自福州长乐后山,避难渡琼与先期南宋渡琼始祖,祖父陈学道公、陈学长公居临,迄今繁衍后代廿九、三十世孙,发展临高县境内村支三十几个,三万几千人丁。陈璥,生于景炎元年(1276年6月),同年十二月,由义婢王氏抱出牢房,逃难至福建福清岱石,改名逢泰,生三子:良甫、和甫、德甫。和甫生四子:克贤、克贞、克仁、克初。克贤于明初从福清返迁故里长乐后山繁衍后代,迄今枝叶茂盛,人丁兴旺,发展户数计有三千八百一十二户,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三人。不计外迁。
文龙公长女,陈淑祯,(1252.5.28—1282.3.9),生于福州长乐阜山村,成年后婚配福建晋江东石,南宋后期进士承信郎许汉青为妻,人称许夫人。文龙公抗元殉国后,陈淑祯率众在闽西南坚持了六年抗元斗争,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初九日,与元军一次血战中牺牲。史称抗元斗争女英雄。另女嫁丁清孙补将仕郎;余幼。
文龙公尚有胞弟文虎(用虎)守居福建莆田玉湖,文虎生陈瓒,陈瓒少有大节。当公被执北去后,瓒于景炎丁丑二月嗨,秘密部署宾客丁壮诛林华等,收复兴化城。端宗嘉其忠义,命以通判权守兴化。十月城复破,惨遭车裂。事闻,赠兵部侍郎,赐谥忠武。与文龙公叔侄史称抗元民族英雄,并称:“二忠”。
书写历史,考证历史,应该从正史、史志、族谱等史料探寻。不是明国子监司业吴源,於明1377年,授人之臆目的,违背历史事实,编造出来所谓的《明国子司业吴源序》和《名公事述》误传至今。造成今天玉湖陈氏世系混乱,各说各的,互不相认。正本清源,困难重重。
附:玉湖陈氏世系图
海南省临高县黎安陈氏理事会常务会长文龙公廿六世孙 陈红光 撰(陈汀州配图片)2024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