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揽太行,西拥吕梁;黄河为界,汾水贯通。山西,三晋大地山河相拥,山为表、河为里,故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表里山河”之称。
山西历史文化悠久而辉煌,最早的国家形态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陶寺遗址(在今山西襄汾陶寺村)。其后,历代文化更是不绝如缕,文物灿若星河。作为三晋文化集中呈现的“文眼”,山西博物院从建立至今共收藏了50余万件国家珍宝,其中尤以青铜、瓷器、石刻、壁画等著称。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研究、收藏、保护、展示和征集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行走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每一步都踏在山河表里的历史回音之上。
如鸟斯革 如翚斯飞
古今建筑风格完美融合
山西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前身是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多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0多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2019年7月,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走过百年历程的山西博物院,矗立在太原市美丽的汾水河畔。主体建筑如“斗”似“鼎”,象征着丰收与安宁。中间的主馆方正规矩、四翼舒展,四层建筑一层比一层扩展,向外延伸斜挑的造型类似古代木建筑的飞檐。《诗经》用“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形容宫殿的壮丽飞檐。革,是羽翼;翚,是雉鸡。建筑学家林徽因女士曾这样来描述古建的飞檐屋顶:“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
博物院主馆正面高挑的屋檐下镶嵌着一只鸟的图标,这只有着象鼻子形状尾羽的独特鸟儿,是该院院徽,其原型正是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与博物院的整体造型相映成趣。
博物院的外部空间设计采用中国传统院落式布局,具有“四面八方”“太极中央”的空间特色,深得“超以象外,得于寰中”的东方哲理。主馆周边四角分列四座拱卫小馆,如同群山环绕主馆。俯瞰博物院总体布局,如同鸟之振翅欲飞状,轻盈地低翔在汾水之畔。
山西博物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斗拱结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是一座既传统又现代的杰出建筑。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博物院在保留斗拱结构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设计手法对其进行再创造,使其既保留了传统元素的美学特征,又与现代设计理念相得益彰。整个建筑的线条流畅、空间通透,展示出高超的设计技巧。博物院的总体设计营造一种古朴凝重、恢弘大气的文化氛围,同时穿插利用壁画、叠水、雕塑、水池等景观设计,创造一种群体和谐之美,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
藻井穹顶
窥视文物宝库的窗口
山西博物院的设计理念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博物院各个细部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进入山西博物院正门,抬头就会被天花板上藻井式穹顶所惊艳,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八角,攒尖顶,向观众传递天穹之美,也向馆内大厅洒下自然之光。
山西博物院的藻井式穹顶设计,是向拥有山西最大藻井的应县木塔致敬,这座建于辽代的艺术瑰宝,借助现代营造科技,千年以后其绝美的姿态在山西博物院得以绚烂新生,壮观、空灵而又华美。如此巧妙的设计,既克服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采光困难的弊端,同时又保持了民族特色的造型风格,彰显建筑设计的现代性和民族性融合的特征,构成了动中有静、虚实相生、层次丰富的美妙意境。
一如藻井是山西博物院的天窗,山西博物院本身其实就是窥视山西丰厚的文物、尤其是古建筑精彩技艺的绝佳窗口。
山西博物院作为展示三晋大地历史文化的场所,在设计中大量应用了隐喻性视觉图案,从山西北方独特的民居、地区文化中提取出天井、木梁、柱、门楼等建筑形态,使内部陈列空间与博物院外部空间的关系互相依存。
博物院除了主体建筑借鉴和化用斗拱的精髓,其细部也运用许多传统图案的元素,如中国古建筑中的饕餮纹、花格等视觉符号,打散后再组合,基本外形适度保留,重新形成简约的现代建筑风格,又保留传统建筑原有的寓意与神韵。
博物院主馆四角的四根铜立柱,将建筑主体稳固地托起,柱上饰有古青铜器上的窃曲纹、兽面纹、饕餮纹等,具有强烈的、神秘诡谲的文化色彩,隐喻晋国曾经辉煌的传奇和霸业,具有画龙点睛之功。入口大门制作采用方格子图案,与山西传统院落常用的窗棂造型相似,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大门上下方装饰的卷草纹,云头曲线优美婉转,舒展自如,富有韵律。而白虎等“四灵”的装饰造型,则是对汉代瓦当的借鉴和传承。
山西博物院的建筑外装饰主要采用土黄色锈石干挂花岗岩石材,局部配以现代科技的玻璃幕墙。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干燥少雨,土壤厚积坚固,博物院建筑色彩与漫漫黄土融为一体,苍茫而古朴。石材表面糙化处理,略显自然肌理,使得建筑富有质感,宏伟大气而又与地理环境相互谐调。土黄色也是山西博物院的展陈的标志性专用色,不但在总体建筑设计中得以很好地贯彻,在内部展览空间布置中也被充分运用。
土木华章
当美学与历史相遇
1937年6月26日黄昏,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骑着毛驴来到如今的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这个偏僻村落背面山坡上,一座外形奇特的大殿映入眼帘。
自此,一代建筑学宗师与唐代木构奇珍幸运地相遇了。这次奇遇打破了此前日本人“中国已经没有千年以上的唐代建筑”的断言。
这座神奇的建筑就是唐代佛光寺东大殿。此前,梁思成偶然翻到一本国外汉学家在敦煌石壁上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书中有一幅唐代壁画《五台山图》,其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引起了他的注意。以此为线索,梁、林夫妇经过艰苦跋涉,终于在山西五台山外围发现了佛光寺东大殿。从此,这座被忘却千年的建筑奇珍,以其雄奇瑰丽的姿态,让世人一窥大唐傲人的气象。曾有建筑学人这样评价:佛光寺东大殿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崇高地位,犹如金字塔之于埃及,雅典娜神庙之于希腊。
随后几天的勘察、研究,梁、林夫妇考证佛光寺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还确认主持建造者是愿诚禅师,出资的施主是“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林徽因还与宁公遇的雕像拍了一张合影,临别前她对梁思成说:“我真想在这里也为自己塑一尊像,让林徽因这位女弟子永远陪伴这位虔诚的唐代大德仕女,在这肃穆寂静中盘腿坐上一千年。”
这些珍贵的传奇故事和历史片段,如今在山西博物院的“土木华章”展厅得以精简、生动地再现。硕大的佛光寺东大殿外檐柱头斗拱模型矗立在展厅,让观众一窥大唐建筑宏伟、精湛技艺。
记者在展厅里还了解到,离佛光寺不远的五台县李家庄村还有一座唐代建筑南禅寺大殿,重修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比佛光寺还早了7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当年发现佛光寺时却错过了这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展厅展示的唐代木构建筑还有芮城广仁王庙(857年),中国现存的三座唐代木构建筑全部在山西。五代的木构建筑有平顺县的龙门寺西配殿(925年)、天台庵弥陀殿(929年)、大云院弥陀殿(940年)和平遥县的镇国寺万佛殿(963年),它们都奇迹般地存在于山西省境内。
山西地区不可移动文物在全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现存木构建筑2.8万余处,其中元代以前的早期建筑占据全国数量的70%以上,样本材料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庙宇、道观、衙署、门楼、桥梁等不同类型建筑百花齐放,彩塑、壁画、琉璃、匾额、木雕等古建附属物丰富多彩,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珍贵材料。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全世界,其中36个取景地中有27个来自山西古建。
山西博物院“土木华章”展览划分为“早期营建、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四个单元,每一个时间段分别设置重点展项,分别有北朝时期的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门楼图,唐代的佛光寺东大殿,辽宋金时期的应县木塔、晋祠、崇福寺,元代的永乐宫,明代的悬空寺、明清时期的平遥古城,围绕重点展项展示所处时代建筑营造的主要特征及艺术风采。展厅还陈设天峰坪遗址出土门轴石、大魏兴和二年造空心砖、唐代琉璃兽面纹瓦当、宋代彩釉琉璃塔式罐、阳泉东村元代仿木构砖雕壁画、“圣母朝会图”壁画及明清时期众多精品琉璃建筑等构件,以实物向观众展示山西古建丰富的内涵。
山西现存古代木结构建筑自唐至清一脉相承,环环相扣,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在不同时期的风采。山西博物院的“土木华章”像书页一般,穿越历史烟云,向世人讲述山西、乃至中国古建的经久的魅力。宋绍祖石椁、汾阳太符观星宿像是在身临其境中向经典致敬;佛光寺结构、应县木塔剖面、华严寺壁藏经橱、崇福寺弥陀殿门扇、净土寺天宫楼阁藻井、永乐宫整体布局等精美模型,则是炫耀山西古建的瑰丽和自豪。这些魅力独特的古建筑凝聚了古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像一部木石刻就的历史篇章,供今人学习、瞻仰、继承。
走进楼市现场 | 东莞:政策“暖风”频至 市场反应热烈
走进楼市现场 | 南京:成交量显著增长 市场筑底回温
走进楼市现场|天津:购房需求释放 楼市交易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