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途中,我那该死的思绪又开始天马行空起来,冷不丁就想到一个很有趣的话题:社保可以轻松地月交,可保险公司却不怎么推月交型的保险产品,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对月交型产品嗤之以鼻,只不过这类产品确实不多,而且大多都是“配角”,所有公司没有指望它“养家糊口”,所以大多营销伙伴和客户根本就没察觉到它们的存在。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运营成本太高
月交型保险产品,就像是给投保人开了个分期付款的便利通道,让那些收入稳定的工薪族压力小了不少,不用一下子掏出一大笔钱来交保费了,这就有点像分期付款买手机是一样的操作。
可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就像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主要是在续期收费上。过去,一年可能只收一次费,提醒两次就好;如果是提醒月交型客户,那就得每个月都要提醒好几次。客户不烦,自己都烦了。
此外,保险公司都是由合作银行代转代扣的。这就也就是说,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过去一个月结一次账就好了。月交型的保单保费,大家每个月都要结一次账户。遇到节假日,为了方便业务回收,大家还得加班加点的算账、收钱,然后还要核对账目,这工作量可想而知。自然会导致保险公司运营成本蹭蹭往上涨了。
公司实力要跟得上
还有一个原因,月交型保险产品可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保险公司都能玩转的,那可得有真本事,就像玩杂技,没两把刷子可不行。特别对公司的系统运营能力要求非常高。
比如,公司的数据系统、人员专业能力、与银行的合作水平等都要非常棒。尤其是每个月都要准确无误地计算每个客户的保费,还要确保不会出现任何差错,保单继续率的管控也得非常精准才行。而那些在各方面技术沉淀、专业支持不够的公司,根本没办法承受这么复杂的运营要求。所以,只有大型、优质的保险公司才有底气去做这件事。
此外,这还涉及到市场习惯。在亚洲我国大陆很多地方,大家都喜欢年交保费这种方式,能“一次说清楚,一次搞定”的事情,坚决不喜欢多几次。
与产品竞争力有关
虽然月交型保险听起来对投保人很友好,减轻了经济压力,但是这背后是有代价的。因为月交的运营成本高啊,这就可能导致保费总额比年交型的产品要高出一些。就像你去分期贷款买房一样,分的期数越多,商家回款时间越长,客户需要承担的成本就会更高。所以,一般来说,按月付款要比按年付款的总保费要多一点。相对于月交来说,年交反而是“短期交费”。这样一来,月交产品在总保费上就缺乏了竞争力。
而且,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一般会优先考虑大额保单,围绕高净值客户做产品设计。如果推出一款在总保费上有明显“瑕疵”的产品时,很难与同行“抢”到市场份额。按照当前保险公司的做法,只会集中精力去推某一个形态的产品,如果再把月交型产品作为主流推出,也会打乱整个产品线的布局,队伍销售很难形成统一的氛围。
缺乏专业客户的沉淀
月交型保险产品对于大多数投保人来说,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陌生人,摸不透。保险市场教育本来就是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想让消费者接受月交型产品,得继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去做推广,让消费者明白月交型产品的优势和特色。
比如,某公司曾推出过一款月交型的养老险。刚推出的时候,很多伙伴都感觉不错,觉得这款产品充分考虑到了客户的“难处”。但在最后一盘才发现,真正的高净值客户并不在乎是年交还是月交,而购买力不足的客户,关注的是交不交得起。
综合以上,月交型保险产品在市场上这么少见,主要是因为运营成本高、客户习惯、产品竞争力以及市场教育等各种因素凑到一块导致的。
不过,随着咱们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就像口味一样,众口难调,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00后客户群的加入,说不定以后月交型保险产品也能像雨后春笋一样慢慢多起来,满足更多投保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