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高歌正当时‖写在《牧笛》创刊20周年

文化   2022-06-04 20:14   甘肃  




激昂高歌正当时

           ——写在《牧笛》创刊20周年

                                                      文/王政德



前不久,肃南县文联领导送来了《牧笛》文艺期刊第77期。翻阅这份刊物时,不禁想起了这份刊物的诞生经过,也难以忘怀20年前创刊经历的点点滴滴。

那是2001年,组织上让我主持肃南县文联工作,我秉承“联络、协调、服务”的文联工作宗旨 ,在做好单位工作的同时,主动和文艺爱好者联系,当然不乏向县外文艺大家请教。那时单位只有我和钟雪晴两人,说闲不闲,说忙也有一点,因为当时我还承担着县电视台记者工作,不时地跟随领导外出采访拍摄,好在有县领导和市文联的关心支持,工作得心应手,连连获得市文联表彰。2002年,我看到邻县有《焉支山》《祁连风》等文艺期刊,就想我们也不能等闲视之,于是就有了创办刊物的念头。创办刊物,说起容易,可具体做就有点难了,首先要请示领导;二是要有经费支持;最重要的还是稿件来源。鲁迅有句话:“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我先和几位文友交流了想法,作家铁穆尔和时任文化局领导的李玉忠、杨永贤、宣传部顾建斌副部长等都很赞同我办刊物的想法,紧接着我向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秦学仁部长做了专题请示汇报,部长非常支持,他也正在考虑谋划创办刊物的事,并嘱咐我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领导同意,文友支持,接下来我们就紧锣密鼓地进行期刊筹备工作。期刊就像腹中的婴儿,虽没降生先得有个贴切响亮的名号。当时的安永红县长,对刊名很重视,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讲了“三特”,即:要有地域特点,要有民族特色,要有刊物特长。领导的重视和文友的支持,就是文联工作的动力。我们成立了刊物编委会,由县委强国年副书记任主任,副主任是县委常委、宣传部秦学仁部长、县委常委、组织部丁居红部长、县政府强梅副县长,编委会成员是马柏威、李玉忠、秦万龙、王政德、铁穆尔、兰永武、田自成、顾建斌、杨永贤、贺继新、杜生贵等同志组成,秦学仁部长担任主编,王政德、铁穆尔任副主编。文联先拿出了好几个刊名,后经编委会审议,最终确定为《牧笛》。刊名让谁来题写,一时又有点费思,安永红县长让我联系有名气的书法家题写,正巧我的好友王有君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是在肃南交警队工作过,对肃南很有感情,我向他求教,通过他请到了时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后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翟万益先生。刊名定了,名家又亲笔题写,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为了后续工作少走弯路,减少困难和问题,我亲自登门拜访市文联多红斌主席,多主席得知我们创办文艺期刊很高兴,并赐稿《肃南·裕固族及其文学艺术》,文中写到“对于裕固族,我充满着虔诚的敬意;对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我同样倾注着好奇、神往、期盼和祝福”。还传授了好多办好刊物的经验。

虽然创刊工作开局顺利,办刊启动工作的困难问题经请示汇报得以解决,问题之二就是经费了,当时县财政无力支持,让我们自己想办法。于是我们就跑企业,求部门领导,至到刊物交印时总算凑够了开支;最关键的是问题之三是稿件来源,我们多次召开编委会,动员大家积极宣传,广泛征稿,同时以电话和书信的方式,向平时掌握的文学爱好者(特别是肃南籍)联系约稿,凡被联系者,都怀有支持肃南文艺事业的热心,他们中有远在拉萨的贺中,身居北京的巴占龙,甘南任教的杜曼·叶尔江,县外工作的郎慧琴、贺学忠、强成江和文艺评论家柯英等。一时间稿件连连发往编辑部,满足了第一期用稿。在这一期,我们分设了“小说”“诗歌”“散文”“民族文化”“文艺评论”“歌曲”和“本刊专稿”等七个栏目,并请县委强国年副书记撰写了发刊词。2002年金秋10月,《牧笛》创刊号在丰收的季节向社会展示出了肃南文艺的新成果。从第一期开始,我们认真总结办刊得失,广泛倾听作者和读者意见建议,一期一个新面目,期期都有新人新作,“三特”要求在刊物中得到一 一体现,连续几年被市文联评定为优秀期刊。由于我们把《牧笛》办出了特色,受到文艺界和社会广泛好评,2007年3月,肃南县委领导问我,能不能在《牧笛》的基础上搞一套肃南文艺作品集,当时我就满怀信心地答应了。因为我们有了稳定的作者群,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作品,所以我心中有数。经过一年时间的征编,于2008年11月正式出版了《裕固文艺作品选》(一套四本)。从主办《牧笛》到出版《裕固文艺作品选》,系列工作就像一条联系作者和文艺界老师、编辑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我也结识了一大批文友和老师,并且一直保持着联系,从他们的人品和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这也是我一生获取的最大财富。20年来,《牧笛》从创刊号至今已出77期。回顾20年前,肃南文艺家在国家级和省级会员中名额寥寥无几,但经过20年来的培育培养,肃南文艺队伍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一批又一批文艺人才由此脱颖而出,如作家达隆东智、苏柯静想、鄂尔魂、杜曼·扎斯达尔,摄影家杨永贤、郎文瑞、秦万寿,书画家妥进武、王雪鹏、贾生连等,相继已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协会会员。还有更多的各门类文艺工作者,从《牧笛》起步,从《牧笛》成长走向全国文艺界,为繁荣自治县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再过20年,我们和《牧笛》再相会,那注定又是一场历史性的盛宴。因为:我们正在超越梦想,《牧笛》前程更加灿烂美好。

                (肃南《牧笛》创刊号)

作者简介:王政德(茨仁洛伽)、藏族、出生于50年代。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甘肃省科技界摄影协会副会长、张掖市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张掖市民俗摄影家协会、张掖市摄影家协会、肃南县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肃南文学
让那些怦然心动的胸口,让那些斟满了激情的喉咙,让那些发黄了的纸张,找到了张扬个性的天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