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深化品质课堂内涵,促进校际间教学研究与合作,共筑互帮互学的良好风尚,9月26日,以“项目化学习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苏州工业园区数学基地校培训活动在西附初中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涵盖了课堂观摩、课例分享及专家讲座等多个环节。来自不同学校的四位优秀教师各展所长,带来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充分展现了项目化学习的魅力和实践成果。
数韵流转,课堂里的智慧绮梦
水韵荷香,数启智慧之门
西附初中肖世乐老师带来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水韵江南·一叶知数》。肖老师选取了苏州特有的水生植物——荷叶和菱叶,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植物中寻找自然与数学的和谐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从植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发现了荷叶效应、分形结构、螺旋排列等现象,并利用网络画板、SketchUp等软件进一步理解了几何知识。最后,学生还应用几何性质来解释自然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感知到了自然界的秩序与复杂性,还激发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培养了跨学科思维能力。
篮舞数学,抛物线的艺术
唯亭学校徐辛炎老师开设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灌篮高手——将篮球投入数学筐》。徐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投篮中的数学奥秘,从篮球飞行的抛物线轨迹出发,详细探究投篮出手角度、抛物线弧度以及篮球入筐角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GGB动态软件,形象地将投篮这一体育知识以数学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通过小球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函数解决问题的作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节气数语,土圭下的时光轨迹
朝前路学校周青松老师展示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数说土圭,解密二十四节气》。该项目以数学核心知识为载体,融合地理学科知识,带领学生探寻土圭的历史起源、计时工具的演变、数学原理、实践测影,并指导学生制作现代土圭。通过项目,学生建立了影长与二十四节气划分的联系,学会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显著提升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了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
数字织梦,春山里的非遗韵律
星汇学校田潇老师开设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数字艺术——平芜尽处是春山》。田老师带领学生从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刺绣中寻找图形构造和配色的规律,引导学生从图案中发现“数”的灵感。结合信息学科和美术学科的知识,田老师不仅为学生带来了美的感受,还引导他们从有序到规律的数学学习中探寻数学本质,并进一步从数学、物理学、自然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揭秘无限不循环小数背后的大规律。通过混沌系统模拟动态无序系统的变化,形成了“无序—有序—规律”的大学科思维,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
心路历程,智慧火花的碰撞
在研讨环节,四位开课老师详细阐述了本项目的驱动性问题、实施过程、课堂的前期准备以及此过程中的收获。
驱动性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探究的起点,它们源于生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此外,项目式学习前期需要充分的准备,包括确定项目主题、设计任务、制定计划等。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全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谈及收获时,老师们纷纷表示,项目式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他们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师者匠心,点亮成长之路
江苏省教科院(省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徐德同老师,以“追求专业成长,厚实人生底蕴”为主题,为青年教师规划了实现专业发展的成长路径。
徐老师深入探讨了教师的智慧能力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联,分析了教师的人格特征如何影响其职业发展,并阐述了教师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教师成长的核心要素。
最后,徐老师与青年教师就“如何在教育生涯中追寻幸福”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互动与讨论,从问题研究、教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等多个维度为大家指明了专业成长的方向。
本次“项目化学习探索与实践”培训活动圆满落幕,但教育的探索之路永无止境。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为学生们的成长撑起更加广阔的天空。
文字:唐溪晗、季雨
图片:沈佳怡、相雨蝶
一审一校:李丽、徐苏恒
二审二校:董浩捷
三审三校:范建华、田秋平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