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迎来“寒露”“霜降”两个节气,天气渐冷,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水产养殖进入后期生长管理阶段,池塘载鱼量也达到高峰,残饵及代谢物沉积较多,易导致水质恶化,诱发各种疾病。需做好日常管理,勤巡塘,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拉网、分拣、运输环节规范操作,避免鱼体受机械性损伤引起继发感染。根据本市养殖情况,对10月鲫、鳊、团头鲂、大口黑鲈等重点养殖水产品易发疾病进行专项预测,提出防病措施建议,降低养殖病害发生的风险。
01
1、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诺卡氏菌病等细菌性疾病;
2、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病毒性疾病;
3、锚头鳋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性疾病。
02
1
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主要危害鲫、鳊、团头鲂等淡水鱼类,从2月龄鱼种到成鱼均可受害,水温9℃-36℃时易发病。患病鱼离群缓慢游动,体表充血,鳃、肝、肾颜色较淡,呈花斑状。病情严重时死亡率达90%以上。
2
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该病从鱼种到成鱼均可患病,尤其是鲫、大口黑鲈等吃食性鱼类,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患病鱼肛门红肿外突,解剖查验可见肠道充血发红,尤以肠后段明显。
3
病原为柱状黄杆菌,主要危害鲫鱼、大口黑鲈等淡水鱼类,从鱼种到成鱼均可患病。水温15℃以上开始发病,5-6月,9-10月为发病高峰,常与细菌性肠炎病并发。患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鳃盖骨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1个圆形不规则透明区,俗称“开天窗”。
4
病原为诺卡氏菌,主要危害大口黑鲈、乌醴等鱼类。全年可发病,流行高峰为9-10月。患病鱼体表隆起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结节,剖开结节后有白色或稍带红色的脓汁流出,肝、脾、肾等内脏器官也出现白色点状结节。
防治措施
细菌性疾病病原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中,大部分病原为条件致病菌,鱼体体质是条件致病菌致病的关键,其次是环境中的致病菌数量。防控关键为营造良好水体环境,有效调控养殖水质,控制养殖密度,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达到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及增强鱼类体质的目的。
入秋后水产养殖动物逐渐进入越冬期,应选用优质饲料,不使用腐败、霉变的饲料;适量投喂,维持鱼体体质,增强其耐寒和抗病能力。秋季水产养殖动物存塘量较大,易发生缺氧浮头,通过适时分塘、轮捕等措施,调节养殖密度,降低养殖风险;规范操作,避免鱼体受机械性损伤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病时可采用全池泼洒漂白粉或溴氯海因等消毒药物与抗菌药物拌饵投喂相结合的方法。准备上市的水产品要加强休药期管理,以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5
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主要危害鲫、异育银鲫。水温10℃-33℃均可发生,20℃-25℃最为严重,从2月到10月均有发生,4-5月和9-10月为发病高峰期。患病鱼游动缓慢,体表广泛性充血或出血,尤其以鳃盖、下颌、前胸和腹部最为严重。解剖后可见淡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等器官肿大。
防治措施
病毒性疾病重点以加强日常管理、预防为主,控制养殖密度,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对拟购亲鱼、鱼苗、鱼种加强检查,确保不携带病毒;易感温度期定期使用消毒剂全池消毒,做好水质调控,减少鱼体应激;定期投喂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如黄芪、板蓝根、鱼腥草等;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多糖等,提高鱼体免疫力。一旦发现疑似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发生,应立即向当地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报告,并送样品到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诊断;同时及时打捞销毁病死鱼,对养殖工具设施消毒,减少病毒传播;使用药物控制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的并发感染;减少投喂量,调控水质,减少药物使用,避免鱼体应激。
6
病原为锚头鳋,繁殖适温为12℃-33℃。主要寄生在鱼体肌肉、鳞下、口腔等部位。患病鱼食欲减退、身体瘦弱、烦躁不安,体表或鳞片腹面可见细针状虫体。
7
由指环虫寄生引起,水温20℃-25℃时易发病。大量寄生时病鱼瘦弱发黑,呼吸困难,鳃盖难以闭合,鳃丝黏液增多、肿胀呈花鳃状。寄生数量多且密集时呈白色泡沫状小团。
8
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鱼类体表、鳃丝、鼻孔和鳍条处。少量寄生不致病,大量寄生时会刺激鳃丝分泌黏液,形成黏液层,妨碍病鱼呼吸。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适宜水温20℃-28℃。
防治措施
寄生虫性疾病预防首先选择未被感染的鱼种放养,放养前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淤消毒,对鱼种进行药物浸洗;定期检查寄生虫,数量过多时及时采取措施。锚头鳋病用敌百虫粉全池泼洒,连用2-3次,间隔5-7天;指环虫病可通过甲苯咪唑溶液(按推荐治疗剂量)或敌百虫溶液(剂量为0.7ppm)全池泼洒治疗;车轮虫病用中药驱虫药如苦参末、雷丸槟榔散拌料投喂,用硫酸铜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供稿: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何俊
编辑:徐辉 审核:任勇 发布: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