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0项民心工程来了!

民生   2025-01-13 08:23   天津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2025年20项民心工程。



一、就业服务工程


1.建设“津彩e就业”驿站。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建成100家就业驿站,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稳就业增收入。

2.实施“技能强企”行动。新认定100家企业培训中心,组织开展1000人次师资培训,以技能提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育才护苗工程


3.持续推进中小学学位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新增中小学学位1.62万个。

4.推进“五爱”教育阵地建设。选取800个“五爱”教育阵地给予资金、体育用品等支持,打造50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特色项目和特色工作室(站、馆),以“小手拉大手”方式,深化“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活动。

5.开展中小学生体质测试与视力筛查。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电子档案,强化视力筛查结果运用,加强视力健康管理。


三、健康守护工程


6.完成环湖医院天塔院区改扩建工程。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努力解决神经系统疑难复杂疾病就医难题。

7.完成南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心建设。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改扩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8.打造金牌家庭医生团队。在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的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打造1支金牌家庭医生团队,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色诊疗服务家庭医生团队带头人,为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全专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

9.开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针对消防救援人员、会展和体育场馆工作人员、酒店服务人员、快递外卖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不少于3万人的应急救护取证培训,推动应急救护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进场馆。


四、养老提升工程


10.提升养老服务设施水平。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社区型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幸福院)30个、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0个、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院)10个

11.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1000人,提升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水平。

12.打造示范型老人家食堂。打造具备明厨亮灶、集中堂食、个性化送餐、网络服务等功能的示范型老人家食堂30个,建立可持续、可推广复制的运营机制与模式,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


五、助残保障工程


13.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全市3800户有需求且具备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适配无障碍设施,缓解居家照护压力,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14.持续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为300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医疗手术类、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类康复救助,实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


六、扶弱助困工程


15.做好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提高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水平。

16.发放困难家庭租房补贴。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4亿元,预计惠及7万个家庭。


七、惠工解忧工程


17.开展在职工会会员大病救助。对因病在医保定点医院治疗的在职工会会员,一年医药费(含自费)经医保、商业保险、单位二次报销后,实际个人支付医药费总额超过6万元的,分梯度给予一定金额救助。

18.开展在职工会会员住院关爱慰问。对因病在医保定点医院治疗的在职工会会员,每年首次住院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500元或2000元慰问金。

19.开展农民工、困难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健康体检,全年不少于4万人。


八、惠民安居工程


20.规范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间),逐步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

21.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成39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22.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预计完成改造180户,做到应改尽改、不落一户。


九、惠农增收工程


23.提质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做好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推荐工作,在全市推出5至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相关涉农区各开展5至10项“乐享津郊365”乡村旅游特色活动。推进乡村旅游重点片区核心村村内道路建设、坑塘沟渠治理,推动改善村容村貌。

24.大力推进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小站稻、沙窝萝卜、岳龙红瑶甘薯等重点品牌,建设提升10个品牌农产品基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拓展市场渠道,带动农民增收。


十、商业便民工程


25.打造高质量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20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的高质量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足群众便利化、多元化、品质化生活需求。

26.新建和改造提升标准化菜市场。新建标准化菜市场6个,改造提升标准化菜市场3个,预计将为16余万居民买菜购置生活必需品提供便利,同时带动部分就业。


十一、燃气安全工程


27.更新改造燃气老旧管道。更新改造燃气老旧管道200公里,保障居民用气安全。


十二、供热提升工程


28.改造供热旧管网。实施供热旧管网改造200公里,提升供热服务质量和居民用热稳定性。

29.开展城市供热“冬病夏治”。改善5000户居民户内供热设施老化、堵塞、运行不畅等问题,提升供热效果。


十三、供水保障工程


30.改造供水旧管网。实施供水旧管网改造100公里,对市政道路、小区庭院及居民户内劣质供水管道,运行年限满30年且存在影响水质、水压和漏水多发等安全隐患的其他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和供水品质。

31.改造居民二次供水设施107处。


十四、防汛排涝工程


32.改造积水地道。完成东兴、密云一支路、天平桥3处积水地道排水设施改造,提升地道排水能力。

33.改造排水老旧管网。完成中心城区180公里排水管道清淤疏浚和改造,解决管道塌管、淤堵、破损严重等问题,保障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34.实施中心城区二级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完成中心城区津河、卫津河、外环河等19条二级河道清淤疏浚及岸线修复,清挖处置河道淤积底泥,提升河道排水能力。

35.实施重点山洪沟道治理工程。对蓟州区黄乜子沟、牛头沟等10条重点山洪沟道进行清淤疏浚、岸坡防护、维修或新建拦砂堰、桥涵维修改造,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提升防洪排沥能力。


十五、轨道建设工程


36.建成地铁4号线北段(小街站至西站站)。

37.建成地铁7号线(赛达路站至鼓楼站)。

38.建成轨道交通Z4线一期工程北段(营城街站至北塘站),加强滨海新区汉沽、中新天津生态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联系。

39.完成津滨轻轨9号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将最小行车间隔由4.5分钟缩短至3分钟,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


十六、路网提升工程


40.加强市政道路建设。完成台儿庄南路(现状台儿庄南路—南兴道)等5条市政道路主体工程施工。

41.实施道桥安全整治维修。对中心城区49条重点道路、20座立交桥、海河12座跨河桥梁进行整治维修,改善和提升通行能力,满足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

42.实施农村公路桥梁提升改造工程。提升改造310公里农村公路,维修改造6座桥梁、2条地道,方便周边村镇居民出行。

43.提升公路交通出行品质。整治机场大道、天津大道两条公路,完成外环西路与北辰西道交口、津涞线与赛达大道交口、武静线与京环线交口、潮阳大道与克黄线交口等4个拥堵交通路口改造和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提升改造。


十七、交通治理工程


44.优化公交出行。进一步完善公交线网,强化公交与地铁接驳,新增优化公交线路50条,开通通学定制公交10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400部,方便居民绿色出行;提升公交专用道网络连续性,优化路口20处,全面提高公交专用道通行效率。

45.增建停车泊位。利用城市边角地块、闲置空地和桥下空间等资源,增建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46.强化大型活动交通服务保障。加强会展、赛事、演出等大型活动周边道路交通疏导和提示引导,在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便利停车区域,为八方来客提供安全顺畅的交通运输保障。

47.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完善中心城区40条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103处主要路口交通组织,引导群众文明出行。

48.提升智能交通服务水平。整合交通管理数据资源,发挥警企联动优势,联合互联网导航企业,及时动态提供交通拥堵、道路施工、交通事故等信息,为群众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通行路线提供良好服务。

49.提升改造路灯设施。对市内六区及环城四区道路、桥梁、小区路灯缺失或建设不完善的点位,通过电力电缆连接等方式实施补装,减少城市照明“暗点”、“盲区”。


十八、生态宜居工程


50.建设柳林公园(三期),突出开放性、共享性和参与性,打造亲近自然的绿色生态空间。

51.建设设计公园(一期),更好满足群众运动、休闲、游憩需求。

52.新建口袋公园64个,提升口袋公园16个,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53.建设16个幸福河湖,为群众创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环境。

54.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市绿化、美化、净化。组织城市道路园林绿化补植,提升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沿街建筑立面维修维护,提升安全性;实施“城市家具”维修维护,增强功能性;提升环卫作业标准,保障城市干净整洁;开展对“三站一场”、旅游景区、城乡接合部、背街里巷环境治理,消除城市脏乱死角;实施海河沿线维修整治,为市民提供休憩、活动空间。


十九、全民健身工程


55.加强群众健身场地及设施建设。更新社区健身园1000处,新建社区户外微场地80处、百姓健身房20处、主题体育公园12处。

56.举办“体彩杯”2025年天津市全民健身健康运动会。广泛动员群众和各级各类组织积极参与,预计参与人数达到10万人次,实现全民健身推广和赛事综合效益双推动。

57.举办2025天津马拉松赛。做好赛事筹备、组织保障工作,推动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天津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


二十、文化惠民工程


58.举办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活动。组织国家级重点艺术院团和市级专业艺术院团知名艺术家参演的新创或保留经典剧(节)目展演,演出200余场。

59.举办第十届市民文化艺术节。突出群众主体性,推出近40项重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60.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活动。发挥我市文博资源优势,突出津派文化特色,在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国庆等节日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精心设计展览展示、社会教育等文化活动,适时开展延时开放服务,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



编辑|史潇潇
来源|天津日报


津云
津云,天津市移动新媒体总平台、总集成,一个有新闻理想、融合基因、生活服务、人工智能的媒体集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