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就在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蓝旗草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元朝首都,建于公元1256年。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元代都市系列中最早、历史最长、格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遗址。
其兼容的城市模式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01
元上都的鼎盛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北20多公里处的金莲川草原。
虽然曾经如此兴盛,但现在剩下废墟,回顾它的繁荣时代,你仍然可以隐约感受到它宏伟的氛围。
02
元上都如何被毁的
元上都的衰败与毁灭始于1358年。主要是由于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元惠宗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红巾军由大同直趋上都,纵兵焚掠,焚毁了那里的宫阙衙署。
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元上都的毁灭,使得经百年陆续建成的上都宫殿被毁,逐渐荒废成为“一座怀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
宫殿的焚毁使得这座城市逐渐荒废,结束了作为陪都的历史。
元上都遗址的毁灭对元朝及其后续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政府于洪武二年(1369年)在此设开平府,不久废府设卫。
宣德五年(1430年)迁开平卫于独石口后,上都这座城市就进一步被废弃了。到了清代,这里成为蒙古察哈尔正蓝旗的驻牧地。
元上都作为元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然而,随着元朝后期民怨四起,各地开始起义反抗政府,朱元璋乘势而起,加入了当时的起义队伍,最终导致了元朝的覆灭。
元上都被农民起义军攻陷后焚毁,10年后朱元璋的军队攻入元大都,结束了元朝一统的局面,从此元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座沉睡在草原上的文化遗址。
元上都的毁灭标志着元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结束。
尽管元上都已被战火焚毁,但它的影响仍然十分广泛,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元上都,作为元朝的重要政治和军事中心,其兴衰与元朝的命运紧密相连。元上都的兴衰过程,不仅体现了元朝的政治变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03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在元上都遗址南5公里处,位于乌兰台敖包山东半山腰。
博物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所设计,将巨大的建筑体量掩藏在山体之内,与山体相融,与敖包相连,保持了元上都遗址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周边自然环境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共分八个展厅陈列:
(一)、序厅——元帝国辉煌。该厅以元世祖忽必烈汗塑像和元朝兴盛时期疆域图为主体,把元朝的兴盛辉煌展示给众人
(二)、元朝的建立——馆藏精美文物。通过该展厅历史遗物,使人们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三)、蒙元文化——辽阔的草原帝国。横亘欧亚的广袤草原,孕育了游牧民族彪悍强盛的性格,辽阔的视野,激发了天骄英雄辟土开疆的壮志,翻开历史长卷,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分别建立起强盛的帝国,无不以其恢弘的气势震撼了整个世界。
(四)、察哈尔风情——馆藏精美文物。察哈尔民俗风情是草原文化的一个典型侧面,是游牧民族热爱绿色生态的精神寄托。这是由于栖居、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生存斗争的需要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发展,政治、文化进步影响一些旧的风俗习惯被逐步遗忘……
(五)、正蓝旗发展——美丽富饶的正蓝旗。正蓝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此厅以借助历史遗物展示正蓝旗的发展历程。
(六)、远古之光——草原文明的曙光。这里我们将茫茫草原几千年来遗留下的丰厚遗产展示给大家,印证各时期北方诸民族历史传承,昭示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多元一体。
(七)、奇异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契丹字的出现。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北部边疆就分布着很多植根于草原的游牧部落,他们逐水草而居,创造着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
(八)、中国艺术奇葩——绚丽的瓷器。中国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唐宋以来中国瓷器进入了高峰时期。
博物馆主要展示元代遗址、墓葬、祭祀遗址及相关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蒙古统治者建立的城市布局和特色,突出了元朝百年兴衰的历史,在促进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已成为展示元上都世界文化遗产突出价值、传递蒙元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宣传蒙汉民族文化融合的平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