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高岗 文化兴龙
金秋11月
深圳读书月的文化闹钟准时响起
龙岗区诚邀鹤湖智库名家
推荐一本书
写下一段话
留下一份情
穿梭书页间
与市民读者共读一本好书
点燃龙岗的爱阅之风
寄语:该书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滨海客家”的由来和发展,挖掘了300多年来深圳客家人为中华民族奋斗所作的重要历史贡献,揭示出由山地客家与海洋文化融合后的文化新质:开拓、包容、重商、进取。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全面呈现了“山海之间”“跨越山海”的深圳客家文化景观,不仅为客家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也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寄语:非暴力沟通(NVC),又称爱的语言。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于1963年提出,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可。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适用于各种人际交流领域,旨在促进爱和理解。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简明扼要,便于运用。
寄语:这是三联出的一本非常容易阅读的小书,主要介绍了贝聿铭先生的一生历程,从其家世、学习、设计、家庭等方面出发,讲述了接受东西方文化教育和熏陶的贝聿铭是如何理解、处理这种复杂交织的认知关系,并将这种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体现到设计的建筑作品中去。百年贝聿铭,向我们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进步的明天。
康震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自《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以来,以博学多识、文采斐然的讲解风格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有“诗词才子”美誉。本书是康老师厚积薄发之作,融学识、文采、诗意于一炉,81篇,篇篇皆精品。本书选讲的81首古诗词,大多都是国家统编版中小学课本里的篇目,曾在《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央视文化节目中做过精彩解读,是国人喜闻乐见的经典之作。
《通往奴役之路》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出版,是对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中颇受欢迎的书籍之一。这本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
本书聚焦从大山来到滨海的客家人,梳理了滨海客家人在深圳地区三百多年的开辟史和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史。全书共九章,探讨了滨海客家的定义、内容与研究的缘起,介绍了滨海客家的迁徙路线、客侨文化、人文脉络、建筑特色、民俗风情和艺术创新,滨海客家与人文湾区建设。通过对深圳历史文化渊源和脉络的梳理,由今察史,以史鉴今,为深圳历史文化寻找“根”与“魂”,为讲好深圳故事、繁荣文艺创作提供重要内容资源,从而提升深圳人对自己的城市文脉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的建设。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把谈话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百年贝聿铭》(三联书店)
两位作者以可贵的记者视角展现了贝聿铭的一生。书中的贝聿铭是个“普通人”:从学生时代到成人世界,憧憬过未来,怀疑过现实;换过专业,遇到过恩师;选择毕业去向时曾几经犹豫又备受质疑,在看似平顺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大大小小的风波和危机……借着阅读贝聿铭反观自己和周遭世界,能给我们,尤其是年轻读者以实实在在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