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灭女婿满门,女儿出谅解书和解并继承家产,3年后终审判死刑

体娱   2024-09-13 10:12   湖北  

2019年,四川男子张志军在一怒之下竟然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女婿邹朔和两位亲家,之后他选择了主动投案自首。

正所谓杀人偿命,张志军残忍地杀害了三个人,被一审判决死刑,怎么也算得上罪有应得,可谁能想到,就在这时,女儿张瑜竟然代表四岁的孩子出具了谅解书,要求法院对他从轻处理。

那么,张志军到底为什么要毁掉女儿的家庭?张瑜又为什么要代替丈夫一家出具谅解书?


不被祝福的婚姻

邹朔在大学的一次社团活动中意外结识了张瑜,两个年轻人很快就因为彼此欣赏而走到了一起,随着感情的日渐加深,他们一起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共同学习,分享彼此的梦想和烦恼。

为了能够和张瑜走到一起,邹朔甚至学会了张瑜家乡的方言,可是这段甜蜜温馨的校园恋情,很快就遭到了意想不到的阻碍,张瑜的父亲张志军得知女儿恋情后,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态度。


邹朔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说不上富足,但也算得上衣食无忧,可在张志军的眼中,他的女儿应该找一个更有“前途”的对象,而不是嫁给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的孩子。

面对岳父的反对,邹朔并没有退缩,他不但努力地提升自己,还经常抽时间拜访张家,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改变张志军的看法,可无论他如何努力,张志军都始终对这段感情持否定态度。


大学毕业后,邹朔在武汉收到了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邀请,可为了能和张瑜在一起,邹朔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个机会,来到了张瑜的四川老家,接受了一份基层巡检员的工作,而这份工作的薪资只有武汉工作的三分之一。

在张瑜的坚持下,张志军无奈地同意了他们的婚事,邹家父母也出资帮助小两口在城里购置了一套小户型住房,并添置了一辆代步车。


最开始,邹朔和张瑜的婚后生活还算圆满,他对妻子张瑜体贴入微,还将自己的大部分工资都上交妻子,手上仅剩的零用钱,也大多变成了张瑜喜欢的化妆品和衣服

但很快,随着女儿的出生,张志军夫妇以照顾之名搬到了他们的小家之中,表面上说是帮忙,可张志军却总是在家里处处刁难邹朔,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女儿嫁错了人。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张瑜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丈夫昔日为爱放弃高薪工作的决定也成了她如今抱怨的理由,张瑜自我怀疑的心理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家庭矛盾。

随着时间推移,邹朔和张瑜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原本温馨的家变成了战场,两个人经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终于,一次激烈的争执后,失去理智的张瑜将邹朔赶出了家门。

悲剧的发生

邹朔在外面的独居生活,象征着双方感情的彻底破裂,可他每天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不但要支付房贷和孩子的抚养费,还被张瑜偷偷转移到父母的账户之中。


在得知了儿子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后,邹朔的父母赶到四川,想要和张志军一家好好谈一谈,可谁能想到,这个决定竟然引发了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2019年1月的一个晚上,邹朔和父母来到了张瑜的家中,想要商讨女儿的抚养问题,可随着话题的逐渐深入,气氛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邹朔父母对张志军夫妇一句过度干涉小两口夫妻生活的指责,竟然点燃了张志军的怒火,他突然冲进厨房,抓起一把锋利的菜刀,向邹朔一家扑去。

邹朔虽然奋力保护父母,可面对已经失去理智的张志军,他们终究难逃厄运,刺耳的尖叫声和混乱的打斗声惊动了邻居,当其他人赶到现场时,悲剧已经发生了。


邹朔和他的父母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回过神来的张志军目光呆滞地瘫坐在地上,张瑜和她的母亲则蜷缩在角落,失声痛哭,在众人的提醒下,她们才终于颤抖着拨出了报警电话。

警方赶到案发现场后,邹朔一家三人已经因为失血过多当场死亡,而面对现场铁证如山的证据,张志军也没有抵赖,主动承认了自己的杀人罪行。

很快,这起骇人听闻的杀人案就进入了司法程序,考虑到案件的严重性和社会影响,法官在一审法庭上做出了判处张志军死刑的判决。

司法公正的相关讨论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起案件居然会在进入二审程序时,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张瑜以四岁孙女的名义,代表受害人家属向法庭提交了一份“被害人家属谅解书”,请求法庭从轻处理。

就是这份谅解书的出现,让原本看似明朗的案情重新蒙上了一层阴影,二审法院基于张瑜的谅解书竟然改判张志军死缓,这一判决结果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许多人无法接受如此残忍的凶手竟能逃脱死刑,纷纷在网上发声,质疑司法公正,邹家的其他亲属更是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张志军根本任何与邹家人和解的意思,四岁的孙女怎么能代表邹家人“原谅”他呢?

邹朔的舅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情绪激动地表示,“我们绝不原谅张志军的杀人行为,这种残忍的罪行怎么能因为一纸谅解书就得到宽恕?”


邹朔家乡的群众自发组织了请愿活动,数千名群众联名上书,要求严惩凶手,伸张正义,这份来自基层的呼声,再次将案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更重要的是,张瑜作为死者家属的同时,还是凶手的女儿,她的谅解书是否有资格代表被害人家属的真实想法,又是否可以被法院当作参考?


有法律专家指出,谅解书确实可能影响量刑,但在刑事案件中并不属于决定性因素,在如此恶劣的故意杀人案件中,仅仅依靠一封有争议的谅解书,就改判死缓,显然有些量刑过轻了。

不过,也有废死派认为,应该尊重家属的意愿,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死刑无法解决问题,只会加深仇恨,任何一个罪犯也应该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


但是,这样的观点显然不符合中国的主流思想,“血债血偿”的社会呼声,让最高法院决定对案件进行再审,在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后,最高法院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维持一审判决,判处张志军死刑。

为了回应社会上对于谅解书的争议,最高法院在判决书中强调,考虑到本案的严重性、社会危害性以及罪犯的主观恶性,即使有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也不足以改变对罪犯的死刑判决。


案件尘埃落定,法律正义最终得到了伸张,张志军的死刑判决符合法律规定,也彰显了司法公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可这起悲剧留下的伤痛却远未平息。

张志军的鲁莽杀人摧毁了两个家庭,也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在婚姻和家庭中,如何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成了人们思考的一个难题。

结语

张瑜谅解书引发的减刑,引发的司法讨论持续发酵,有法学专家呼吁,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量刑指导制度,在保护被害人权益的同时,也要确保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应该加强家庭矛盾调解机制,邹朔和张瑜之间的矛盾,原本只是简单的抚养权问题,但只是因为一时气急的几句口角之争就酿成大祸,我们应当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代军哥哥
娱乐中看世间百态,关注我❤️~,一起探寻明星背后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