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制药厂
三明锻冲件厂
从生产单一的原料药起步,到现在痛血康胶囊、蕲蛇酶注射液、来氟米特片三个药品为主打,涉及中药、生物制剂、化学原料药等领域,持有50多个品规,五大剂型,品种齐全,生产技术水平及质量标准达到国际水平。这是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药企——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前身是福建省三明制药厂,不仅是老牌药企,更是见证着三明小三线建设发展历程的光荣企业。
三明制药厂旧景
聊起汇天生物的历史,原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陈伟非常有发言权。1981年就在这家企业工作,从他的父辈参与建厂开始,他一路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初,按照国家建设“小三线”的部署,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杭州医药分公司确定在福建省筹建小三线制药厂,由中央拨款,福州制药厂筹建。1966年初步选址时,设在沙县罗布村,厂名为“福州制药厂沙县第一分厂”。第二年,由福州军区国防工办选址代管,以“靠山、分散、隐蔽”选址原则和“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建厂原则进行建设。新厂址选于三明明溪汉仙乡苦竹坑,这里重峦叠嶂、苍松入云、溪水潺潺,与附近兵工厂峰林机器厂和7781厂形成掎角之势、相得益彰,确定厂名为“福建省红卫制药厂”,1969年8月20日厂房基建破土动工后被确定为建厂日。
三明制药厂是今日汇天生物的前身(杨开长 摄)
三明制药厂生产车间和厂房旧景
由于地处僻远,交通不便,生产条件差,1975年起,红卫制药厂陆续迁到现址(三明市台江),1976年7月30日,一场暴雨促使河水猛涨,上游伐木场木头随山洪直冲而下,汹涌激流威胁着尚未合龙的进厂大桥(台江大桥)。工地职工冒着生命危险,高呼“保卫大桥就是胜利”的口号,奋不顾身下水阻拦冲击桥拱的木头,与建桥民工拧成一股绳,连夜突击浇灌桥拱水泥,经过十几个小时奋战,终于战胜洪水,使得大桥胜利合龙。
三明制药厂生产场景
这是药厂职工与建桥民工在小三线建设期间斗罢艰险、齐心协力、攻克困阻的真实写照。
1980年12月10日,“福建省红卫制药厂”正式更改厂名“福建省三明制药厂”。在艰苦的条件下,三明制药厂从生产青霉素、葡萄糖、庆大霉素等原料药起步,至1983年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创降血脂新药山楂精降脂片开始获准生产,从此在我省的医药行业崭露头角。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三明制药厂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00多万元,一度跃居全省医药企业首位。1990年,庆大霉素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三分之一,因被称为“庆大霉素出口之王”而闻名全国。1993年,公司产值、销售首次实现双过亿。1994年5月,“痛血康胶囊”获国家卫生部生产批件。
三明制药厂奠基历史画面
20世纪90年代末,三明制药厂迎来了企业改制这场生死存亡的大考。陈伟说:“企业改制牵涉到人员分流、买断工龄、下岗再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原三明制药厂经过一轮改制,理顺了生产机制,注入了新的经营理念,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管理上有新的思维,市场机制更活,再加上国有企业也保留了一些好的传统,这两个结合起来,才会使得企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999年12月28日整体改制为“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制药厂厂房旧景
坚持对生命负责,生产“良心药”“放心药”,汇天制药人不忘初心,筑就一座丰碑。“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汇天生物坚持这一治企方针,在质量体系上实行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企业质量内控标准,主要指标均优于国家药品质量标准,部分药品指标达到美国药典标准。2005年公司研发的来氟米特药片获得国家新药证书,2011年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市场建设,加上产业政策扶持,让这个老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
半个世纪,两度迁址,三易名称。五十多年砥砺成长,是三线建设的亲历者;五十多年转型升级,是三线建设的参与者;五十多年栉风沐雨,是三明建设的见证者。现如今,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年可生产片剂20亿片、胶囊剂5亿多粒,拥有50多个品规、1个国家机密配方,4个全国独家品种,1个国家一类新药等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我市生物医药的龙头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公司董事长郭宗碧表示,汇天将继续赓续“小三线”建设者的精神,以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珍贵品质,共同维护几代汇天人的拼搏奋斗,努力打造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制药第一品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集团化医药企业。
三元区社科联 杨开长
三明锻冲件厂,亦称为国营9369厂或福建锻冲件厂,是福建省第二批小三线建设的重要一环,该厂肩负着军工配套项目的重任,承载着国家安全与工业自强的双重使命。
昔日的员工宿舍
1969年,经过三年的艰苦建设,三明锻冲件厂正式建成投产,初期职工人数约为500人。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其匮乏、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的年代,工人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建设中。
往日遗留的设备
作为福建“小三线”建设的重要力量,三明锻冲件厂不仅满足了省内小三线单位的锻件及模具制造需求,更在1972年成为了全省模锻件生产和锻模制造的中枢基地。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工厂职工们在极其艰苦条件下,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成果。他们克服了技术封锁、资源短缺等重重困难,通过自我研发与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步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三明锻冲件厂也迎来了“军转民”的转折点。1983年,厂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注重厂区环境的改善,通过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被赞誉为“花园工厂”。1987年,三明锻冲件厂加入福建省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在民用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六五”技改期间,引进五十铃轻型汽车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工厂的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三明锻冲件厂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发展成为拥有锻压、车桥、模具等多个自负盈亏实体单位的综合性企业,展现了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能力。顺应时代变迁,该厂在1997年被福建革新机器厂兼并,2000年被福建荣王集团公司收购并更名为三明星王锻造。
王书 / 文 杨为春 / 摄
往期链接:
来源:《时代三明》杂志
编辑:赖常熹 责 编:陈诗宇
监制:黄舒祥 总监制:庄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