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
《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
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统一整合规范现行放射检查项目,
推动放射检查价格趋于合理,
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立项指南》将现行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整合为26项,按成像技术分为X线成像、计算机体层(CT)成像、磁共振成像、单光子/正电子显像等类别,并分别对价格构成、加收项、扩展项、计价单位、计价说明进行了明确。其中22个项目的扩展项包含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应用到了医疗领域,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患者完成CT检查后,医生通过人工智能系统,一键就能找到病变,并获取相关信息。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教授 韩丹:“这是一个人工智能软件,只要点中它就自动计算出来了。这名患者有两个肺结节,我一点中它,它就告诉我这个结节的大小,是3乘以2毫米,是一个实性结节,危险程度就是恶性程度很低。像这种微小结节,我们人工找可能就会漏掉,但是人工智能就可以把它分辨出来。”
韩医生介绍,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上,主要应用在肺结节筛查、骨折诊断、骨龄判断、血管造影后重建等方面,可有效提高医生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教授 韩丹:“第一在查找病变,特别是小病变时,人工智能的速度和准确率远远超过医生,比如对于多肺结节、小肺结节筛查的准确度已经达到98%以上。第二是定量分析 ,也就是测量病变有较好的优势,因为这个测量是固定的标准,使用人工智能就避免了人工测量的误差。第三对于血管成像 ,通过人工智能就可一键式生成立体式血管图像。”
但疾病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还无法替代医师诊断,不能作为成本向患者额外收取费用。对此,《立项指南》中明确指出,医院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诊断的,执行与主项目相同的价格水平,不与主项目重复收费。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教授 韩丹:“最后还是要医生结合临床,结合图像还要做分析,它只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并不能独立形成诊断,所以不能另行收费,就不增加患者的负担。”
随着存储手段的进步,现在患者拿到医学影像检查报告,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数字影像报告,并保存在手机端,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也可以在云端直接调取,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不再依赖实体胶片。
为推动云影像发展,助力检查结果互认,《立项指南》中将数字影像处理、上传与云存储等纳入了放射检查的价格构成,并明确如果医疗机构无法做到检查影像云存储,就需要减收一定费用;同时,统一将实体胶片从项目价格构成中剥离,明确由患者按需选购。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教授 韩丹:“患者带着数字化的储存,到其它医院就可以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了一些重复检查,同时也便于各医疗单位之间的对照和衡量。”
此外,《立项指南》还明确,放射检查项目收费将不再以设备参数为标准,而是以检查效果为导向,比如普通CT检查不再按设备排数确定收费标准,而是对扫描层厚小于2毫米的"薄层扫描"设立加收项,从检查精度上体现收费差异。按国家医保局要求,《立项指南》发布后,各省要加快对接落实,制定省级基准价格,合理下调放射检查服务价格水平。
记者:方圆 邹延智
编辑:胡茜
责编:廖菲 王锐
主编:侯思名
终审:梁琦
【新剧场·青春热血抗战大戏·《怒江之战》·远征野人山】中国版敢死队!青春热血抗战大戏《怒江之战》,都市频道新剧场11月16日起,每晚19:40三集连播。丛林涉险,深入敌后;危机重重,步步惊心!家国情怀,重任在肩,特别小队能否杀出死亡丛林?11月16日新剧场,致敬勇敢者——《怒江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