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百万银两不要一分,祖上积德父子双宰相
文摘
2024-11-22 14:57
贵州
晚清,桐城许奉恩还在幼年读私塾的时候,家里的长辈教导他说:“读书人应该积累德行。就拿我们这个地方来说,那些祖先积累的德行越深厚,他们的后代得到的福气也越旺盛。”家里人于是提到了张英(谥文端,六尺巷的典故即缘自他)的父亲。最初,张英的父亲梦见神仙送来一个穿着官服的人,说是晋朝的王处仲。那天晚上,他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张英的父亲非常高兴。这个孩子长大后,身材魁梧,性格聪明。但不幸的是,十岁时突然去世了,张英的父亲非常悲痛。几年后,他又梦见之前穿着官服的人来到他家,说:“我走遍了天下,发现没有比您家更有福德的了,现在我再来,就不会再离开了。”不久,张英出生了,他的言谈举止和之前的孩子一模一样,因此取字为敦复,有再来的意思。许奉恩小时候记住了这件事。明朝末年,张英家的祖先有一位书生,生了两个儿子,都以读书立志。这位书生年老时不得志,家境日益困难。一天,他在园子里锄地种菜,忽然发现了一个藏有大量白银的地窖,数量不下百万。他心想:“我一个书生福分浅薄,突然得到这么大一笔财富,怎么承受得起呢?”于是他像原来一样把地窖掩盖好,打算将来用来做善事。等到他年老病重时,才告诉两个儿子,并嘱咐他们:“一定要等到荒年时,挖出来救济饥民。你们必须好好完成我的心愿,如果违背我的教导,心存贪念,子孙就不会昌盛!”两个儿子流着泪接受了父亲的命令。老书生去世几年后,果然遇到了大饥荒,两个儿子遵照父亲的遗愿,挖开园子查看,果然如父亲所说。于是他们去见县令,恭敬地陈述了父亲的遗愿,愿意拿出地窖中的银子来救济饥荒。县令本来就是一个贤明的人,正在为如何救济饥民而苦恼,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亲自监督挖掘,果然得到了百万白银,全部用来救济饥民,救活了无数人。事情结束后,县令想要为他们请赏,但两个儿子坚决不接受。后来,有一个人早上出门,看到对面有人挑着两个筐,里面装满了珊瑚、青精、水晶、砗磲等宝物,大小如杏子,一串一串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问:“这些东西是要送到哪里?”那人回答:“这是要送到张家去的。”正好赶上清朝初建,张英和他儿子张文玉父子俩相继成为大学士、宰相,一时间,他们的兄弟子侄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高官的人数不胜数。人们这才知道,那些水晶、珊瑚等宝物就是各种官帽上的装饰。当时,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住宅旁有一小块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建房时占用了张家的空地,张家人写信告诉了张英,想要争回来。张英看完家书后,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人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吴家被张英的大度所感动,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称之为“六尺巷”。而桐城的老人们还说,那次救济饥民,都是这里的校官毗陵人赵广文负责的,他没有私吞一分钱,饥民都得到了实惠。
那个早上出门的人,看到有人挑着两个筐送往张家,里面还有一个小筐,也装着像杏子一样的东西,就问:“这是给谁的?”挑筐者回答:“这是给赵校官的。”不久,赵校官的后代赵熊诏果然在科举考试中名列第一,子孙后代也有很多成为高官的。张家全部布施不要一分钱,还不要名誉,子孙后代富贵无比。另一家监督布施不侵占一分钱,同样得到贤良子孙,谁说做好事没有好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