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出现在了公众视野,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我国前总理朱镕基,以一笔高达2398万的巨额善款,赫然登上了“胡润慈善榜”,开启了“慈善家”这一全新的身份,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而在2013年,朱镕基就因捐款,已经登上过一次“捐赠百杰榜”,短短两年时间,朱镕基的捐款金额超过了4000万。
朱镕基总理以清正廉明、务实严谨遐迩,为何能在退休后,捐出4000万巨额善款,不经商也不收礼,这些钱从何而来呢?
在大众的认知里,除了商人企业家们,真的很难再有群体,可以一下子捐出这么多钱。
试想,仅凭公职收入,朱镕基总理要想攒够四千万,实在是难如登天,加之他早年失去双亲,没有巨额遗产可以继承,这笔善款的来源,不免引人猜疑。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朱镕基在担任国家总理前,曾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担任市委书记多年,会不会有人求他办事,送礼送钱呢?
倘若真是非正常手段得来的钱财,正常人都会藏着掖着,朱镕基又为何三番两次捐款呢?很明显,他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况且,朱镕基视名利如粪土,在上海任职时,提出了“不登报、不上电视、不剪彩、不题字、不受礼”的五戒。
1998年,朱镕基正式就任国务院总理后,更是豪言:“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
足见,他是一位勤勉、清廉、一心为公的好总理。
那么,这一大笔钱究竟来自哪里呢?
原来,朱镕基总理不仅能治国安邦,还能提笔写书。
朱镕基总理退休后,将一生的经验与智慧凝聚成书,如《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朱镕基讲话实录》等,每一本都极具可读性,销量突破百万,稿费自然也是非常丰厚。
然而,在朱镕基出书前,就曾明确表示,自己不拿一分钱,所有赚的稿费,都会捐给社会公益事业。
因此,助学基金会以“扶贫、济困、育人”为宗旨,帮助改善了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对于这些,朱镕基总理从未透露只字片语,他默默地付出,燃烧自己,彰显了他的大爱无疆。
古人云“天地有杆秤”,秤砣无疑是老百姓。
事情真相曝光,朱镕基总理用实际行动和自身独特的魅力,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护和拥戴,纷纷称赞朱镕基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