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UAL x UCL 线下学术沙龙 |「踏临空寂: 废墟,在场与缺席」

2024-11-16 04:45   英国  


在钢筋水泥都市的静默角落里,矗立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废墟群。它们如同被遗忘的章节,记录着过往的辉煌与失落。“墟”通常指因时间、自然或人为破坏而残留下来的建筑、城市或设施的遗迹。欧洲历史中,废墟画通常含有诞生崇拜意味,在基督教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别于欧洲浪漫主义的废墟观念,艺术史学家巫鸿指出,古代中国对废墟的理解是建立在“取消”(erasure)这个观念之上的。废墟,可能是古老文明的遗址,工业时代的废弃工厂,城市中被遗弃的楼宇,亦或是集体迁移的村落。它们的物理存在喧嚣着:“我们的历史依然在场可辨”;创造者人类的缺席呢喃着:“我们的未来从而何去“?



无论文化与背景,不同的废墟都引发出人们对历史、时间、文化遗迹和人类发展的深刻反思。


本次UAL x UCL 11月线下学术沙龙将探索“废墟”这一独特主题,从艺术、社会变迁、文化遗产、脆弱性、时间与空间等多维度切入,解读废墟之美,触摸其背后的深意。


首先,我们抛砖引玉一些解读废墟的视角:


1. 集体文化记忆



废墟如同时间胶囊,凝固了文明的回声,成了群体记忆的纪念碑。Robert Polidori的系列作品Havana通过其极具表现力的摄影将古巴的废弃建筑定格在时间之中,赋予观众一个窥视曾经繁荣却逐渐衰败的文化窗口。



Polidori的镜头捕捉了墙壁的剥落、屋顶的残缺,甚至地板上的裂缝,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既真实又遥远的存在感。这些被遗忘的角落记录了城市过去的生命力,成为对现代化进程中牺牲之物的无声哀悼。



废墟不仅是对过去的沉思,也是对现代社会选择性记忆的反思。Eugène Atget的早期摄影工作如同历史的见证,他在巴黎逐渐现代化的进程中,持续捕捉即将消失的街巷和古老建筑。Atget的作品不仅有着视觉记录的功能,更揭示了现代化进程如何步步蚕食着传统。废墟在他的镜头下变得富有仪式感;每一张影像都是对历史的一次朝拜,成为文化身份和群体记忆的根基。



2. 社会发展与变迁




废墟是文明进程中的废弃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迁的映射。Mohamad Hafez的作品Unpacked: Refugee Baggage通过微缩模型再现了叙利亚战争中被摧毁的家园景象,揭示了冲突对社会结构的深远影响。Hafez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美”的破坏,更是一种对历史的沉思。破碎的家乡在他的艺术中成为无声批判,象征着对人类自身毁灭性的技术力量的质疑。他质问:人类发展的代价是什么?废墟作为战争遗迹,是和平的告诫,提醒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代价。



摄影师Simon Norfolk在其Afghanistan系列作品中,捕捉了战争带来的创伤。Norfolk的作品不仅仅是对战争的视觉再现,更是对“废墟”作为社会批评符号的探索。在这些静默的断壁残垣前,观众仿佛置身于人类历史的断层中,见证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失落与反复。Norfolk的镜头不仅揭示了废墟的荒凉,还通过结构性的构图引发观众反思:这些空间曾承载着多少希望与梦想?而在它们化为废墟的瞬间,人类文明又该如何继续其自身的叙事?


废墟作为社会变迁的见证,是权力更迭的沉默记录,是人类理性失控的残留证据。正如Hafez和Norfolk的作品所展现的,废墟并非只是历史的痕迹,更是对现代性之失衡的深刻反思。



3. 时间性——过去/现在/未来




“未来的城市是一堆废墟。”

——矶崎新



废墟凝固时间,记录下一个个流逝的瞬间。在这些破败的建筑中,我们既能窥见昔日的辉煌,又能触摸到当下的脉动——空间的记忆与时间的消逝在此交织,汇聚成一幅独特的时光遗韵。



那些曾经繁华的都市景观、建筑群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或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破败不堪,进而成为事实上的废墟,宛如古老文明遗迹一般,承载着过去的辉煌与落寞。

 

建筑师何塞·伊格纳西奥·利纳萨索罗在西班牙圣费尔南多皮亚斯学校的改造项目中,将一座废墟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学校前身是圣费尔南多修道院教堂,始建于1729年。然而,1808年西班牙独立战争的战火摧毁了教堂的穹顶,使其逐渐沦为废墟。

 

1996年,利纳萨索罗对这片废墟进行修缮,将它改造为一座图书馆。由于穹顶和墙体大面积损毁,建筑失去了原有的围合感。为重塑建筑结构的完整性,他挑选了充满历史感的旧门石,将它们镶嵌在新墙之中。新旧材料的融合不仅使外观呈现出统一的肌理与质感,更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搭建了一座桥梁,将昔日与今朝紧密相连。



在这片遗存之上,利纳萨索罗用新墙重构了教堂原有的空间记忆,为这座废墟延续了新的生命。如今,它不仅记录了教堂的历史,更成为象征过去与未来的永恒容器。



4. 空间性——艺术与在地创作



废墟之于艺术,是一种将被遗弃、破败的空间进行再创作的实践方法。通过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摄影等手法,废墟艺术家在这些被遗忘的空间中注入新的创意和意义,将其从一片荒凉的废墟转变为有情感、有历史、有故事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的许多作品都源于“废墟”这个概念。他通过废墟场景的构建,将历史与艺术深度融合,借此表达对战争的哀悼和反思。在这些作品中,基弗探索了民族性问题,尤其是在二战德国战败之际,他试图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对这一历史创伤的感知与解读。

 

“迹”与“墟”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定义了记忆的现场(site of memory):“墟”强调人类痕迹的消逝与隐藏,而“迹”则强调人类痕迹的存留和展示。



「我们也想听听你的观点和实践经历」


废墟是一个宽广的概念;从词源本身出发,我们期待共同探讨有关废墟的一切。如果你有任何想分享的内容、作品、项目,无论学科,都欢迎申请分享嘉宾席。


废墟是过去的遗迹,也是未来的预示,它们将自然转变成人为,又将人为转化为自然。通过本次沙龙,我们期望在带来视觉启发之外,着重大家提供一条理解人类文化与时间痕迹的桥梁。欢迎大家扫码报名参与本次沙龙,与我们一同探索废墟的魅力,感受人类存在的深层思考。


欢迎所有不同学校的同学们报名!(UAL&UCL学生优先)



嘉宾报名通道



观众报名通道



撰稿人:脑七、张然、邓天晶、Yiming、Grace、Jannie
校对:脑七、张然

排版:樊欣旸


伦艺学术
伦敦艺术大学中国学联学术部,专注于推动当代文化与艺术的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的学术活动、跨界合作、艺术展览等多元化活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