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视频35 | 曾翔临古 王羲之《七月帖》(秋月帖)

文摘   2024-08-07 19:05   北京  


【曾翔临古】系列视频是木木堂曾翔工作室自拍、自剪、自制的视频内容,记录了曾翔老师的日常书写和临帖示范。自2016年起,在本公众号【木木堂曾翔工作室】连载推送,跨7个年头,已有70余期。秉持着曾翔老师公益分享的初衷,无偿分享给各位书友。仅供个人交流学习,请勿用于商业等其他用途。最终解释权归曾翔老师和木木堂曾翔工作室所有。



▎引 子

今次重温的是曾翔老师临写的王羲之《七月帖》(秋月帖)。曾翔老师曾在2016年临写过该帖,后又在2020年集中进行过临创。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深入、人生经历的丰富和岁月的磨练,临帖所呈现的面貌是不断变化着的。这里边我有一个有意思的体会,临帖需要经常地‘回头看看’。不时地回望一下自己的临作,也是一种与自己对话、重读的过程。”






王羲之《七月帖》(秋月帖),摹本,麻纸本。纵 27.7 厘米,横25.8厘米。6行50字,草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曾翔临古


视频档案
临写文本 | 王羲之《七月帖》(秋月帖)

临写时间 | 2016年

临古三言

    口述 | 曾翔  整理 | 木木堂曾翔工作室


"《秋月帖》写得比较圆厚,体现了篆书的厚重笔意。是‘圆’的感觉,用笔从容,不能太快,要讲究节奏。书写时强调连续性,但用笔速度可以改变。像林散之的用笔方式,不急不慌,充分发挥毛笔的弹性,使线条圆厚不飘浮,作品写出来耐看、有味道。

慢才能有味道,要入纸,不入纸味道就差。相同结构,书写速度改变,字的味道就会变。书写要韵味悠长。涩笔的运用在作品创作中也很重要。临帖方法多样,可以忠实原帖,也可以进行改造,以适合自己的认知。"



——曾翔
临王羲之《七月帖》有
2016年于木木堂工作室






曾翔 临 王羲之《七月帖》

2016年日课临写







临写局部

左侧为原帖图,右侧为临帖图


「 羲之 」

「 秋月 」


「 有感 」

「 知足下 」


「 但有 」



「 叹信 」



「 去月七日 」



「 触暑 」


「 可言 」



「 故赢 」


「 不具 」





临写作品全貌


 请将屏幕向右翻转,观赏全卷








延伸阅读


此节内容源自网络







堂主简介
曾 翔
 


曾 翔

曾翔,号一夫、曲堂、木木堂、三牖竹榴斋。

1958年出生,湖北随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视频往期推荐












end




 点击阅读原文· 看最新上架

木木堂曾翔工作室
木木堂相关事宜宣传与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