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生活的人可以不清楚日期,但若要问哪一天去赶集?
随便在路边问一个老人或是小孩,都记得特别清楚。
白水洋镇上的集市每逢农历三、八来计算(比如初三、初八、十三、十八、廿三、廿八)。
无论家里缺什么物件儿,只要往集市上跑一趟,总能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
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街巷上,沉浸在一阵阵熟悉的吆喝声中。
摩肩接踵的人群中,那一张张为生活而忙碌的脸庞,洋溢的都是最淳朴、最踏实、最接地气的笑容。
身在千里外,心在咫尺间。
白水洋镇上热闹喧嚣的赶集场景,让人心驰神往!
跟着“小临通”的视角,体验白水洋镇赶集的快乐吧!
01
“一条老街,冬日里热闹非凡的赶集日!”
清晨六点半,冬风里裹挟着丝丝凉意,让人冷不丁打个寒颤。
但此时的白水洋镇,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火热的气氛。
一条老街上,小轿车、电三轮儿、摩托车、老式自行车......全都匆匆停在了路边。
伴随着参差起伏的交谈声、喇叭声、叫卖声,人们自动开启了“扫街模式”。
短短半个小时,老街上就挨挨挤挤地迎来了赶集凑热闹的人。
满街的小摊位,从街头摆到街尾,摊上五颜六色的货物使人眼花缭乱。
不用特意去闻,各种熟悉的气味就勾着鼻子把人引到摊位前了。
卖货的商贩极力推荐,顾客则东瞧瞧、西摸摸,挑选自己喜爱的。
白水洋镇上的集市就是这样地热闹非凡,每一次赶集的繁华隆重,都堪比过年!
完全能够让你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小镇烟火日常。
02
“在琳琅满目中,串起的鲜活市井气息!”
说起白水洋赶集,不少外地人好奇:“为何气氛如此火热,更夸张地将平日里冷清的老街挤得水泄不通?”
“大雷山之东有白水山。”白水洋乡以山为名,后因镇政府驻白水洋而置镇。
又得临海、天台、仙居三县接壤之地理优势,成就「方圆百里集镇之最」。
自古而始,沿袭至今,每逢开集,往来交通,络绎不绝!
走到各种面制品摊,白胖白胖的白水洋馒头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凑近一看,和手掌心一般大小的白水洋馒头,像胖娃娃的脸蛋儿一样有福气,个顶个的饱满圆润!
若你一看是外地游客,摊主还会热情地递上一个叫你尝尝看,吃起来软糯香甜。
往那儿站个五分钟,就有不少人上前来买,一买就要买一袋子嘞!
买了白水洋馒头,又怎么能忘了买白水洋豆腐呢?
对于白水洋人来说,这以“白水洋”地域而命名的豆腐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白水洋豆腐最与众不同的就是“火烟味”,白水洋人简直不要太偏爱这股“镬(huò)气”。
每当有人问起老家的特产,十个人里,有九个都会自豪地提起:“那必须得是顶有名的白水洋豆腐呢,软、嫩、鲜、滑、香!”
尤其是在这寒冬天,买上一板的豆腐回家,怎么搭配都能煮上一锅热乎乎的豆腐汤,那叫一个健康又营养!
相比起大人最关心的三餐饮食搭配,一个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娃娃们可不操那心儿!
这不,稍一转头,就被对面摊位上的各种小糕点、小零食吸了魂儿了。
不由自主地放开紧攥大人的衣角,屁颠屁颠儿地就被勾着去了。
大人们一边忙着和摊主砍价,一边又瞥见自家娃子偷溜跑去对面摊儿,这时也由着他去了。
只见摊主乐呵呵地给娃儿们指一个介绍一个。等“难得大方”的大人们找来,就正好都买上了,那叫一个皆大欢喜!
03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相比起第一次来体验赶集的人还在体验外面的热闹红,不少当地人早已经直奔目的地——老街馄饨店了。
这是一家三代传承的百年老店,每逢农历三、八的白水洋集市才开。算下来一个月只开6天。
熟练地和老板打着招呼,点上一碗“空气馄饨”,柔软的外皮滑如凝脂,入口还是老味道。
鲜肉丝伴着葱香,自舌尖至齿颊,环抱整个口腔。吃完第一个后,便再也停不下嘴。
这一碗5块钱的实惠和满足,也就只有在赶集日拥有了!
若是想边吃边逛,那么蒸笼里热乎的白馒头、板油馒头可以直接满足你的“碳水快乐”!
热乎乎的馒头一点不怕用手捏,不一会儿就能恢复成原来的形状。
只见老师傅随便掰一块,馅儿里都是满满的香甜滋味。
寒风中,伴随着交谈声呼出的热气,与馒头散发的热气交融。
仿佛模糊隔绝了周遭的嘈杂与喧嚣,让你全身心都被这落胃的暖意烫得舒展而服帖。
当饱腹感稍稍满足后,再次踏入充满鲜活气息的集市。
一眼望去,已经进入了最繁华热闹的时刻,满目皆人,摊位满当,乱中有序。
海鲜、肉类、蔬菜、水果、干货、调味料、中草药......一应俱全,可以悠闲地慢慢逛。
若是遇到摊位之间零零散散分布着的做鸡蛋卷、锅块、油圆的小摊儿,想吃哪个,直接让老板现做就行。
04
“菜有菜味,肉有肉味,人有人情味!”
如今的餐饮界,各种“预制饭菜”横行霸道,让人避无可避。
想吃新鲜的、农家的、没有打药水儿的健康时蔬,还是来乡村走走。
而每月的白水洋市集则是提供了一个渠道:将各种新鲜的时蔬鲜果汇聚在一起,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水灵灵的黄瓜、清晨采摘的空心菜、带着泥土的新鲜土豆......每一样菜都透着刚出田头的“鲜劲儿”。
在这片充满多巴胺色彩的世界里,识货的人早就一眼锁定,哪个菜是家里人要吃的,哪个是可以保存时间久一点的......
挤在人群中,看他们讨价还价,挑挑拣拣,各种欢喜的、满足的、期盼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又有一种久违的自在感。
若你上前,阿婆们就会朝你露出淳朴又热情的笑容,“菜要哇菜,买点?自己屋里种的,新鲜实惠。”
临了还不忘塞几根葱或是小辣椒放袋子里,说是添点味儿!
买完菜,肯定要买点肉搭配。
同样地,正所谓:“夫妻搭档,干活不累!”
妇人们忙着挑菜,家里老爷们儿也自觉地去肉类摊位边选荤腥了!
因着是冬日里,放着不怕坏,所以鸡肉、鸭肉、腊肠、小鱼鲜等都大包小包地买着囤些。
柴米油盐,三餐日常;平淡日子里,正需要这些生动点缀。
05
“俯身端详的每一样老物件,你还记得吗?”
等到日头渐高,集市也慢慢褪去了喧嚣,一辆辆空车逐渐被装满货物,悠悠然地,驶离老街。
这时候,不赶时间的人重新把目光放在了它们身上——
老式手表、旧唱片、铁锹、棕榈刷、磨剪子、戕菜刀......这些老物件儿在小小的乡镇上,依然有着一席之地。
被新时代冲散的老手艺人们,也依旧用牢固耐用的品质货,吸引着回头客,在白水洋镇坚守着最后的夕阳红。
在一处相对僻静的角落,一位留着稀疏白发的老匠正聚精会神地忙着手里的细活儿。
穿过人群,凑上前看。只见他布满老茧的手上正拿着一只正在修补的鞋。右手拿着针用力穿过鞋,左手便把线拉扯过来。
一来一往间,就看入了神。
时光好似很漫长,又好似从他的手缝中快速溜走。只留下淡淡的橡胶气味,一如小时候那样的味道。
待客人重新试穿,鞋子已经补得很结实了。而这样精湛的手艺,也仅仅需要几块钱。
而这处来看热闹的密集人群,正观赏着老师傅炉火纯青的融铁手艺。
仔细询问过后,才知道这里可以回收各种旧电饭锅、旧高压锅的铁,并当场熔炼新锅,如平底锅等。
倒也是稀奇,这些在平常很难见到的场景,在白水洋的集市上却能够一一见识。
一旦融入这种不内卷但却很充实的老街日常,也仿佛按停了生活中的加速键,让你淡定且从容。
可聊着天呢,就感觉到口干舌燥了!别急,集市上少不了卖甘蔗的摊子。
远远瞧着,那冒出头的一根根足有2人高的甘蔗就这么直挺挺地端立在那儿,叫人看的不由得口齿生津。干脆让老板切一根,直接尝尝。
而对面马路边,扫帚、簸箕、箩筐、竹椅、扁担......这些手工竹制品就像是展览一样,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路边。
每一件都被老人家仔细摩挲着,如数家珍般用地道的白水洋话介绍着。有不少特意赶来的外地游客,也会好奇地买上一样!
来体验一次白水洋镇的赶集吧!
去真切感受那未经修饰和染色的喜怒哀乐,去品味浓郁如老酒般香醇的市井烟火气!
当你融入老街,仔细体会。
你也会被白水洋人那稀疏平常的松弛感,和他们生活中缓缓流淌的温情而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