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与中国文化研修班·导师小传 | 周学农

文摘   2024-08-14 22:36   北京  

周学农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佛教史、禅宗、近现代佛教

主要著述

专著《十二门论校释》、《出世、“入世”与契理契机——太虚法师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合著有《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等;论文《〈理惑论〉中的佛陀观》、《物不迁论》的一段异文——读惠达<肇论疏>札记》等;参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太虚卷》。

延伸阅读


如何理性地看待佛教

——访北大哲学系周学农老师

文 / 周学农

一、说佛理

古代禅宗常问,“如何是佛法西来义?”中国佛教史课上,学生也常如此问我,“佛教究竟是什么?你信不信?要是不信,怎么讲得清楚?”事实上,佛教的确是讲信仰的,所谓“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教的道理像大海一样,你有了信仰,才能够深入并有所收获。

然而紧接着还有一句话,叫做“智为能度”。佛教喜欢说“我是理性的信仰”,不强迫别人没有根据地去信,而是摆道理给你看。其实,宗教都强调信仰的前提,也都讲道理。佛教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相对来说给人的印象比较温和罢了。

佛教在中国的身份比较特殊,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都是外来的宗教,佛教出家解脱的教义也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不相容,刚进来的时候也受到排斥。但时间久了,佛教发展了很多,也深刻地影响了国人的思想。在与儒道的交流中,佛教不是简单地“求同存异”,而是有原则有层次的,认为文、武、周公、孔颜是“世间圣人”,而根本真理只在佛陀。

静园四院门口有两块牌子,一个是哲学系,一个是宗教学系。有时候我跟学生们开玩笑地问,你进的是哲学系还是宗教学系的门?这两个门是不同的,如果站在前者的立场上,每种宗教都包含它的文化和思想;如果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每一种宗教都是一个特殊的信仰背景。我一直觉得,研究佛教并不意味着要信仰佛教,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自然的态度去发现和理会更多的东西,画地为牢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

二、谈教学

首先说明,这门课程不是在传教,而是介绍一种文化信仰和宗教信仰,一种看待世界的立场、思考人生问题的经验。当我们面对另一种文化时,首先是尽可能真切地去了解它,然后再用独立的立场去分析和研究。至于最终是批判还是信仰,这是每个人的自主选择,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

作为老师,在课堂上,我会把自己所理解的历史的真实和个人的想法讲出来;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首先,老师的态度很重要,对于经典或圣人言论,老师以怎样的态度讲解对学生会产生影响,是虔诚敬畏地复述宣讲,还是分析批评,还是演绎发挥,大家都能感觉到。另外,思考并不是凭空发生的,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培养也很重要。

我更加注重学生对基本材料的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备课时我会围绕一些问题来组织内容,结合历史线索做一些小卡片,一般不写文字性的讲稿。课堂上的讨论很重要,但也要分情况来看,在小的课堂上讨论会多一些,大课就相对少,也必须有,不一定要得出什么结论,至少应该把问题展开,拓展他们的思路。此外,教学是有总体计划的,有的问题本来不应该提早讨论的,结果讨论起来,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反而效果不太好。

作为全校通选课,我希望大家在选《中国佛教史》这门课的时候,能够有一个自然的心态来接受,而不只是为了一个好分数。开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对宗教问题有所了解,有所思考,并能够通过一种合适的形式表达出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知识背景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有人写学术论文,有人写散文,有人谈一个问题,有人就写一些观感,比如他去逛一个庙,观察周围的生活,由此而来的心里的想法。我认为这比闭卷考试要好,可以让大家自由发挥,从不同的角度进入,尽量真实地表现出每个人独特的思想,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很亲切,自然也就赏心悦目。至于评判的原则是:第一,对问题是不是理解清楚了;第二,有没有独立的观点和立场;第三,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用一种自然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我自知这个标准很难把握,老师和同学们都很辛苦,但是我觉得它很有价值。

三、论人生

佛教有一个基本判断——人生是痛苦的。那么就要用智慧找到它的原因,然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解脱的境界。就是讲要离苦得乐,即所谓涅槃。佛教对于人生的态度是两面的,一是我们直接观察得到的看似悲观的印象,生活的灰色会看得多一些。但是换一个角度,佛教认为痛苦是可以得到解决的,通过认识和实践,由此也可以看到佛教自信乐观的一面。

现在社会上问题很多,佛教是不是能起到些作用?这么想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在近代中国的救国思潮中,除了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也有开宗教方子的,比如梁启超、章太炎等人就曾讨论过。中国的变革是不是也应该注重宗教信仰的因素?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当我们考虑让宗教发挥作用的时候,还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和研究它的原则立场和实践方法,它的价值取向与终极目的,这些因素与期望的“用处”之间能否达成一致。

人的精神生活很复杂,有时候觉得某种东西很有吸引力,就想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实用”的态度,就好比烧香拜佛,又有几人愿意去了解佛教的精神追求呢?至于求和拜这种方式能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态度,心灵上的影响最终还是要通过具体的行为体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求佛即是求己。

另外,信仰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所谓圣徒、高僧、名道毕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朴素的信仰,才是现实中真正的宗教。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不太看得起这样的人,认为他们是“愚夫愚妇”。但是,信仰只有形式上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的精神生活都是独特的,任何人都不能左右,也不能代替。简单地崇拜或敬畏神佛,希望通过礼拜、布施满足自己的心愿,保佑平安,甚至发财,这种行为本身有精神上的作用,对某个人来说也就是有价值的。精神生活上朴素的信仰反而显得更加真实。

北大人文教室好课推荐

01

北大人文教室·哲学研修班(第2期)


古今中西,感受文明力量

名师荟萃,点燃思想之光


开课时间

2024年9月7日


授课地点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02

北大人文教室

佛教哲学与中国文化研修班(第1期)


体悟佛学妙理与经典智慧

圆满幸福人生


开课时间

2024年10月26日


授课地点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扫码添加老师微信,获取更多课程信息

微信|PKU人文教室

秉承人文关怀

关注当代中国现实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的官方公众号。负责发布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的新闻、通知以及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