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毕节这本书丨这里是水西历史上最重要的屯兵之地→

政务   2024-11-27 18:10   贵州  



山之峻丨

公鸡山





大方之鸣凤   水西之神山


大方公鸡山位于大方县凤山彝族蒙古族乡水西神山,又名山,俗称公鸡山。海拔约2200米,因其酷似雄鸡而得名。神山千姿百态,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季节,神山有不同的景致。水西时期,名盛一时的水西马就出产于此,并成为皇家贡品。这里是水西历史上最重要的屯兵之地,当年贵州宣慰府摄政奢香夫人曾登临神山之巅,尽览水西大地。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有参禅的三重境界之说,指的是: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 看水仍然是水。我不懂禅宗,但随着年岁上长,我知道,儿时熟知的公鸡山已然不是当初的模样了。于是乎,在这个春天,趁着一段难得的赋闲时光,重登公鸡山。

在公鸡山西麓下了车。从这个角度仰望它,壁立千仞,高耸天际。正如《公鸡山》一诗所形容:

众山蜿蜒向东走,一山天半独昂首。
长颈利咀雄花冠,直排阊阖冲牛斗。

从西麓上山较为艰难。我抓住乱石缝中长出来的箭竹,艰难地攀爬在险象环生的岩壁上。很多岩石已经风化,汶川地震时,受地震余波的冲击,此处岩石曾经崩塌过一些,此时嶙峋的岩石好几处脱离山体,手一碰,“哗啦哗啦”地往山下滚去,惊得刺蓬中的雀鸟叽叽喳喳地乱飞。

好不容易,攀到山腰。公鸡山的山腰很有特点:山崖就像被一把巨大的宝剑拦腰斫了一剑的样子,笔直的山体无形之间有了一个巨大的伤口,伤口的下部是一条天然的大路,左边是崖壁,上边是路的天花板,而右边,则是垂直而下的悬崖,稍有不慎,就会失足落下,万劫不复!

史载,在清代时,此间有潭,广丈余,水澄清可饮。洞口有寺,悬崖上有“闻鸡起舞”四字,为提督赵德昌所题。但如今,潭已不见,寺也早已没了踪影,“闻鸡起舞”四字也无处寻见。我只看到民国年间避匪山中的文人所题诗句,字体在岁月的磨洗中显得模糊,然尚能看出一些痕迹,其中有一首七律,依稀可认,作者叫徐亮,其诗首有序,言避匪山中,偶见山间景致,乃题诗留念事云。

环顾山下,山的正南脚下是一大片土地,约1.3公顷。史载其为古水西十三则溪中的第十则溪——法戈则溪衙门遗址。彝族传统出嫁歌《阿买恳》云:“……云雾遮盖天,称霸于白岩。”指的就是法戈则溪。“则溪”是彝语,原意是“仓库”。因为水西君长将其属地分为若干片区,并在每一片区的中心地点驻兵屯粮,设立仓库以征钱粮,于是“则溪”就演变成为行政区域的代称。则溪是军事、行政合一的地域性组织,相当于州、县。它的职能一是收罗兵马,二是征集钱粮,负有掌管军事和征收赋税两项任务。则溪的头目,“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一身兼有军民长官二任。而则溪之民,既要当兵,又要纳粮。根据《水西地理城池考》等民族史料记载,水西安氏共有十二大宗亲,每个宗亲占有一个则溪,加上君长亲领一个则溪,这就是水西十三则溪的来历。

山下的西边,目光所及处是一块大大的游乐场,那是最近几年凤山乡政府规划出来的供彝族同胞庆祝火把节的会场。水西彝族文化在清初改土归流后,几乎消失殆尽,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才开始慢慢复苏。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彝族文化重新得到了发展,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开始丰富起来,火把节这一彝族传统节日又重新走进了彝族同胞的生活。

再把目光越过法戈则溪遗址,往南远眺,那里,是凤山乡政府所在地,通衢大道,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下山时天已晚,心中犹在感叹。公鸡山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它本身也是历史。它将以无穷无尽的生命,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变得越来越好。







来   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山水毕节》

编   辑:杜培先   亢清华 

编   审:杨   娟

监   制:刘仁军  
总监制:刘仁军  

欢迎

投稿

①小编 邮箱:dfxrmt0857@163.com

大方发布
把镜头对准基层,把文章写满大地,做最有温度、最接地气的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