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成痰证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和脏腑失调等。针对痰证的性质和病位,提出了治痰十一法,包括活血化痰、清肺化痰、温肺化痰、润燥化痰、燥湿化痰、祛风化痰、行气化痰、化痰散结、涤痰开窍、涤痰清心和通络化痰。常用药对:丹参配半夏,活血化痰;黄芩配半夏,清肺化痰;干姜配半夏,温肺化痰;瓜蒌配川贝母,润燥化痰;橘红配半夏,燥湿化痰;天麻配半夏,祛风化痰;川贝母配厚朴,行气化痰;海藻配昆布,散结化痰;石菖蒲配胆南星,开窍涤痰;天竺黄配半夏,清心涤痰;地龙配僵蚕,通络化痰。根据痰证不同证型,选用相应化痰药对辨证加减施治,疗效确切。
关键词:痰证;药对;国医大师;张学文
张学文教授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首批500名需要继承学术经验名老中医之一。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张教授从医70余载,在中医脑病、疑难病、中医急症等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在诊治疾病时注重辨“痰、瘀、毒”,特别是对痰证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教授对痰证辨证准确,施治善用药对,随证加减,灵活运用,疗效确切。现将张教授辨治痰证常用药对经验总结如下。
痰证是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既是疾病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形质可见;无形之痰,不见形质,只见征象。元代王履、朱震亨描述痰之为病,“有如无端弄鬼,病似邪鬼,导去滞痰,病乃可安”。由于无形之痰常随气而行,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处不到,难以觉察,因而临床许多疑病、奇病、怪病多责之于痰者。《类证治裁》曰:“痰则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昔人所谓怪症多属痰。”
造成痰证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和脏腑失调等。张教授集历代前贤之长,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针对痰证的性质和病位,提出了治痰十一法,包括活血化痰、清肺化痰、温肺化痰、润燥化痰、燥湿化痰、祛风化痰、行气化痰、化痰散结、涤痰开窍、涤痰清心和通络化痰。
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也是组成复方的主干。药对是历代医药学家长期临床经验的提炼和总结,也是在临床中被证实行之有效的药物组合。药对的功效不是两个单味药功效的简单叠加,往往是药效的协同增效,药性的相互制约,不良反应的降低甚至消除。药对使用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1 丹参配半夏,活血化痰
丹参性微寒味苦,善活血祛瘀,通行血脉。《本草纲目》言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半夏性温味辛,尤善治寒痰、脏腑湿痰。《医学启源》云:“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阴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致病因素。痰来自津,瘀本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可“痰瘀同病”。张教授认为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易产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痰瘀一旦形成,可互为因果,交结为病。丹参性善通行,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二者相伍,既可活血化瘀通经,祛瘀生新凉血,又可燥湿化痰,温化寒痰,尤善治脏腑之痰。凉温相配,痰瘀同治,对痰瘀交滞之中风、痴呆、眩晕、顽固性头痛等疾病效佳。
3.2 黄芩配半夏,清肺化痰
黄芩苦寒,入肺经,苦燥肺中之痰,寒清肺中之热。《滇南本草》言其“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等药理作用,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流感、肺炎等疾病疗效确切。半夏辛温性燥,入脾胃二经,化饮祛痰,和胃止呕。《药性论》云其“能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镇咳祛痰、止呕、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二药合用,脾肺同治,既杜生痰之源,又清贮痰之器,共奏清肺化痰、降逆止呕之功。张教授用此药对治疗痰热壅肺、肺气上逆之咳嗽痰多色黄者及痰热痞结、气逆不降之呕吐。
3.3 干姜配半夏,温肺化痰
干姜辛热,入肺、脾经,善温肺散寒化饮。《珍珠囊》云:“干姜其用有四:通心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半夏辛温,为温化寒痰之要药。《珍珠囊》云其“除痰涎,胸中寒痰”。张仲景用半夏时多与干姜配伍入药,既解半夏之毒,又能协同发挥温肺化饮功效。张教授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之阳气,寒盛阳虚,水液失于温运,凝结成痰。用此二药配伍,协同增效,温脾肺,化痰饮。张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寒痰阻肺,咳嗽气喘,咳痰清稀等病证。
3.4 瓜蒌配川贝母,润燥化痰
瓜蒌甘寒而润,清热导痰润燥,为治燥痰首选药物。《本草纲目》曰其“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川贝母苦甘而寒,入肺经,功用润肺化痰,止咳,并可开痰气之郁结。《本草汇言》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瓜蒌和川贝母均有镇咳祛痰作用。张教授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燥邪伤肺,肺失宣降,津液代谢失常,津聚为痰。临床常以瓜蒌与川贝母配伍,相辅为用。川贝母重在润肺化痰,开郁泻热;瓜蒌偏于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二药一润一清,且皆具开散之性,故清热化痰散结之力倍增。张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燥热伤肺、灼津成痰、咳痰不利、咽喉干燥等燥痰之证。
3.5 橘红配半夏,燥湿化痰
橘红辛苦性温,长于理气宽中,燥湿化痰。《遵生八笺》曰其“主下气宽中,消痰止嗽”。半夏辛温燥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名医别录》曰其“消心腹胸肠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橘红和半夏均有镇咳祛痰作用,橘红还具有抗炎作用。二药配对,橘红得半夏之助,则痰除而气下,半夏得橘红之助,气顺则痰自消。张教授认为气的升降出入失常,或脾虚运化失司,可致水液输布障碍,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故痰湿常同为致病因素,临床常以橘红配半夏,二者相使互助,共奏燥湿化痰、宽中和胃、理气止呕之功。张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咳嗽痰多、胸膈痞闷、肢体困倦等痰湿之证。
3.6 天麻配半夏,祛风化痰
天麻味甘质润,药性平和,主入肝经,功善熄风止痉,既擅长祛肝风,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又能祛外风,通经络,治中风手足不遂。《本草汇言》云其:“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抗抑郁、神经保护、改善学习记忆等作用。半夏味辛性温,燥湿化痰,为治湿痰之要药。肝生理特点为“体阴而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故肝的功能失调,以阳热亢盛之象为主。张教授认为肝阳亢逆无制,阳盛灼液而为痰,风阳挟痰上扰清窍,而见眩晕、头痛等症。临床常以天麻与半夏配伍,二药相配,以奏祛风化痰之效。张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风痰上犯清阳而致眩晕、头痛、头重如蒙等病证。
3.7 川贝母配厚朴,行气化痰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心肺二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散结之效,且润肺作用强。《日华子本草》云其“消痰,润心肺”。厚朴苦辛温燥,能行气散满,温中燥湿,湿去则痰消,肺气肃降,呼吸通畅,咳喘自止。《名医别录》云其“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厚朴不仅有镇咳作用,主要化学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均对实验动物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张教授认为外感六淫,肺气失宣,或内伤七情,郁结不畅,均可使气机不畅,而致水液代谢失常,聚生痰浊,临床常以川贝母与厚朴配伍,二药伍用,相使相辅,有良好的化痰降气止咳、开郁消食除胀之功。张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痰气郁结、肺气不利之痰郁诸证。
3.8 海藻配昆布,散结化痰
海藻、昆布性味相近,性寒味咸,归肝、肾经,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之功。二药合用,属相须配伍。此药对见于《外台秘要》昆布散、昆布丸,化痰散结,以治瘰疬痰核、瘿瘤、腹中肿块、睾丸肿痛等症。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海藻配昆布可通过调控细胞蛋白定位、细胞有丝分裂周期的G1/S转变、氮化合物的合成等生物学过程及p53信号通路、黏着斑、ErbB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张教授认为痰属阴邪,质性黏稠,滞涩不散,常结于皮下,或结于腹腔、内脏,而症状多见肿块、结节。临床常用海藻与昆布配伍,二者相须使用,化痰散结之力增强。张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瘿瘤等病证。
3.9 石菖蒲配胆南星,开窍涤痰
石菖蒲味辛性温,化痰开窍。《重庆堂随笔》云:“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菖蒲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抗帕金森综合征、抗抑郁、抗癫痫、抗炎等作用。胆南星苦辛而温,燥湿化痰散结,祛风止痉。胆南星燥性已减,而能清化痰热,熄风定惊。《开宝本草》云:“主中风,麻痹,除痰,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堕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胆南星具有清热、抗炎镇痛、抗惊厥、抗氧化等作用。张教授认为脑病多病程长,痰浊之邪常易阻滞脑窍而变生诸病。临床常以石菖蒲与胆南星配伍,取石菖蒲味辛性温,芳香走窜,宣气豁痰,开窍醒神益智,化湿醒脾开胃。胆南星苦辛性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二者合用,气味芳香,温凉并施,善涤痰豁痰,开窍醒神,熄风定惊,主要用于痰浊阻滞脑脏之中风、癫证、痫证、狂证等病证,疗效显著。
3.10 天竺黄配半夏,清心涤痰
天竺黄甘寒,长于清热豁痰,清心定惊。《本草正》言其“善开风痰,降热痰。治痰滞胸膈,烦闷,癫痫。清心火,镇心气,醒脾疏肝”。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竺黄具有保护心脑血管、保护神经、改善记忆、镇咳、祛痰、解热、抗炎、镇静、抗惊厥等作用。半夏辛开苦降温燥,偏于燥湿健脾,和胃降逆,脾健土燥,痰涎无以生。《主治秘要》云其“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久病多痰”“怪病多痰”,张教授认为痰浊之邪常常既是诸多脑病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痰浊蒙蔽清窍,日久化热,临床常以天竺黄与半夏配伍,相须为用,清热化痰之功甚宏,并有清心定惊作用。张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痰涎壅盛、中风不语或痰热惊搐、癫痫等病证。
3.11 地龙配僵蚕,通络化痰
地龙咸寒,性下行降泄而善走窜,入肝经,既清热熄风定惊,又通络止痛,兼以平喘。《本草纲目》云:“蚯蚓,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龙具有神经保护、抗血栓、抗炎等作用。僵蚕辛咸,气味俱薄,升多降少,长于熄风化痰止痉,祛风止痛,既可祛外风,又可熄内风。《本草经疏》云其“辛胜咸劣,气微温之药也。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僵蚕具有抗血栓、抗惊厥、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等作用。张教授认为风痰阻络,病位较深,此时草木之品,多不能取效,而需用血肉有情之虫类药,直达病所,以起到搜风祛痰,通络剔邪,化瘀止痛的目的。张教授临床针对风痰阻络诸病证,仿《直指小儿方》“白僵蚕丸”之意,常用地龙与僵蚕配伍,一降一升,升降协调,共奏熄风止痉、化痰散结、通络止痛之效。张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风痰阻络之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病证。
《诸病源候论》曰:“百病多有痰作祟。”《济生方》提出“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的治痰必先顺气的观点。《丹溪心法》提出“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的治痰经验。《临证指南医案》强调“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治疗大法。痰证是许多中医疾病的共性证候,涉及的病种很多,故有“百病兼痰”的说法。由于其症状纷繁庞杂,尤其是一些无形之痰病证辨识难度较大,症状不典型,又无明显形质可辨,有些奇病怪病又多责之于痰作祟,故痰证中有相当比例的病证属疑难病。尽管如此,痰证中大多数病证还是可辨可治的,只要积累了丰富的辨痰经验和用药经验,有的放矢,疗效可期。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胸膜炎、咽炎、眩晕、癫痫、肿瘤等西医疾病,如表现为中医有形或无形之痰的症状及脉舌特征,均可参考中医痰证理论和治痰方药辨证加减论治。奇病、怪病和难病,用常法无效而临床具有痰证的特征或症状时,可按痰证理论辨治,往往可取得较佳疗效。
来源:《中医学报》第38卷总第297期
作者:严亚锋、仝武宁、白海侠、周海哲,陕西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课题项目(2020SF-341);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项目(2021-ZZ-JC04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