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职到桎梏,当一个“青椒”决定离开学术界...

学术   2024-11-22 12:03   广东  

“其实你是想离开的”——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离开学术界的最大障碍或许就是承认这一点。

——《离开学术界》

图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留给博士们的时间,本就不多

在博士申请高等教育机构教职的过程中,"不超过35岁"的条件已经变得相当普遍。最近,一些学校甚至将这一年龄限制进一步降低至32岁。


假定一名学生18岁开始上大学,按照标准的学习路径,完成本科4年、硕士2-3年、博士4-6年的学业,该学生博士毕业的年龄预计在28至31岁之间。若学习过程中遭遇中断,例如就业、考研二战等,或者博士期间延毕,那么博士毕业的年龄很可能会超出33岁,甚至达到35岁。


在多数高等院校,35岁已成为“青椒”的年龄限制,加之博士毕业人数远超学术劳动力市场需求,这使得“大龄博士”被拦在教职门槛外,更别提后续的晋升问题。

尽管成为高校教职之后,还会面临“非升即走”,这一般指“讲师—副教授”阶段,倒逼预聘期内科研成果不足的讲师退场。30岁步入高校的你将面临两个预聘期,每个预聘期3年,35岁前需要一环扣一环的申请各种基金项目,并在36岁前完成晋升。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前3年(1996—1998年),75%的博士就业于高校,如今这个比例已下降到50%以下。据估计,93%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无法获得终身职位,但许多人仍将终身教授的职位视为自己博士学位获得成功的唯一结果。


《离开学术界》作者克里斯托弗·卡特林是一位弗吉尼亚大学的古典学博士,毕业后曾在杜兰大学任教,但他最终选择离开学术界。他决定离开的原因(非升即走、收入、工作地点...)也与国内许多博士的处境相似,再加上美国的高等教育和博士培养比中国早了百余年,他所描述的很多问题正在或者即将在中国发生。

离开学术界?

《科学作为天职》一书曾被无数“以学业为志业”的科研人奉为圣经,但在学界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科学究竟是“天职”还是“桎梏”?已经成为许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澎湃新闻联合《离开学术界》这本书的译者何啸风,共同与清华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生胡桃楸,硕士毕业于鲁汶大学文化研究的诡谲子,以及精神分析师、法语译者小柏Boo结合他们的学术经历与对学界的观察与思考进行了探讨。

Q1:学术界的竞争为何如此激烈?为什么离开学术界又会成为一个如此困难的决定?


诡谲子:


学术界普遍存在职位稀缺的问题,特别是在欧洲。欧洲的学术体系与英美不同,职位空缺取决于系所的经济能力。经济状况不佳可能导致学校裁员或院系合并。欧洲学界倾向于按照既定的体系培养学者,晋升过程缓慢,例如从博士后到助理教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学术热点快速变化,追逐热点存在风险,而且学术界的兴趣转向难以预测。


离开学术界困难,因为学者的技能和知识可能在其他领域难以应用。


小柏Boo:


法国高校也面临职位短缺的问题,且公立大学的低学费与教职人员的资金挂钩。

文科研究缺乏经济驱动,博士生需要自己寻找资金支持,未来前景不明朗。


法国高校教师收入较低,工作量大,收入却不如其他国家。


学术专业化的垂直细化导致上升通道狭窄,学者可能因为对其他职业缺乏了解而陷入局限。


学者可能因为研究小成功而自满,不寻求其他行业的经验,这加重了被困在学术界的困境。


学术不仅是实践,也是创造过程,学者应该理解自己的天职。


胡桃楸:


在美国,只有少数艺术和人文博士能在顶尖院校获得终身教职,大多数教职工是兼职的。


国内博士招生增幅较大,但高校事业编逐步收回,预聘制度导致竞争激烈。


离开学术界需要勇气,博士生需要克服对其他工作的恐惧。学术界以外的博士生对工作满意度更高,学术训练有助于在新领域取得成功。离开学术界后,博士生可以利用学术训练中获得的特质,在新的职业环境中取得良好发展。


Q2:为什么如此多人愿意忍受学术的艰难?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博士群体面临着身心健康问题。《Nature》期刊2019年发表的文章指出,研究表明博士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是其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两倍以上,三分之一的博士有出现精神疾病的风险,其中抑郁症的风险格外高。


据哈佛的一项研究表明,博士生也很难定期接受精神问题治疗,许多人表示每周的工作安排甚至让自己挤不出时间去参加免费的心理咨询。


但即使读博带来如此大的压力,但仍有大量的博士生选择坚持,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学校应该给予博士生怎样的援助?博士生又应该如何应对学术工作的压力?


小柏Boo:


博士生面临身心脆弱和不被社会认可的问题,他们的许多助教和论坛活动实际上是在做免费劳动力。


从精神分析师角度,我提议从成瘾性享乐的角度重新梳理一遍“关注心理健康和工作安排的冲突”问题。读博像是把身体抵押给学术机构,许诺未来回报,这种状况与古法语中的“瘾”(addiction)相似,即负债人将自己的人身作为财产被抵押。


应对这一问题,利用学校提供的医疗保险或其他资源进行专业心理或精神求助非常重要,同时,找朋友交流、聊天也是有益的。


成瘾概念并不是不可改变的悲剧,改变观看角度可能有助于减轻压力,例如想象自己并不欠别人任何东西。


胡桃楸:


感受到心理压力过载时,可以先停下手头的活儿,通过和朋友交流、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学习和工作的压力。


学者卡特林说,自己的出发点是提供个人层面的实际帮助,但另一方面,教育系统不是个人就业数据可以覆盖的,教育系统的运作模式本身也值得反思。

对于运作方式,布尔迪厄做过杰出的社会学研究。像这种通过高等教育完成身份迁徙的知识分子,写作中往往透露着更加复杂的情感和完全不同的看法。在《继承人》《再生产》《国家精英》等著作中,布尔迪厄经常会对法国教育系统有几笔精准得有些刻薄的分析,像是在批判社会,又像是在剖析自己。


诡谲子:


精神压力大的问题存在,但原因更多与族裔身份有关,特别是亚裔学者在学术界内部存在被区域化对待的问题。亚裔学者在学术界内难以进入主流和普遍性的知识领域,面临知识与权力问题。


部分文学及社会学的学术生活过于孤独、单调和闭塞,鼓励一种关起门来读书的状态,导致精神压力。


地理原因也会影响心理状态,例如北美的交通不便和面积过大。


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跟他人进行观念的交流和分享,藏着掖着的情况也很常见,这最终导致他们放弃和忽略团体的重要性,这就是作者中心和个人主义。我们应该将个人放在历史和社会脉络中看待,观念是在相互交流和影响中产生的,而不是纯粹的独一性。


Q3:离开学术界将面临什么社会偏见?博士如何提升应聘竞争力?


卡特林通过《离开学术界》一书分享了他和其他博士生的求职经历。招聘者预设了博士生想要的工作类型(学术工作:在图书馆读书,独自工作,不受截止日期限制的工作),最终招聘者会认为学术界的人不合适社会工作。我们要怎么面对这种社会偏见?


胡桃楸:


柯林斯的《文凭社会》提出了对教育系统的批评,认为学校过度提供“过剩教育”,而高等院校的功能已经转向生产文凭而不是知识。建议要么公开承认教育系统制造了学历的通货膨胀,要么禁止在雇佣过程中要求正式学历。


学术界与其他行业之间并不存在巨大的差异,跨领域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是有益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出版物也可以是个人竞争力的体现。


小柏Boo:


雇主的预设对于求职影响很大,但求职者也能抓住机会。


学术界内外的工作存在距离,理论塑造理想型而现实世界是歪瓜裂枣,但两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无法解绑的。


未来的学术趋势可能更强调跨学科、横向发展,并且研究者需要借助个人媒介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内外工作的本质差异不大,跨学科工作和多领域的技能对个人职业发展是有益的。保持开放和学习的态度,在不同领域之间寻求合作和交流,有助于职业发展。


诡谲子:


社会上存在的工作也可能是“狗屁工作”,学术界的工作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况。


求职过程中,学会搜集信息、匹配岗位、明确自己能提供什么很重要。


对于学术界的人来说,未来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离开学术界≠离开学术研究

一项针对38个国家近40万名科研人员的研究发现,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在发表首篇论文后的五年内离开了科研领域,而近半数的人在十年内离开了科研圈。

这本书是面向高校体制内“青椒”或未来“青椒”的实用建议,对于不满现状但是又对学院外部世界了解甚少的人来说,甚至是对这个环境(作者对所在古典学圈的一些感受值得玩味)恶性竞争和人心惶惶受够了的人来说,有些建议还是值得采纳的。


我觉得这本书有两种读法:


第一种就是把它当作求职的一份描述性手册,它的任务并不是为了反思学术界结构性的毛病,而是教你适应社畜世界的规则。


第二种就是,你把它当作“以不一样的方式留在学术界”的指南:就像作者做的那样,创建自己的个人网站、分享自己对很多内容的创造性见解、译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理论(就像这本书译者何啸风的热情一样)都会在锻炼你整合信息能力的同时,带来一定的影响力,说不定会让你在学术界的生命更加丰富。


对个人而言,重要的还是找到留在学术界的动力,当然在整个环境的系统性阻碍面前,推动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事情,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点击关注 👇🏻解锁最新资讯
回复 217下载国自然基金申请书写作攻略(附600+份国自然中标标书)
回复 海报,下载200+套学术会议Poster模版(可直接编辑修改
回复 面上:下载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附申请模板)
回复 PDF,下载PDF免费翻译软件

内容校对北斗
版面编辑:凌云
版面校对:海星
权声明:本文由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作者游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你,点亮“”了吗

AEIC学术交流中心
以学术会议、学术论文为核心,汇聚各专业学科领域学术资源,为学术交流提供高价值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