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邑乡村记忆】桥川的历史底蕴

2024-06-30 18:04   陕西  
两千年前秦的郑白渠,滋养着泾阳三原等数县人民,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王桥、石桥三十里平原地带,也称桥川,物产最为丰腴。两镇间有个分水岔(闸),泾惠渠官方称为两仪闸,为泾惠总干至为重要的分水枢纽,以下枝分为北干、南干与八支渠,犹如血管一般输向平原数县丰饶的田野,使平原上人们享受水泽之利。从地理形势上来看,北塬犹如凤凰双翼,两仪闸恰好地处于凤头之所,深习风水理论的堪舆家多称为难得宝地。桥川丰富的人文底蕴不仅仅表现为水,更由此衍生了的农耕文明以及传统的商业文化气息,文化资源丰饶,堪为两千年历史的标本所在。
一、素为秦商聚集地区
王桥镇老三届回忆泾惠总干渠,总是忘不了两岸老柳盘根错节,枝条临水的景色,还忘不了两仪闸一带高大挺拔的合欢树,每每于花开季节,往来总干南岸快乐时光。如果时光回溯二百年,桥王二镇带应该是泾阳县最为繁华的地方,当时这里还被称为金圭乡,约有一半土地难得泾水泽惠,农业生活只能靠天吃饭;另外一半为桥王两古镇周边河川之地,颇得两千多年泾水之利。桥川一带农产丰足,自明代开始外出营商,后拖拽乡邻相沿成习,北塬乡民遂成为出外营商谋生的主力军。明末时王桥因泾水利于皮货加工,遂成西北皮货加工三大中心之一,乾隆年该镇就有皮商数十家,因务商者多来自东府,遂于镇西建有朝邑会馆。皮货加行业一直延及晚清民国,甚至改变了动物的行为习惯,王桥的老鸹(鹞)多以生皮加工抛弃腐肉为生,后来皮货加工衰败后无食可觅,演化为底空掠飞夺行人包囊的恶习,故有“王桥头的老鸹赛老鹰”一说。周边数村眼见商业之利,相继出外谋生,以致从康熙至光绪年数位知县慨叹西北乡丁壮只知营商获利,不热衷于本业的陋习难以革除,《宣统重修泾阳县志》编者之一周斯亿曾著文,言及西北乡出外丁壮达到十之六七,他认为此”陋习“伤及社会根本,故建议对出外乡民采取一定惩罚性措施。
桥川一带数百年的商业习惯导致当地出现了数个商业帝国。西北乡流传着民谣有“东刘西孟社树姚,不及王桥头一撮毛”,“泾阳县,西北乡,财东多,银钱广,大簸箕柏,辘辘把张,金银财宝堆满箱”。清末桥川著名的商业户族有社树姚家、北赵孟家、川刘村刘家、王桥镇于家、桥底柏家及乾元堡张家,这些商户多经营百年以上,营商范围涉及茶、盐、皮、药及当行,涉及地域往往连县跨省,多以西南川、康、藏等传统商路,各户族发展商号争相夸耀,出外营商非本号不住,非本铺不食,可见商业气氛之浓厚。数百年他们积聚了大量财富,达到了惊人地步,清末左宗棠征西路过泾阳,社树村姚德曾捐军饷白银十万余两,基本随后姚德、姚敏又独资建造泾干书院,前以二万五千两之息为该书院经费;庚子年慈禧、光绪逃到西安,本地商户捐资赈济者多数达万两白银以上,其中柏子余、于荣祖因“义举”均被朝庭议叙四品之职。

商业氛围导致需要大量营商专业人才,也使得西北乡在一百六十年前出现了最早的营商职业培训班,其始作俑者就是社树村姚家。姚家为扩大商业帝国,聘请桥底何范村生员(秀才)张照,编撰《入川生理备要》,并在周边招收有志于入川从事商业的青年,进行短期培训。而更加激进者则是桥底的柏子余,柏子余外出经商过程中,有感于外国、外省资本对于本省商业的侵蚀,有感于秦商逐渐衰落,故以“商战”为名,准备在西北乡兴办商业专科学校,系统学习中外商业理论,并拟办商业报纸,宣传以工商业振兴陕西省及本地经济。两相比较,姚氏的商业培训属于字号内部传统培训,虽有一定针对性,却只为自己的公司培养人才,尚有很大局限;柏氏拟办的商业专科学校无疑更具近代化性质,具有近代大学的特征,其培训内容并不局限于个别字号,从其“商战”的出发点来看,无疑打上了反抗帝国主义入侵的时代标签。遗憾的是柏子余去世过早,其理论并未付诸于实施,其子柏惠民以名商身份掩护,打着支持教育兴办学校的幌子,暗地里成为孙中山坚定的追随者。在陕西辛亥革命过程之中,柏惠民花费四五万两白银,从上海购买枪炮支持革命事业,1910年陕西革命者在他的家中集聚,制定革命计划,宣传革命理论,史称“水榭亭会议”。

二、堪称“水文化博物馆”
从秦代建造郑国渠到今天的两千年间,两仪闸周边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尤其与“水利”有关遗存特别多,有些是历史遗迹、遗址,有些则是碑、碣,还有一些流传的民间传说与民俗活动,它们组成了一个天然的水文化博物馆,成为泾阳县文化底蕴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类为水利遗迹。自前246年秦代修建郑国渠到民国泾惠渠为止两千二百多年间,桥川及西部山区十多段古渠道遗迹,多数清晰辨认分别为:秦郑国渠引水渠、汉白渠口、唐三白渠口、丰利古石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与泾惠渠。这些古渠从年代上来看主要朝代无一遗漏,从泾河出山到河谷上游地域分布规律明显,移步期间可接触两千年灌溉历史,能大致还原我国农耕发展基本脉络,甚至可以说是灌溉通史性质,这些物化的历史遗迹是天然水利博物馆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类是水利制度、科技。以两仪闸为中心,西汉倪宽开掘六辅渠地点在此东北十余千米,制定《水令》就是极具操作性的灌溉规矩,有两千年;以西六七千米唐代开凿洪门,以《水部式》进行管理,是现存最早的成文水法,并出现了最早的渠首管理站——洪门监,有一千三四百年;宋代科技有保存较为完整水尺为国内少见,也在灌溉用水进行了数量化管理,以每平方尺水流截面为一“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水程,具有近一千年影响;元代总结前代有《泾渠志图》留下了泾渠管理等重要文字资料,为研究古代渠道管理、农业生产及灌溉提供了重要资料。明清两代十数方碑、碣,记载引泾渠道修筑经过、水务纠纷处理。

还有能挖掘的也应该成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遗址与现有遗存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系列。以明、清两代水务管理衙门来说,明代水司衙门在王桥镇衙背后村,主要维护渠首工程安全,多系渠管理站的角色,甚或职能还要多一点;清代保留水司,另设在今王桥镇街道设西安府水利通判衙门,负责全流域工程建设、维护,并渠道管理、水务纠纷处理职能。通判衙门撤销后,成为为泾阳县水利县丞驻地,王桥镇街道东为参与并管理龙洞渠的百年家族——撮毛于家。于荣祖、于天赐父子从道光到民国初期,从水老到龙洞渠管理局主任,共计八十余年,于氏宅第(毁)也曾一度成为龙洞渠民渠段管理驻地。原有龙洞渠管理机构——社树海角寺,距两仪闸不足一千米处(已毁),其历史可追至唐代,明代曾重修。于氏去职后,原副主任姚秉圭将海角寺职能移至社树城内一清代宅院中,就是今天的“中华水利会馆”,距今博物馆不足一千米。

第三类就是与水利相关的民间传说与民俗。泾河龙王的传说,除过今人生造的,流传最广有两种,分别为《柳毅传书》与魏征梦斩泾河龙。桥川地区却有泾河第三、四个龙王的故事,源自明代本地学者吕应祥的《重修二功臣记》,该文中叙述在泾河出山之处原有二功臣祠,供奉之一就是泾河龙王。他被上天封为普济王,也有一段传奇故事。唐代传说小说《灵应传》就是普济王女儿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涉及普济王来历:说普济王原系东海龙族,因为得罪了大能,家族多数遭难,只能“逃难”到六盘山下蜗居在水泽。鉴于家族境遇,为龙处事本分厚道,对于当地人祈求多能满足,他品格高尚,忠于职事,深得信众香火。上天也对他的工作表现很满意,给了厚厚奖赏,于是他就成了普济王。三个龙王,一个被凡人所斩,一个年老昏聩,虐待儿媳,被钱塘江龙王吞食了太子,能说明了什么社会问题,从水文角度如何认识泾河龙王的性格缺陷。更有意思的在张家山河谷,一条河几千米,竟然分布有三个龙王庙,当地人习惯上称为老龙王、二龙王与三龙王,其庙宇以二龙王庙规模最大,次为老龙王庙,三龙王庙仅仅只一个窑洞,一香炉而已。民间传说呈现出丰富色彩,实在让人感慨万般。

民国水利大师李仪祉因修建泾惠渠造福人民,活着时也被渭北数县农民称为“活龙王”,中国神话中龙王是司水之神,农耕文化水为命脉,所以龙王是民间信仰中最为重要的神祗。“活中封神”往往只存在于民间传说,古时儒家认为神就上层用以唬弄乡野愚民的,所谓“君子以为文”,中国文化史上很多人多在死后成为神明,如今接受过教育人往往对那些神明多嗤之以鼻,李仪祉先生在民间却受到极高的礼遇,受到了神明一样的待遇,这就是第四个龙王了,其事迹就发生在近代,距离今天也不远,更应成为博物展览的组成部分。

第四类以诗歌与民谣呈现。叙及桥川本地的诗歌,最著名者是汉代《郑白渠歌》,它反映了灌区发达丰饶的农业生产场景,人所共知。明广惠渠有石匠坟的传说,传说内容仅剩下两句民谣和一个只有位置的石匠坟,民谣是“一斗石碴一斗钱,钱回人不回”,该民谣讲当时修广惠渠时,由于石质坚顽,只能以较为原始方式凿錾,由于石匠人数少且多为外地人,被施工者以高薪诱惑,只能埋骨异乡的悲惨故事。

三、亿万敬仰水利大师
两仪闸旁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仪祉墓园,如今已变为陕西省水利博物馆,占地面积远超昔日。据文献,陕西省在李仪祉去世后,遵照他的遗愿将其安葬于两仪闸北侧。下葬当日除国家及省府政要外,各地自愿吊唁的乡民多在数千人。1938年3月《工商日报》记载了李先生安葬过程:李仪祉灵柩于本月十一日运抵泾阳,泾阳各界均至关外迎接,继抵社树堡安设灵位,泾三原高陵等县各界及各地水老斗夫民众携香帛等物前来奠祭者不绝于途,坟墓工程,民众争相运砂石,于二日内得以完成,昨(十五)日扶枢安葬于两仪闸畔塬上,一时各地民众参加执绋不期而会者五千人之多,备极哀荣,李氏生前功德入人之深,可见一斑。(中央社)
清明节历来是一年祭祀先祖的最隆重的时刻,对于墓园管理者来说也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当地群众祭扫自家坟茔之外,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来到仪祉墓园,用自己方式表达对李先生的敬意。今天李仪祉先生去世将已八十多年,当年习惯已成为本地民俗活动必要形式,可见他在普通民众心目中位置是多么重要。

1941年3月,两仪闸旁的墓园里进行了第三届泾阳县农事展览会,其场面空前宏大,记者杨干甫看到:“会场演剧舞两台,饭摊林立,参加的观众约在十万以上,拥拥挤挤,热烈空前,进了坟园的大门,便看见“泾阳第三届农事展览会”的大字,布置雄伟,辉煌壮丽。从入口进去,便是展览品的陈列,分工艺、乡村卫生、园艺、家畜、战时教育。农艺诸组包括纺织、毛织、鞋袜、小手工艺、家庭卫生、学校卫生、疾病预防、苗秧、栽培、棉花、麦豆、菜蔬、花卉、农具、肥料、鸡、鸭、鹅、蜂、牛羊等部门,品名达万余种,布置有条,井井可观。”农展会除进行必要农业推广项目与耕牛“选美”比赛外,同时也举行了各种游艺,以多种形式吸引广大群众前来参观。杨干甫在文尾还以文学手法介绍了农民会的目的与展览内容,他文中虚拟了两个青年妇女的谈话,语言使用了本地方言,意颇有趣:“有许多妇女,她们也来参观农展:‘今天做吓哩’,妇女甲这样问着她们的同伴‘听说今天是农展会’,乙作着含糊的答复,‘农展会做吓哩’,甲不明白作进一步追问,‘唱戏哩’,乙答‘不对,农展会是农事展览会,这里有许多的东西,和很美的牛。’”(《农展会在泾阳》杨干甫  19413月)

农事展览会本就是为了推广新式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展会地址放在墓园,再结合展会时间,推测县政府可能也是想以此告慰先生在天之灵,算是另类纪念形式,从十几年前的饿殍遍地陕灾到如今乡间繁荣的景象,正是靠着墓园前泾惠渠的滋养,才有了今日之盛景。泾惠渠之所以能够修成,倾注了李先生大量心血,从开工到放水典礼只有一年半,可他介入泾惠渠的时间却长达十年,奔波劳苦异于常人,期间苦楚实难期间组织勘测地形,翻山涉水,深入无人河谷;设计引水方案,刊书前做地形沙盘,从城市到乡村宣传工程前景;与华洋义赈会多次接洽,筹集筑渠资金,向政府与地方军阀建言。多方求告无门,被迫无奈离开陕西,直到1930年底出现转机,与华洋义赈会合作修筑泾惠渠。渠成之后还时常瞩目泾惠工程,在管理方面下大气力整顿秩序,杜绝弊端,竭力支持灾后农业恢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李先生年少以承继郑白大业造福人民为己任,死后与郑白遗迹相伴,堪留青史,于右任所书六联公正评价了他的一生,即“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

四、两仪闸的辉煌时刻
民国泾惠渠之前并无两仪闸的叫法,事实上两千年以来该处并无分水设施,有了泾惠渠之后才有两仪闸,民国泾惠渠是当时陕西最大规模与华洋义赈会合作项目,也是当时中国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更是陕西省、华洋义赈会“以工代赈”救灾投入最大工程之一,泾惠渠灌区还是那时国内最著名的棉产示范区。于是,科技工程人员将之作为“朝圣”的膜拜之地,慈善家将之作为赈灾最重要的示范工程;美国人将之视为他们赈济中国最耀眼的成绩,陕西政府视其为最重要的政绩工程……陕西官员将泾惠渠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宣传窗口。
1932年泾惠渠完工,民国各界名流来泾观礼。与会者有吴稚晖、禇民谊、徐正大、刘峙、朱兆奎、寇遐、陶璧、朱子桥、艾德敷、中委李晋协、塔德、贝克、陈福田等中外来宾一千余人。之后桥川更是迎来了更多的“客人”,其中次数最多莫过于右任与杨虎城,宋子文、孙科也曾分别到访;国际客人则有国联水利技术专家沃摩度、美国水利专家巴特里、日本内务技师后藤宪一,均给予很高的评价。巴特尔感言:谓自然界含蓄之力如不了解,每多灾害,一旦知所处理,此含蓄之力定即于人类有莫大之福利。泾惠渠经李仪祉先生凭其伟大之天才及毅力,发挥其服务精神,很是令人钦佩云……。

文人以其富有诗情画意的笔墨勾勒动人画面,《西北文化日报》1933年4月,诗人张星星有诗《分水两仪闸》:

落红飘泊水成纹,睛光浑涵万里云。平栏低凹蜂腰断,中墙尖凸燕尾分。

闸机启闭扼五邑,波流汹涌冠三军。举锸撅土原野沃,庶黎同感大匠斤。

站在两仪闸的北塬俯瞰桥川地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桥川秋稼好》

烟树丛密望难通,罗云冉冉接苍穹。一川平挹万顷绿,两渠分灌百谷丰。

九穗玉粒禾献瑞,千钟金穰农庆功。方田袈裟堪相似,寒鸦几点画桥东。

说到文艺界,需要说明早在1933年,两仪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以电影形式将张家山、两仪闸搬上了银幕。电影内容讲开发大西北的水利人,来到落后西部地区,开发水利造福一方群众,与陕西水利暗合,电影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因电影缘故桥川迎来了民国“标准美人”徐来女士,也是后来卧底汪伪政权的抗日英雄,徐来与明事众同事晚憩渭北水利工程处,翌日再上外景地张家山工地。1933年9月本地《西京日报》与《西北文化日报》对于他们的行程进行追踪报道,略选一则如下:“明星公司演员昨晨七时,由该公司总经理张石川索引,分乘汽车数辆,前往泾惠渠摄制影片,水利局前准建厅函,特于昨晨派该局职员郭家春陪同前往,先至泾阳社树渭北水利工程处,再由该处副总工程师刘辑五领道赴张家山,两仪闸、滚水坝等地摄取。”

桥川地区并不大,数十千米而已,却大密度烙有水利文化、农耕文明与传统秦商文化的印迹,本地许多与水有关的文化现象及文化遗迹,随着岁月侵蚀正在逐渐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明水司仅有村名可证,海角寺荡然无存,秦商遗宅毁尽、两仪闸荒草埋没……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不深挖掘依然得不到宝藏,也称不得底蕴深厚,希望能加大文化、文物保护力度,加大文化研究力度。相信今人努力之下,桥川会如同昔日风水家所言,会成为一方文化宝地。昔日明清本地秦商随着时光流逝已成为历史,他们从谋求生存到振兴地方,再到肩负时代使命,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对我们现代泾阳人能有所启发。现在以两仪闸为中心的村落,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同时代,希望后来者要能直面衰落,勇于承继先辈的精神,谋求贡献地方,富强国家的重任。

作者:天命君 爱好地方文史。
启     示
    希望各位地方文化爱好者,能提供散落于各村的碑石、建筑等信息,也可提供图片或碑石文字信息,凡有重大帮助者,笔者有致谢书籍一本。让我们携其手来,共同发掘泾水流域丰富的历史乡土文化遗产,先谢谢诸位了。笔者微信:wangqiaozhongxue,邮箱:619820513@qq.com。
代收人:蒺藜
2024年4月28日


泾河文化研究
挖掘、整理和研究泾河水利、经济、民俗等人文资料,编辑出版有关泾河流域的文化书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