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兽研:非洲猪瘟病毒的 I7L 蛋白通过抑制 STAT1 的磷酸化,拮抗 IFN-γ 引发的 JAK-STAT 信号通路

学术   2024-10-12 08:54   山东  

I 论文导读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对家猪、野猪和疣猪等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其致死率可达100%。自2018年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II型毒株传入中国以来,给中国的养猪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经济损失,并迅速蔓延至全国,严重影响了大规模生猪生产。尽管已有研究对ASFV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进行了广泛探讨,但目前对于ASFV的免疫逃逸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2024年09月26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团队PLOS PATHOGENS上发表题为“The I7L protein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s involved in viral pathogenicity by antagonizing the IFN-γ-triggered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through inhibiting the phosphorylation of STAT1的最新研究论文,本研究旨在探究ASFV I7L蛋白在病毒致病性中的作用,特别是其如何通过干扰IFN-γ诱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来抑制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IF:6.7     中科院1区  |  JCR/Q1  微生物

参考译文:非洲猪瘟病毒的 I7L 蛋白通过抑制 STAT1 的磷酸化,拮抗 IFN-γ 引发的 JAK-STAT 信号通路

第一作者: Meilin Li, Xinyuan Liu, Dingkun Peng

通讯作者:孙 元,李素,李连峰,仇华吉


I 主要研究结果

1. 不同 ASFV 分离株中 pI7L 的保守性以及 ASFV 复制周期中 I7L 基因的转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比较20个不同ASFV分离株的I7L蛋白序列,发现pI7L在这些分离株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在89.2%到100.0%之间。这表明pI7L蛋白在不同ASFV株中起着相似的作用。此外,通过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人员还分析了I7L基因在ASFV复制周期中的转录动态。结果显示,I7L基因的转录在感染后3小时降低,但在3到6小时之间迅速增加,呈现出与早期转录基因CP240L相似的模式。这些发现证实了I7L基因是ASFV早期转录基因之一,且其表达模式与已知的早期基因相似。
2.I7L 基因缺失不会影响 ASFV 在 PAM 中的复制
为了探究I7L基因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中的作用,构建了一个缺失I7L基因的ASFV突变株(ASFV-ΔI7L)。通过在原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中进行的实验显示,与野生型ASFV(ASFV-WT)相比,缺失I7L基因的突变株在PAMs中的复制并没有受到影响。这表明I7L基因的缺失并不影响ASFV在PAMs中的复制能力。研究者通过限制稀释纯化技术,成功纯化了ASFV-ΔI7L突变病毒,并通过PC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血吸附实验(HAD)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突变病毒的特性。这些结果为深入理解I7L基因在ASFV致病性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

图1.I7L蛋白(pI7L)的生物学特性

3.通过 RNA 测序 (RNA-seq) 分析发现 ASFV-ΔI7L 感染的 PAM 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DEG)

通过RNA测序(RNA-seq)分析,研究人员比较了感染ASFV-ΔI7L(缺失I7L基因的ASFV突变株)和ASFV-WT(野生型ASFV)的原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中的不同表达基因(DEGs)。研究发现,在感染ASFV-ΔI7L的PAMs中,与ASFV-WT感染的PAMs相比,DEGs主要涉及由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抗病毒免疫反应。特别是在4、12和20小时后,感染ASFV-ΔI7L的PAMs表现出与ASFV-WT感染的PAMs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其中,12和20小时后,与IFN-γ和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的细胞反应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此外,感染ASFV-ΔI7L的PAMs在12和20小时后诱导产生更高水平的IFN-γ刺激基因(ISGs),如IRF1、GBP1、SOCS1和CXCL10。

图2.通过 RNA 测序分析 ASFV-ΔI7L 感染的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 (PAM) 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4.I7L 基因缺失的 ASFV 突变体激活 IFN-γ 触发的 JAK-STAT 信号通路

研究发现,I7L基因缺失的ASFV突变体(ASFV-ΔI7L)能够显著提高IFN-γ的产生,并激活IFN-γ触发的JAK-STAT信号通路。与ASFV-WT相比,ASFV-ΔI7L感染的原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表现出更高水平的IFN-γ蛋白和IFNG基因转录。此外,经IFN-γ预处理的PAMs感染ASFV-ΔI7L后,其病毒滴度和基因组拷贝数显著低于ASFV-WT,说明I7L蛋白能够拮抗IFN-γ的抗病毒活性。进一步分析显示,与ASFV-WT感染的PAMs相比,ASFV-ΔI7L感染的PAMs在20小时后,IRF1、CXCL10、SOCS1、GBP1和CXCL9等IFN-γ刺激基因(ISGs)的转录水平更高。

5.pI7L 抑制 IFN-γ 引发的 JAK-STAT 信号通路

pI7L被证实能够抑制IFN-γ触发的JAK-STAT信号通路。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人员发现pI7L蛋白能够与STAT1直接相互作用,并抑制其磷酸化和二聚体形成,这一过程依赖于pI7L蛋白第98位的酪氨酸(Y98)残基。这种抑制作用减少了STAT1的核内转移,从而降低了IFN-γ刺激基因的产生。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pI7L能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IRF1启动子的激活,并减少由IFN-γ诱导的ISGs的转录水平。

图3.pI7L 抑制 IFN-γ 引发的 JAK-STAT 信号通路

6.pI7L 通过靶向 STAT1 抑制 JAK-STAT 信号通路

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下拉实验,确认了pI7L与STAT1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而与其他JAK-STAT通路的关键分子如IFNGR1、JAK1、JAK2没有相互作用。进一步的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都证实了pI7L与STAT1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和共定位。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pI7L能够抑制STAT1在Y701位点的磷酸化,并且阻断了磷酸化STAT1(p-STAT1)的核内转移。这些结果表明,pI7L通过与STAT1相互作用,抑制了其在IFN-γ刺激下的活化过程。

通过构建含有不同突变的pI7L蛋白的实验,研究人员发现Y98位点的突变(Y98A)显著减弱了pI7L与STAT1的相互作用以及对STAT1磷酸化的抑制作用。

图4.pI7L 通过靶向 STAT1 来抑制 IFN-γ 触发的 JAK-STAT 信号通路

7.pI7L 抑制磷酸化并阻断 STAT1 的核转位

在这项研究中,pI7L被证明能够抑制STAT1的磷酸化并阻断其核内转移。研究人员通过转染实验,观察到过表达pI7L的细胞在经IFN-γ处理后,STAT1的Y701位点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此外,通过细胞分馏实验进一步证实了pI7L能够减少磷酸化STAT1(p-STAT1)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的数量,从而抑制了其核内转移。

通过共免疫沉淀实验,研究人员还发现pI7L能够与STAT1相互作用,并且这种相互作用依赖于pI7L蛋白第98位的酪氨酸残基(Y98)。此外,通过构建pI7L(Y98A)突变体并进行实验,研究人员发现Y98A突变显著减弱了pI7L对STAT1磷酸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STAT1核内转移的阻断作用。

这些结果表明,pI7L通过直接与STAT1相互作用,特别是依赖于其Y98残基,抑制了STAT1在IFN-γ刺激下的磷酸化和核内转移,进而抑制了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

图5.pI7L 抑制 STAT1 磷酸化并阻止其核转位

8.STAT1 的 SH2 结构域特异性识别 pI7L 的 pTyr

STAT1 的 SH2 结构域特异性识别含有 pTyr 的配体蛋白 ,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pI7L 与 STAT1 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后,我们研究了 pI7L 是否发生酪氨酸磷酸化以及 pI7L-STAT1 相互作用是否依赖于 STAT1 的 SH2 结构域。co-IP 结果表明,pI7L 发生了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如兔抗磷酸酪氨酸单克隆抗体 (MAb) 所检测到的 ,并且 STAT1 依赖于其 SH2 结构域与 pI7L 相互作用 。

9.pI7L 抑制 STAT1 的磷酸化和同型二聚化,具体取决于 Y98 残基

这项研究中,pI7L通过其Y98残基抑制了STAT1的磷酸化和同源二聚体形成。研究人员发现,pI7L蛋白能够与STAT1特异性相互作用,并且这种相互作用对于pI7L抑制STAT1的激活至关重要。具体来说,pI7L蛋白的Y98残基对于其与STAT1的结合以及抑制STAT1在Y701位点的磷酸化至关重要。通过构建pI7L蛋白的Y98A突变体,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一点,即Y98A突变显著减弱了pI7L对STAT1磷酸化和二聚体形成的抑制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pI7L蛋白能够干扰STAT1与JAK1的结合,这是STAT1磷酸化的关键步骤。pI7L通过竞争性地与STAT1结合,从而阻止了JAK1对STAT1的磷酸化,进而抑制了STAT1的活化和二聚体形成。这种抑制作用最终导致了IFN-γ诱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抑制,减少了抗病毒基因的表达。

图6.pI7L 根据 98 位酪氨酸抑制 STAT1 的磷酸化

10.I7L 基因与 ASFV 体内致病性相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讨了I7L基因与非洲猪瘟病毒(ASFV)体内致病性的相关性。通过构建I7L基因缺失的ASFV突变株(ASFV-ΔI7L),并在猪体内进行感染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与感染野生型ASFV(ASFV-WT)的猪相比,感染ASFV-ΔI7L的猪表现出较低的死亡率、延迟的死亡时间和减轻的病毒血症。

具体来说,感染ASFV-ΔI7L的猪在感染后3、5和7天产生的IFN-γ水平显著高于感染ASFV-WT的猪,表明I7L基因的缺失促进了宿主体内的IFN-γ产生。此外,感染ASFV-ΔI7L的猪肺组织中抗病毒基因(如GBP1、STAT1、SOCS1和CXCL9)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感染ASFV-WT的猪。这些结果表明,I7L基因的缺失增强了宿主对ASFV感染的免疫反应。

进一步的血清学分析显示,感染ASFV-ΔI7L的猪能够诱导产生针对ASFV的抗体,而感染ASFV-WT的猪则没有检测到这些抗体。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I7L基因在ASFV致病性中的作用,并暗示了I7L基因可能作为未来疫苗开发和病毒致病机制研究的潜在靶点。

图7.I7L 基因与 ASFV 对猪的致病性有关

11.ASFV-ΔI7L 在猪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比 ASFV-WT 更高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野生型ASFV(ASFV-WT)相比,缺失I7L基因的ASFV突变株(ASFV-ΔI7L)在猪体内能诱导出更强的免疫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IFN-γ产生增加:感染ASFV-ΔI7L的猪在感染后的3、5和7天,血清中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感染ASFV-WT的猪,说明ASFV-ΔI7L能更有效地刺激猪产生IFN-γ,这是一种关键的抗病毒细胞因子。

  2. 抗病毒基因表达上调:在ASFV-ΔI7L感染的猪肺组织中,诸如GBP1、STAT1、SOCS1和CXCL9等抗病毒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表明ASFV-ΔI7L感染增强了宿主的抗病毒基因反应。

  3. 抗体应答增强:感染ASFV-ΔI7L的猪在感染后的第10天和第7天,分别产生了针对ASFV的p30和p72抗体,而感染ASFV-WT的猪则未检测到这些抗体。这表明ASFV-ΔI7L能诱导出更好的体液免疫反应。

这些结果表明,I7L基因的缺失降低了ASFV的致病性,并且可能有助于提高宿主的免疫保护。因此,ASFV-ΔI7L可能是研究ASFV免疫机制和开发疫苗策略的有价值工具。

图8.ASFV-ΔI7L 在猪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比 ASFV-WT 更高

研究总结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中I7L基因的功能及其编码蛋白pI7L在病毒致病性中的角色。研究发现,pI7L能够通过抑制STAT1的磷酸化和同源二聚体形成来阻断IFN-γ触发的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帮助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这一发现为理解ASFV如何调控宿主免疫应答提供了新的见解。

通过构建I7L基因缺失的ASFV突变株(ASFV-ΔI7L),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了I7L基因在病毒致病性中的作用。在猪体内实验中,与野生型ASFV相比,ASFV-ΔI7L感染的猪表现出较低的死亡率和延迟的死亡时间,血清中IFN-γ水平和抗病毒基因表达显著上调,抗体应答也更为显著。这些结果表明,I7L基因的缺失不仅降低了ASFV的致病性,还增强了宿主的免疫反应。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ASFV pI7L蛋白的免疫逃逸机制,还为未来ASFV疫苗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潜在的靶点。通过删除或突变关键的病毒免疫调节基因,可以开发出减毒活疫苗,从而在不引起疾病的情况下激发宿主的免疫保护。这些发现对于控制ASFV的传播和减少其对养猪产业的破坏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ASFV pI7L 在 ASFV 感染后负向调控针对 STAT1 的 JAK-STAT 信号通路的示意图

源论文链接

https://oi.org/10.1371/journal.ppat.1012576.g009


编辑:九九

校对:Collin

投稿合作:shouyiyanquan@163.com

可为课题组代发文章宣传、新闻通稿、招聘等
标注“原创”仅代表原创编译,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用作学术交流分享,如有错误或侵权请后台私信订正或删除。


 点亮在看  为兽医科研点赞 

兽医研圈
专属兽医科研人的信息圈 | 学术动态 | 文献解读 | CNS鉴读 | 前沿时讯 | 资源分享 | 招聘信息 | 实验攻略 | 读研历程 | 兽医视角看生命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