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风化人】大成父母学院六年级必修课程 | 认识孩子:男孩女孩要互相学习对方的性格优点

文摘   2024-11-23 11:21   江苏  

谈到性别教育,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可能是通过某一种教育,使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但这其实是走入了一个认识的误区,人们把性格当中的缺点归纳为性别教育的不足,或者只看到这些性格的性别属性。其实无论男女谁都可能有某种性格的优缺点。


一、传统性格教育中

藏着的性别暗示


对于多数父母来说,对儿子和女儿的期望会不太一样,如果家有儿子,父母会希望儿子将来更重视个人成就和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寻求挑战和刺激;如果家有女儿,父母则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够关心家庭,善于与他人交往。这种期望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明显。

然而,当今社会,男女之间的分工差异日益缩小。如果按照传统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的发展。




二、不去强调刻板的角色扮演,

孩子前途更宽阔


某校六年级三班的学生去参加快乐寻宝探险活动。活动中,男生队和女生队对平面路线图产生分歧,男生说向西走,女生说向北走,争吵不休,谁也不接受对方的意见。老师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是,男生空间方向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强,女生的天赋体现在语言表达、色彩和直觉等方面。

这位老师的评价其实就是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是生物决定论。类似的定义还可以派生出许多男女未来职业的刻板模式,如男性善于从事科研工作,女性善于从事艺术工作,男生做不好细心的活,女生不能像男生那样开车。正是这样的观念,束缚了人们选择职业方向发展的自由,影响了两性在那些不符合自己性别特质的领域的发展。

只要父母本身不设限,那么你会发现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差别都不大。人的潜力往往会被局限在预设立场而无法发挥,若能去除心理障碍,其实什么可能性都会出现,男孩女孩都能“文武双全”或者“理性与感性兼顾”。




三、换个角度看待各种

“与众不同”


女儿晓雅上六年级,回家和妈妈多次提到班里有个男同学有点“娘娘腔”,觉得很反感。妈妈说应该尊重那个男生的行为方式,晓雅却还是不喜欢。

后来,晓雅回来告诉妈妈一件事。那天老师身体不舒服,“娘娘腔”的男生就走到老师身边,摸摸老师的头,对老师说:“您有点发烧,我送您回家休息吧。”看到这样的场景,晓雅心里为那个男生的表现点赞,思想也开始慢慢转变。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价值,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多方面观察,看到每一处闪点,珍视每一份与众不同。




一审一校:冯志佳

二审二校:郑   蓓

三审三校:张   剑


平江实验
平江实验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