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经由我的老师、陶瓷艺术家王豫明引荐,我得以有机会跟随由中国摄影报主办的“你好·景德镇·婺源”非遗高级摄影研习班的各位导师和学员,来到景德镇富源瓷厂拍摄原汁原味的瓷器制作工艺流程。在富源瓷厂,师傅们有的两人合力搬动着沉重的模具倒浆;有的在高速旋转的转盘上专心用刻刀修整花瓶初坯;有的在搬动沉重的、刚压制好的毛坯;有的在比人还高的花瓶上均匀地喷白釉;有的在用毛笔给花瓶补蓝釉……镜头前这些熟悉的场景是如此亲切,过去这十余年来的种种经历也在我的脑海中慢慢浮现。
2013年5月,我初到景德镇,那时正值梅雨季节,刚下火车,一股在北方从未闻到过的潮湿气扑鼻而来。没想到这一住就是十余年,并且留在了这里结婚生子、安家落户。我能留下来,并非只因陶瓷,开始更多的是这里的风景与人文。我的家乡是一望无垠的平原,但看到江西那温润的山,让我每日都能感到幸福。每年九十月份,秋风里带着桂花香甜的味道,我骑着摩托车路过青翠的远山,路过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昌江,路过栖息在枝头上的白鹭。我是美术专业毕业,在景德镇,最快的养活自己的方式就是凭借自己十几年的美术功底画瓷器。我先生也说,这个工作于我而言是最适合的。
说起我的先生王宇,他是“90后”,来自山西阳泉,大学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我特别佩服他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一件事。每次问到他为何能如此坚持时,他总是沉稳地说:“做事要守一。”讲起学陶瓷的心路历程,他有很多故事。他学拉坯是跟作坊里的拉坯师傅白天“偷师”,晚上回去自己练习,遇到问题再去找师傅请教。他觉得,跟各师傅做朋友才会“偷”到真本事。大二的时候,他怀着雄心租了工作室,要自己创业,但并不顺利。后来,他又去一些作坊里当学徒系统学习,对陶瓷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我记得那段时间,他过得很辛苦。白天,他穿梭在陶瓷工厂里,跟师傅们认真学习陶瓷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晚上,又马不停蹄地去店里,跟老板一起销售瓷器。2019年,他终于成立了自己的瓷器品牌。如今深耕陶瓷工艺已十年有余的他,近年研究的方向是仿明釉下彩器皿。
做瓷器老板,就必须了解陶瓷制作的“72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犹如一颗重要的螺丝钉,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转。确保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才能有效降低瓷器的瑕疵率。王宇每次烧窑都要作记录,就像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每隔10分钟就记录一次温度数值,仔细观察升温曲线的变化,凝视火焰的颜色,留意测温锥的角度。这20个小时,他的心情是紧张的,紧张这一窑是十几个不同工种师傅的劳动组合成果,紧张这一窑的成品率是赔本还是保本,紧张天气是不是会突然下雨影响窑里的气氛。如果成品率到了80%,他恨不得要放鞭炮庆祝。其实,不只烧窑需要认真,我们倒推“72个工序”,每一个工序的认真都是对上一个师傅工作的尊重和负责。比如,满窑时摆放坯,不同窑位的气氛发色都会受窑内温度的影响;吹好釉的坯底不能黏板,要轻铺一层薄薄的氧化铝粉,但是上一层的粉不能掉入下一层的坯内,否则就会功亏一篑。总之,每一个环节都要小心再小心,容不得一丝马虎。
我还记得一位前辈对瓷器生意总结的一句话:“做瓷器就像摸高压线,谁都可以摸,不死的很少。”这句话就像警钟,时刻在我们耳边回响。每年,我们都在摸索、进步,解决更多的问题。不管赔钱还是赚钱,我们都是开心的、专注的。因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对传统的传承。自古景德镇就是匠从八方来,我期待把瓷器做好,就像期待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夜空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上,我们将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瓷韵人生。 ● 于岄
调色 牟双文 摄
匠心永驻 刘小玲 摄
熊熊火焰 周雯 摄
花鸟纹 熊维华 摄
等身之作 刘明祥 摄
泥变 王巍 摄
瓷 郭树富 摄
合力 王丽娜 摄
小刀下的精致塑造 邓慧娟 摄
精工玲珑瓷 于婷 摄
丙丁柴窑的手艺人 程向前 摄
检视 谭向胜 摄
婀娜多姿 瞿庆华 摄
合创匠心 张曲波 摄
精工细作 刘文东 摄
相关阅读
联系电话:010-65251661
联系邮箱:wuping@chinaphotopress.com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